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琎 柴欣 代玉棠
摘 要:加快漢江中游建設的關鍵任務是促進傳統產業轉移和承接傳統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傳統產業體系。在此背景下,研究它的現狀具有重要意義,改造的難點及解決方案、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到漢江中部的供給體制改革下到達漢江,這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該區域的傳統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區域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合理規劃傳統產業布局,制定傳統產業發展的科學政策,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傳統工業轉型;傳統工業;區域
一、內涵及理論介紹
1.基本內涵
所謂傳統產業轉型,指的是傳統產業在結構、產業規模、組織形式,以及工業技術裝備等方面大幅度調整的過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
傳統產業的轉型從定義介紹可知,它涉及的范圍較廣,具有綜合性特點。一般來講,分析傳統產業轉型,主要從產業結構調整比例、產業要素比例變化等方面來反映。其實質即在新的環境下,對原有要素的原始投入進行新的重組,以及結構的順利轉換,其中參與結構轉換的內容包括兩方面,第一方面即技術結構,第二方面即產出結構。這不僅能夠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而且還能優化產品質量。
2.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的相關理論
根據這一理論,受市場機制影響,再加上,受市場主體帶動作用,國家或者地區傳統產業結構屬于必然現象,換言之,傳統產業轉型屬于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因為影響因素較多,進而理論類型不盡相同,不同產品在各個生產階段的生產方式、消費行為、產品結構存在顯著差異,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傳統產業轉型成為必然現象。除此之外,技術水平存在高低差異,進而會導致傳統產業轉型程度各異。同時,產品生產者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收入也不同。因此,在資本利潤的基礎上,資本和要素將轉化為具有較高回報的傳統產業。轉移,然后是傳統的產業轉型。導致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市場機制的理論支持者有以下5點:
第一,自由市場制度和自由企業制度是最有效的組織生產制度,是實現傳統產業轉型的根本途徑。政府傳統的產業政策往往導致政策導向,從而導致生產投資。進入效率低。
第二,政府的傳統產業政策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特別容易受到政治集團和壟斷勢力的壓力,不僅扭曲傳統產業政策,而且容易產生尋租和腐敗的權力。
第三,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才能篩選出符合經濟發展的傳統產業,淘汰落后的傳統產業。政府傳統的產業政策難以主觀判斷傳統產業的發展前景,也可能破壞現有的市場競爭機制,使傳統產業政策成本大幅度下降。作為回報。
第四,市場機制更加公平,追求效率更高,政府傳統產業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容易受到管理者和執行者的主觀影響,使傳統產業政策偏離。
第五,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進程正在加快,自由貿易的規則日益被接受,傳統產業政策的意義正在減弱。
二、對策及建議
在區域內,十堰特定行業的“二次蒸汽”發展不盡相同,湖北的漁業金融業、湖南的批發零售業、江西的林業和建筑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表現出比較明顯的比較優勢。這種產業發展差異和某些產業比較優勢的存在,是十堰“二次蒸汽”推動傳統產業發展一體化進程,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現實基礎和內在動力。
從傳統產業結構的調整來看,不難通過模型測算得出第三個傳統產業在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將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在傳統產業和新的傳統行業之間的比較,可以發現,無論是傳統行業,傳統行業可以帶來新的區域經濟增長的積極影響,但從提高資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來看,“供給方”的結構改革下,這將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推進傳統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1.推動傳統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第三傳統產業的繁榮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十堰“二流”第三大傳統產業發展長期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一方面,落后的生產服務業沒有充分挖掘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潛力,并且產業發展速度較慢;另一方面,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經濟增速緩慢,尚未探索適合的產業發展路徑,此外,第三產業缺乏動力支持,導致人們服務需要得不到及時滿足,進而人民生活水平長時間較低。因此,十堰、湖北、江西省的“二次蒸汽”應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具體指的是文化產業、金融行業、傳統產業等,與時俱進調整產業發展模式,盡可能優化產業結構,并適當提高服務人員綜合素質。
積極發展現代金融業。十堰ERG應該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提高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質量,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雄厚的科研實力。漢口、湖北、長沙、南昌、九江市等城市商業銀行積極推進在全省設立分行。積極對接國家傳統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難題,為發展戰略性新興傳統產業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務。
2.以創新驅動實現轉型升級
(1)提供充足資金
人類發展與經濟發展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要想促使二者良性循環,應首先創新人們的發展觀念,只有人們正確認識傳統產業轉型的必要性,才能積極主動的加入新型技術、新型產品創新這項活動中來,大大提高新型產品研發能力。以便為傳統產業轉型提供新的觀念引導,這對產業經濟效益增加,傳統行業順利轉型有促進意義。基于此,當地政府、企業應為其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這對內部資本收益增加、傳統產業高效轉型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強化自主創新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是領導發展的第一動力”這一觀點。總書記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積極作用,這不僅符合創新型社會建設需要,而且還能為傳統產業轉型提供技術支持。再加上,社會未來良好發展務必把握創新基于,在了解當前我國傳統行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深化我國經濟發展供給體制改革,關鍵是要依靠技術創新,改造發展勢頭,拓寬技術創新空間。從中總結可知,十堰“二流”傳統產業要想加快轉型升級部分,務必樹立明確的創新方向,制定合理的創新計劃,同時,以創新和科技引擎為主導。
由此可見,在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想抓住經濟發展機遇,加快傳統行業轉型速度,務必做好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這兩項基本工作,這不僅能夠大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而且還能獲得經濟發展動力,從而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由于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較慢,科學技術水平較低,再加上,傳統產業轉型進程緩慢,因此,我國應主動向發達國家借鑒創新驅動方法,同時,全面提高勞動人員綜合素質,這對社會經濟有序發展,經濟發展水平大大提高有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秦尊文.論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構建.江漢論壇,2010(12):第29-33頁.
[2]秦尊文,張靜.構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深厚歷史淵源[J].學習月刊,2012,07:34-35.
[3]秦尊文,湯鵬飛.長江中游城市群經濟聯系分析[J].湖北社會科學,2013,10:52-56.
[4]彭智敏,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長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長江中游城市群”:尋求中部經濟增長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11-24018.
[5]路洪衛.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協調發展機制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4,04: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