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娣
摘 要: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內部控制是比較重要的一面,尤其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這種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有效落實難度是比較大的,涉及到的內容和問題也比較多,做好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有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為企業健康長久的發展提供保障。而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預算管理工作,企業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量化企業市場戰略目標,為企業長久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本文主要對企業中全面預算管理及內部控制這兩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希望能通過對課題的研究來加強企業的控制,來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內部控制;措施;全面預算管理;制度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1.全面預算管理在經濟中的重要性
在今天,許多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日常業務日趨復雜,中國的經濟處于一個重要的時機。企業需要建立有序和規范的內部管理體系,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競爭力。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是為了提高企業自身綜合管理水平,這是公司未來總體經濟規劃。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綜合預算作為一個企業的重要管理工具,被廣泛應用于企業管理之中。
2.全面預算管理運用到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公司戰略規劃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戰略規劃的實施,有助于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能夠幫助企業將精力集中于優勢資源之中。宏觀和抽象的戰略計劃,能夠根據戰略驅動因素的要求得到完善,通過績效體系與部門和員工聯系,有效地促進戰略計劃的實施。全面的預算管理能夠提高管理能力,并且能使公司擁有遠見和自主意識。在各企業中,協調和使用稀缺資源是不可或缺的一項環節。企業為了適應變化,必須學會超前思考,學會預測和準備。與以往的執行情況相比,作為一種依據,預算的目標和執行情況能夠更好地判斷實際結果。作為良好規劃的關鍵,預算在業績評價中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其為衡量實際業績提供了一個基準。全面的預算管理可以促進溝通和協調,并保持公司總體目標和分工目標的整體動態。
二、全面預算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顧名思義,總體預算(也稱為總預算)是一個財務計劃,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的所有生產和商業活動,以幫助企業獲得最大化的經濟利潤為宗旨,以銷售預測為出發點,合理預測企業的生產、成本和收支情況,進而制定出科學有效的預計損益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等。1936年,在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和聯邦儲備委員會聯合發布的一篇報告中正式提出“內部控制”這一概念,指出了所謂內部控制,就是“企業為了保障資金安全,促進各項業務活動的順利開展,在企業內部使用的各種手段與方法”。全面控制與內部控制都為了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兩者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1.全面預算是內部控制的基礎
從一定的角度來看,企業總體預算是內部控制環境的最直接表現。要獲得更好地發展,企業應該營造出一個積極有效的內部控制環境,使企業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對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執行。
2.內部控制要通過全面預算來落實
作為一個系統的過程,企業內部控制主要包含了組織計劃控制,文化記錄控制,員工質量控制,績效報告控制,內部審計等方面。如果公司的發展被視為一個管理和控制網絡,那么全面預算是這個網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使這個網絡發揮應有的作用,它必須加強其整體預算。
3.全面預算對內部控制具有統領作用
為了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企業應該構建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等多方面內容在內的全面預算體系,以此凸顯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從這個角度而言,全面預算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統領作用。
三、全面預算管理對內部控制的作用
1.全面預算管理是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
首先,現代化的預算管理水平需要與企業制度相適應。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的各部門與員工直接的關系變的愈加復雜,所以要用強大的預算約束來調節他們之間的關系。其次,嚴格有效的預算管理能夠確保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必要的預算措施,輔助單獨的資產管理規章制度,來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如果將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隔離開來,資產管理就變成“空中樓閣”。最后,適者生存和激勵約束機制需要合法有效的預算管理。任何預算管理松懈的企業都不可避免地會找到減排和效率提升的源泉,注定要效率低下,效率低下。如果企業嚴格管理預算,就會明確自己的責任和權益。因此,標準化的預算管理能夠確保市場經濟下的競爭機制和約束機制。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還離不開加強預算管理的法律效力。
2.全面預算管理是評價企業內控效果最好的準繩
從內部控制的角度看,企業規劃工作的發展和完善離不開全面預算管理,而全面預算管理還能夠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計劃是預算的基礎,而預算能夠促使公司各級提前制定計劃,進而防止因盲目發展而使公司遭受不必要的經營和財務風險。實際上,制定和實施全面預算的過程,就是公司不斷運用量化工具來保持運營環境,經濟資源和發展目標之間的動態平衡的過程。全面預算管理為企業提供了考核業績的新概念和新方法。預算最為企業發展的衡量尺度,有利于量化企業內部控制的各個單位。績效考核與獎懲制度。全面的預算管理還量化了公司及其員工的日常活動和活動目標的標準,以便業務活動有目標可追蹤,從而使內部控制更加有效。
3.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的體現
全面預算管理包括了許多方面。其中包括制定戰略目標,進行預算編制,實施控制,分析調整,獎懲評價。從戰略方面來看,預算管理對戰略目標進行了計劃和實施。從運營的角度來看,預算管理將資源進行了分配和調度,是內部管理內部權力分配和權力分配。通過全面的預算管理,公司可以明確每個責任主體的具體投入,產出和相關利益,并對資源進行相應的分配。作為權力分配的基礎的全面預算管理,還是控制的標準。預算執行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功率控制管理。
四、企業全面預算與內部控制策略
1.重構組織結構,完善規章制度
預算管理工作必須以單位和部門負責人為基礎建立責任制。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是一項長期任務,他能夠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因此,我們必須把建設、健全全面預算管理作為首要任務,要加強內部基礎管理,并要建立起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將各單位和部門的首席行政官確定為預算管理的第一負責人,明確責任。要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就必須要結合實施管理體制,提高預算控制約束力。預算管理要求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必須要以實現企業目標為中心。在預算執行中,業務戰略和業務管理得到加強。因此,為了提高預算的控制力和約束力,實行公司預算執行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一旦確定了預算后,企業要認真開展預算內經濟活動和生產經營相關的活動。企業預算執行機構需要遵循預算的具體要求以及控制管理的實施,將中心向資金管理和成本管理兩大主題傾斜。企業西藥嚴格執行預算政策,第一時間對預算執行情況做出反映及監督,并及時分析預算情況的差異。在執行預算全過程中,需要在實施必要的控制或變更管理辦法的同時,將企業管理方法和戰略進行整合,最終形成全員工和各方面的全面的預算管理情況。
2.完善公司治理體制,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全面預算管理是定義公司治理結構中出資人與經理之間關系的游戲規則之一。企業預算制度的完善與否體現了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完善。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科學管理為基礎,企業才能夠建立良好而有效的預算管理機制。因此預算管理和控制環境必須不斷的發展創造。否則,預算管就是一場空。
3.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為了使公司的整體行為個結果與公司的目標相一致,必須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激勵與約束的方法:首先,需要建立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科學的業績評價體系作為激勵約束機制的基礎,能夠對業績進行全面的評價。然后需要科學的目標的管理。公司將目標分解開來,并分給每一個員工,這樣所有的員工就能都被組織起來參加公司的制定與實施,這有助于激勵員工實現公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柳欽.新型公私合作融資模式[J].中國投資,2005,04;113-114.
[2]陳守科,韋灼彬.大型公共項目融資風險與控制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07,12:)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