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有企業在經濟全球化進程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其經營理念、經營方式上的滯后性會導致其發展處于瓶頸階段。互聯網+時代下,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國有企業的正常運營產生了明顯沖擊,如何在有效改革、資產重組下找到新的出路是國有企業近年來發展的首要任務。財務管理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是投資決策、重組并購、提升效益的重要項目,國有企業必須認識到目前財務管理上的不足之處并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管理措施
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與國有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社會理念的變化以及時代的變更要求國有企業在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上不斷創新,使之更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傳統財務管理模式在現如今電子商務以及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下逐漸呈現出滯后性,管理觀念、方式、人才、制度等方面均需要有所改良,促使國有企業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發展。本文以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為切入點,研究了管理的問題所在及優化策略。
一、財務管理主要內容
財務管理指的是企業在運營過程中財務部門對財務關系的分析、財務活動的組織以及對經濟活動的預測等,包含財務計劃、預算、協調、分析、控制等多項工作。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可分為企業在處理財務關系以及在組織財務活動兩種過程中的管理工作,前者主要處理內部職工、內部各部門、政府部門、債務人、投資者以及企業之間的財務關系,后者主要為資本分配、投資管理、資金籌集等工作。除此之外,財務管理還涉及到企業破產、企業收購、企業合并、企業重組相關的經濟財務問題。在新時期,現代化企業要求國有企業必須有所轉型,財務管理必須認識到現有的不足之處并向著當前形勢發展邁進。
二、財務管理的問題所在
1.管理觀念問題
相對于普通企業而言,國有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國家政府的扶持與保護,因此在長期發展狀態下可能對金融風險的防范意識存在缺失情況,市場環境的改變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重心以及投資決策效果。目前國有企業部分財務管理者在企業決策上呈現出漠不關心的狀態,不了解企業的財務發展相關信息,對市場的分析缺乏主動性,導致對企業相關財務決策的實質無法深刻體會,工作中難免出現各類問題。國有企業在現代化管理制度下存在著明顯落實不到位情況。企業的財務管理思想狀態的改革并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速度。多數管理者將重點放在了經營活動及生產活動兩方面,以提升企業現有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但對財務管理認知仍停留于淺層面,認為只要完成報表并算好賬即可,忽視了財務的深層管理職能。
2.管理手段問題
受到財物管理手段的滯后性影響,我國部分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并未實現完全的信息化狀態。多數企業目前在軟件購買及硬件設備上并未更新換代,更偏向于使用核算型財務軟件。由于該軟件操作相對簡單,因此更容易直接投入于財務管理工作之中。但這類軟件在現有環境下已經無法滿足企業財務管理需求,其不具備供應鏈管理、資金管理、預算管理之類的功能。同時,財務管理部門并未有效利用各方面資源,例如企業與銀行、企業與政府部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資源未有效對接,例如與稅務的開票對接、與銀行的資金對接等。財務管理需要在信息上確保時效性、真實性,目前仍存在企業集團與分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稱、不統一情況,無法實現網上審批報銷共享流程,影響了財務處理效率。
3.管理機制問題
在財務管理中,預算管理能夠為國有企業的經營決策制定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通過對階段性時間內資金流通狀況以及經濟市場的分析做出良好預算,可明顯提升國有企業在經營風險上的應變及預防能力。目前國有企業在預算管理機制上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現為缺乏靈活性、動態性兩方面。例如國有企業經營支出的資源預算方面,由于對預算管理缺乏合理的計劃,導致應用資金合理性不足,在項目實踐過程中存在資金鏈斷裂的危險,或對某一項目投入過量資金導致資金浪費。動態性方面,預算的作用在于對未來的潛在風險展開防范并讓經營更具計劃性。目前的預算管理相對更偏向靜止狀態,無法做到動態控制,即便已經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評估,但計劃比不上變化,市場經濟的變化非單一企業可左右,在缺乏動態控制的預算管理機制下在突發性風險的防范方面存在缺失。
三、財務管理優化策略
1.強化管理意識
國有企業應認識到,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單純依靠政府及國家得保護并不能夠完全確保自己不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必須強化財務管理的重視性,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企業決策制定的重要程度,并通過財務管理數據分析認清目前經營中的問題。管理者必須轉變觀念,通過各類財務關系的處理以及財務活動的開展制定適合的財務管理目標,例如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股東利益最大化、經營利潤最大化等。必須依照現代化財務管理理論實現對財務的控制及預測,達到預期標準,改變傳統自由、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在長遠的目光下更重視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
2.實施現代化管理
首先,國有企業必須打造一支專業的財務管理團隊,確保其能夠在專業技能及道德品質上達到標準。其次,應注重人才的培訓,使其真實技能可與時代接軌,落實當今市場經濟及社會環境下對成本核算等各方面財務管理內容的需求。最后,需強化信息化建設工作,讓財務管理同樣可通過信息技術展開對各類數據更高效率、準確的管理與應用。國有企業必須作為所有企業的先導者,強化不同信息系統及信息資源的整合,全面融合業務與財務,會計信息系統持續優化,在財務報告的準備上確保其符合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技術規范,通過通用分類標準兼容銜接相關模塊及系統,規范化數據接口,讓財務信息化管理真正的向著高效、科學、規范方向邁進。通過其時效性及準確性的優勢,推動國有企業的運營進展。
3.落實內部控制體系
在市場環境下,管理是企業的決勝基礎,國有企業必須強化內部控制,營造健康的財務管理環境。首先應建立風險預警系統,任何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均面臨著風險,應對風險指標全面監控,并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企業階段性時間內潛在財務風險,提出針對性風險預警及防范策略,對危機及時化解。其次,應在財務預算管理上不斷夯實,讓制度能夠真正作用于財務管理之中而非浮于形式。再次,應強化監督體系的建設,通過內部審計部門職能的發揮讓各項財務工作及經濟工作均處于受監督范圍內。最后,財務內部控制應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定期對控制合理性及有效性展開全方位評估并納入績效考核,促使財務管理者不斷提升自身技能,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4.強化財務預算
按照目前國有企業經營狀態而言,財務預算的管理應將重點放在機制的完善性方面,并強調在預算方面做到靈活管理以及動態化管理,根據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以及競爭力度,在資金預算上合理安排。現如今電子商務的發展讓國有企業在經營方式上也應有所轉型,可撥出部分資金用于電子商務層面的宣傳及推廣工作,堅持適度從緊理念,對各項支出強化監督與管理,貫穿于整個項目的運營之中,真正落實財務管理的預算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經濟環境改變促使其不得不在財務管理方面有所調整。財務管理的優化是保障國有企業在新時期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的一個方面,企業管理者必須認識到當今時代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競爭力度的加強,在企業內部打造一支專業的財務管理團隊,提升財務管理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鞏立新.國有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中不足及措施初探[J].科技經濟市場,2017(06):55-56.
[2]張春燕.分析國有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中不足及措施[J].商場現代化,2016(26):199-200.
[3]田娟娟,韓衛國.國有企業財務軟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6(16):234.
[4]葉曉芳.基于內部控制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優化措施[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2):49+46.
[5]姜麗華.國企中財務管理模式及創新國企財務管理模式[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02):144-145.
[6]石麗娟.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資產流失及防范措施探討[J].中國市場,2015(25):185+189.
作者簡介:丁峰(1977.11- ),男,漢族,本科學歷,中級會計師,單位:聊城江北能源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