高成峰
【摘 要】班主任在班級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管理成效高低與否,直接關系到當前高中學生學習成效的提高。在高中班主任的教育過程中,班主任應該重視對學生思想認識的提高,轉變傳統學生的學習觀念,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筆者就當前高中班主任教學與管理的現狀,結合自身的工作思維和經驗,談談新時期如何有效發揮班主任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班主任;高中;教育;作用;思維
一、引言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各種娛樂項目的充斥,現代家庭的多元化發展,使得當代高中學生群體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一貫持有的“只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就能做好班主任”的觀念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今天的學生更需要的是一個專業的班主任,除了擁有愛心和責任心以外,還需要掌握更多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科學知識和與學生溝通的科學和藝術,班主任的定位應該是“學科老師+德育教師+人生導師”。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
二、當前高中班主任教學與管理的現狀
1.心理教育相對缺失
當前,在高中教育過程中,心理教育相對較為缺失,造成了很多學生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不能正確處理與同學、教師之間的相互關系。
2.德育過程相對不足
德育對于高中教育與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轉變傳統的學習認識,然而在部分高中班級管理中德育往往不能被班主任重視,很多班主任往往片面的重視學生的文化課程學習,缺乏對綜合素質的教育與培養。
3.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相對缺乏
最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往往相對不足。很多學生不愿意參與班級管理,對于班級的各項管理制度和規范往往相對被動接受,到賬了實際的班級管理成效相對不足。
三、發揮高中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的思考
1.解放思想,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在于轉變學生的思想認識,解放思想,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俗話說:思想意識是行為的源泉。為此,教師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組織各種師生交流會,在班級的交流會中,教師可以就前段時間班級教育與管理中的情況向同學們作出闡述,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此外,還可以邀請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上講臺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學習方法等,幫助其他學生自我反思、自我對照、全面提高。類似這樣的師生交流會還有很多形式,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作為班主任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師生交流會對于高中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與管理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應用,進一步的提高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2.加強學生心理教育成效
心理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當前,在很多高中學校中,經常會出現各種類型的校園暴力事件,乃至校園暴力帶給學生各種心理創傷。在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中,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在日常的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成效。比如,在日常的教育計劃中,安排轉變的心理教育課程,幫助學生從理論上認識到心理教育對于自身成長的教育性和重要性。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性的課程,讓學生在幫助他人、友好他人的過程中,體會到朋友與集體的快樂,引導學生尊重他人、關愛集體、和諧班級,進一步提高學生在整個班級管理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全面的提高高中心理教育的成效,為高中班主任管理成效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3.重視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高中班主任教學與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德育對于學生成長、班級管理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定期的組織各種德育活動,幫助學生去認識校園、社會、家庭,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養成正確的學習觀、同學觀。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班級管理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批評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當學生出現錯誤和問題的時候,要給學生解釋的機會,作為班主任要允許學生進行解釋,還要耐心聽學生的解釋,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如果,學生說出的理由不是很充分或者根本就是推卸責任的借口,我們要進一步給予指正,這樣學生對老師的管理才能夠真正心服和口服。但是如果學生解釋得有道理,我們要對學生的建議進行合理采納,對于事件的處理要公平、公正,這樣學生就能夠真心接受老師對他們的批判,并及時進行改正。
4.積極引導和關懷“后進生”
沒有完美的學生,也沒有完美的班級。任何一個班級的學生都有各個層次的成績,作為指導者,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該心懷偏見去看待學生,既要對優生的教育產生重視感,又要一視同仁,重視對后進生的關懷和溫暖。一個合格的高中班主任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就是學會對每一位學生用同等的欣賞的眼光看待,尤其要重視對后進生的指導和教育,找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與成績較差的后進學生交流,了解其內心的真實感受,用心了解他們,他們才不會感覺到被放棄,被忽視,從而自己放棄自己。而對學生來說,自信心是他們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的基本條件。因此,對學生用同樣的眼光看待,重視后進生的引導教育,有利于推動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5.以人為本,構建良好的班級管理制度
教師有規劃地予以彌補,并用健全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此加強約束管理,加大制度執行、落實的力度,促進制度符合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習特征,號召全體認真遵守,并在實踐中予以改進和完善,這樣一種人性化制度會端正班集體的作風,增強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激發集體意識,促進班級的整體發展和學生的自主成才。同時,教師要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感到與班主任之間的溝通不再有心理障礙,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之上,就像普通朋友一樣親近,這也有利于每位學生對班集體的管理建言獻策,促進管理決策的透明化和民主化,形成人人共建班集體的新潮流。
6.情感教育,創師生關系新模式
在過去,師生關系往往屬于“縱向”的模式,教師留給學生的印象往往是類似官本位的思維。為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很多學生會有懼怕教師的情況,有了這樣的情況后,導致了學生往往有問題不敢請教教師,教師也無法了解到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長此以往,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壓了大量的學習問題,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高也相對較慢。類似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為此教師應該充分的轉變師生的關系模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加強師生的情感教育,讓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摯友。
四、結語
總之,全面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成效至關重要。作為高中班主任,應該充分的從高中班級教育與管理的現狀入手,認識到當前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積極的運用多方面的教學與管理措施,幫助學生構建起良好的管理體系和內容。
【參考文獻】
[1]王維令,賴寧.讓優秀老師當班主任——“班主任準入制”創新實踐報告[J].班主任之友(小學版),2015年09期
[2]麻亭斌.淺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年03期
[3]姜德仁,田慧.初登講臺的青年教師擔任班主任的利弊芻議[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0年08期
[4]何建兵.談談初中班主任教育活動中的談話藝術[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年11期
[5]秦志強.中國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5(01)
[6]楊艷玲,于京天.農村新課程:問題與對策——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題調研[J].教育發展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