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福
[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背景下,不僅教材發生了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也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只有在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及教學目標等方面進行革新,才能促進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高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很多學生在受到學習上的困擾,對此需要高中數學教師深入開展教學改革,加強課堂互動教學,充分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完善教學評價體制,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筆者主要針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改革的途徑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教育改革;注意事項;途徑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也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改革涉及教材的更換、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學生學習內容的更新以及課程內容的改變等內容,對我國教育事業有重要意義。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為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數學思維,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改革的注意事項
目前新課程改革正在全國范圍展開,但是效果卻并不樂觀,一些老師不能把握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學生也在不斷變化的課程內容里茫然,家長表現出的則是對孩子文化課成績的擔憂,這需要我們對新課程改革有一個正確、深刻的認識。
1.從根本上改變教學思維
新課程改革就是基于當前的社會現狀,調整了原有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也隨之改變,原有的以分數為主流的評價方式自然要有所改變。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應綜合性地增添自主創新、思考分析能力提升的得分點,將學生的個人能力轉化成分數,以此來鼓勵學生盡快地接納、適應新課程,不要因學生成績一時的略微下降而放棄改革,應看到改革后的新課程對學生長遠的正面影響。
2.注意授課資料的準備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教學內容和范圍的增加,教師需要各種輔助道具進行教學,如投影儀、電子課件、各種教學視頻以及其他輔助設備。此外,教師還應從自身做好準備,進行豐富的數學相關知識儲備,避免在開放性授課過程中出現無法把握課堂討論方向的狀況。
3.注意改進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中,老師高高在上,大多單以成績論成敗,學生壓力大,面對挫折時心理脆弱。在新課程改革后,應將師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以交流探討的形式進行新知識學習,鼓勵學生獨立探索,不懼失敗,培養學生積極創新和思考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辯證看待問題的思維習慣。
4.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熱情
將現實中的事物增添到數學理論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并在具體化的講解中,加深學生對數學理論的印象。同時,教師不應將課堂變成自我演講的地方,而是應該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討論的氣氛始終主導學習的過程,自主探索出的知識才是真正的吸收。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改革的途徑
1.教師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當前社會實際生產中,各學科之間交叉領域增多,大多數的科研領域都是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成果,因此作為數學教師,也不能夠僅僅滿足于數學方面的鉆研,應該不斷學習與數學領域相關的學科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系統,避免在教學中出現片面的觀點,豐富的學識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提升老師的授課風采,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2.增強師生的交流互動
數學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就是推動學生自主觀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數學思考習慣。因此,課堂互動應作為主要形式進行推廣,在教授知識的前提下,著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同時注意提升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但應注意不要因氣氛的活躍而忽略知識的講解,知識才是教學的基礎。例如在進行“概率”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對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如果班里選擇班干部,需要對班干部進行能力考評以及民主選舉,已知甲乙丙三人被選上班干部的概率分別為0.4、0.7與0.9,且相互之間沒有影響,那么甲乙兩人都被選上的概率是多少?甲乙丙三人都選不上的概率是多少?”這樣,通過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運用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思考解答。
3.適當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
當下學校的硬件設備都足夠先進,適當地利用 PPT、宣傳片等新穎的手段進行教學,課件能夠提供更豐富的講解內容,有利于學生跟隨授課教師的進度學習。但是不要過度依賴新媒體,應以教師自身為主,不可因使用電子課件而疏于板書和隨堂互動。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圖象”時,教師在黑板上或學生在練習本上都只能通過有限的幾組數據描點繪圖,繪出的圖往往與課本上的圖象有較大差異,使學生產生懷疑。如果能夠讓學生親自在計算機上輸入數據,通過電腦準確繪出二次函數的圖象,驗證它的形狀確實是拋物線,這樣學生就能夠消除疑問,并且可以加深對二次函數圖像的定義域、值域、對稱軸、頂點、交點、單調性、奇偶性等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4.完善教學評價體制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學生考試取高分之外的個人素質,因此單純以分數評價學生的體制應該予以摒棄,提出新的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客觀、綜合的評價,分數占一部分,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個人表達能力等均應在評分的考慮范圍之內。同時注重參考學生的意見,讓學生參與到評分系統的改善中來,更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新課程改革的熱情。
三、結語
總之,新課程改革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了能夠培養出綜合素質高的人才,我們應該堅定不移地支持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理念上要做到與時俱進,應該通過提升個人素質、探索新教學方法和轉變教學觀念的方式,支持和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推廣,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的探索努力,為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欒新蓮 .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4):120.
[2]陳玉偉 .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及創新[J].時代教育,2017(02):56-57.
[3]王琴燕 .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窗(教師版),2017(03):32.
[4]王紅娟 . 淺析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6(0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