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昱紅
[摘 要]進入高年級后,由于學習態度、教學內容難度、教學方法的影響,常常會出現兩極分化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均衡發展。本文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小學高年級數學兩極分化問題的產生原因,并針對具體的對策進行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兩極分化;問題;對策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能夠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在低年級階段,學生之間的差異不明顯,進入了高年級后,由于學習難度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常常會出現兩極分化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均衡發展。作為教師,必須要明確兩極分別問題的產生原因,并及時干預,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問題。
一、小學數學高年級兩極分化因素的產生原因
(一)個體差異的影響
進入了高年級之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顯著增大,他們在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上,也出現了一定的差異,加上高年級學生心智開始成熟,由于成績產生的心理落差,會導致兩極分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再加上教材版本更換、教學內容難度增高、教師更換等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出現斷層,久而久之,會進一步加深他們的厭學情緒,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忽視了能力培養
很多教師都存在一個錯誤的認知,在數學教學中,只要將教材知識按部就班的傳授給學生,那么教學任務就順利完成,其實并非如此。數學教學不僅要注意知識的傳授,更高注重能力的養成,讓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在這一方面,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養成科學的數學學習習慣,在學習能力提升之后,兩級分化問題自然能夠得到有效改善。
(三)教學方法死板
雖然如今我國的小學教育高舉“素質教育”大旗,“立德樹人”、“核心素養”的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但是依然可以隨處可見應試教育的痕跡。應試教育是為了考試而服務,考試內容影響著數學教學方式、內容和方法,形成了“死讀書”、“讀死書”的問題,數學教學活動脫離學生的生活與實踐。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很多教師習慣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沒有根據學生年齡的增長來更新教學理念,一味傳授和灌輸,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興趣不高,久而久之,容易出現厭煩心理。
二、小學高年級兩極分化問題的對策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眾所周知,數學教學貴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重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正確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關系。高年級的孩子,各項能力處于高速發展過程中,自尊心強,渴望得到教師、同學的認可,但是,他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有的時候,不喜歡某個科目的原因僅僅只是由于不喜歡這個老師。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必須要為他們構建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時,強化互動,主動走入學生群體中,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等,通過和諧的互動讓師生之間有更全面的了解,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喜歡上教師。小學階段的孩子,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尚未成型,在小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中,家長、教師的各項行為,都會對他們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自身的行為對學生產生正面影響:授課時,要面帶微笑,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交流時,用真摯、親切的態度對待學生,與他們站在平等的地位交流,營造出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此外,對于成績不好的后進生,要予以他們更多的關系,鼓勵他們多提問,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及時表揚與鼓勵,讓后進生產生源源不竭的學習動力。
(二)激發數學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而言,興趣是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最佳動力,只有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真正感興趣,他們才愿意積極主動的去探究。因此,在教學時,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在高年級教學中,可以將難度較高的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結合真實的情境來分析、思考,舉行多元化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發現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系,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產生探究的欲望。此外,考慮到高年級的孩子自尊心較強,可以引導他們參與競賽活動,讓學生產生勝利的喜悅感,通過這種多元化的渠道,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
(三)進行針對性輔導
高年級學生學習上的兩級分化問題,一方面是由于思維靈敏度、智力水平導致,另外一方面,則是由于學習主動性之間的差異,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可以分析具體的成因,對于學困生,進行針對性輔導,予以他們必備的關注,給后進生“開小灶”,針對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科學的輔導方案,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在遇到難題時,指導他們勇敢探究,想辦法解決難題,主動縮小與優生之間的學習差距。同時,還要讓他們明白,自己成績不好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智力水平低,而是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指導他們根據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的復習,慢慢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結語
兩級分化是小學數學高年級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引領者,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很大的幫助作用,為了縮小這種差距,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改革教學模式,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改變傳統填鴨式授課方式,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過渡。
參考文獻:
[1]鄭勢佳. 小學高年級數學體驗式學習的教學研究[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4(12)
[2]吳秋紅. 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效率的探究[J]. 基礎教育研究. 2017(24)
[3]施明媚.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材料有機引進課堂的實踐探索[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