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燕
[摘 要]幼兒階段是提高綜合素養的最關鍵時期,特別是培養幼兒的文明禮貌用語就顯得尤為重要,對幼兒的身心健康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由于農村幼兒的年齡特點、生長環境和幼兒教育的發展水平方面等原因導致文明禮貌用語的流失,所以我們要規范幼兒的文明禮貌用語,培養農村幼兒的文明禮貌用語教育對于加強農村幼兒教育有著重大意義。文章主要針對幼兒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同時提出一些具體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農村;幼兒教育;文明禮貌用語;問題;策略
一個人只有在幼兒時期培養出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并持之以恒,將來才能發展成為一個高文化、高素質、高水準的有利于和諧社會的人才。通過開展文明禮貌用語的社會調查,我們發現文明禮貌用語正在慢慢地缺失,特別是農村幼兒的文明禮貌用語的使用情況令人擔憂。規范農村幼兒的文明禮貌用語已經非常迫切,文明禮貌用語的規范對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社會文明的進步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農村幼兒文明禮貌用語缺失的原因
1.農村幼兒的年齡特點
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普及,孩子們接觸社會的機會越來越多。孩子們這個時期好奇心十分強烈,他們渴望接觸更多的人、更多的新鮮事物。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由于年齡太小,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分辨是非的能力,這就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大量的不文明語言,這是導致農村幼兒文明禮貌用語缺失的一個根本原因。
2.農村幼兒的成長環境
雖然現在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但是由于平均受教育的水平還比較低,加上現在家長和幼兒教師都重視幼兒文化知識的學習,對幼兒文明禮貌用語教育的認識不夠。這樣不但對規范幼兒文明禮貌用語起不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相反還會阻礙幼兒文明禮貌用語教育的發展,這是導致農村幼兒文明禮貌用語缺失一個重要原因。
3.農村幼兒思想教育認識不夠
農村幼兒園的物質設施比較薄弱,不能為廣大的農村幼兒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農村的幼兒教育重點抓物質基礎設施的建設,忽視了幼兒的思想方面的教育,特別是對幼兒文明禮貌用語教育的認識還不夠,對發展農村幼兒教育、規范農村幼兒文明禮貌用語的意義認識也不到位,這是導致農村幼兒文明禮貌用語流失的一個社會原因。
二、如何規范農村幼兒的文明禮貌用語
1.架設家園橋梁,為文明用語養成保駕護航
培幼兒的語言以及文明用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以及家長的共同參與配合才能完成,讓家長共同參與到孩子的文明語言養成中來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把對孩子文明語言教育的內容與要求通過飛信、QQ群、幼兒園網站定期發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近期對孩子的文明用語要求,請家長在注意自身語言的同時,給予學校積極的配合。比如:家長帶孩子外出的時候,見到朋友,要讓孩子主動打招呼,運用禮貌用語;家長還可以主動請鄰居的小朋友來家里做客,讓他們彼此禮貌相待;家中請客人了,家長可以從細節方面教育孩子怎么做才能成為有禮貌和懂事的孩子等等。通過生活的點點滴滴,化有形于無形,融無形于有形,孩子在文明語言方面,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2.利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掌握文明用語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通過游戲孩子們不但鞏固了禮貌用語,還理解了這些禮貌用語的含義。比如我們班開展的“加州風情”角色區體驗活動,鼓勵孩子們在體驗區里扮演各種角色,如收銀員,服務員、顧客等。在顧客中我們會安排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寶寶等角色。在這個角色區中,我們要求“服務人員”要禮貌待客,使用禮貌用語,如“歡迎光臨、謝謝光臨、您需要什么、請稍等、歡迎下次光臨”等。而“顧客”這一塊我們會要求他們禮貌回禮,使用“謝謝、請結賬”等。如果有扮演孩子這個角色時,我們還會要求他對待大人也要有禮貌,如“您先吃,謝謝你們帶我來”等。孩子們在不斷地重復游戲中,禮貌用語得到了很好的練習。
3.積極倡導家園共育,將文明禮貌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發揮著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兒園和家庭應該攜起手來,內外結合,共同參與到幼兒的文明禮貌教育中。幼兒園要要求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續性。教師要把對幼兒文明禮貌教育的內容及具體要求通過一定方式告知家長,要求家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文明禮貌的生活環境,還要求家長要在平時的社交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熱情大方、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從而進一步引導孩子的思想,規范孩子的行為,促進孩子個性品質的良好發展。
4.重家庭教育,培養幼兒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的言行產生深刻的影響。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孩子可以說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對孩子產生著這樣那樣的影響,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一些混淆是非的話,如經常聽到有的家長以肯定的語氣說:“這孩子精得很,吃東西專愛挑大的、好的吃”,或說“這家伙不知多鬼,不管要什么都會想盡辦法拿到手”等,這些語言很容易誤導孩子,使孩子形成自私、刁蠻的個性。因此,家長在待人接物時要做到與鄰居和睦相處,尊老愛幼,關心他人,讓孩子處處感受到愛、和諧的重要,讓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日益增多,文明禮貌用語是連接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紐帶,文明禮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幼兒時期不但是開發智力的最好時期,也是培養文明禮貌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幼兒時期培養出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已經成為學前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用規范的文明禮貌用語能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可以促進社會文明和國家的穩定。
參考文獻:
[1]莊少華.淺談幼兒養成教育的培養[J].潮州日報,2016(11):125-126..
[2]譚云.淺談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J].幼教研究,2017(03):456-457.
[3] 劉洪霞.淺談嬰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中國教育探討與實踐,2016(08):451-452.
[4]張亞新. 論農村幼兒教育中的文明禮貌用語問題[J].新世界出版社,2017(3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