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景
[摘 要]抽象思維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礎上,虛擬化進行思維延伸產生的創意構想,抽線思維的想象能力同時是伴有創意迸發共同衍生的,高中生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需要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完成知識的前后串聯,貫穿知識的整體形成宏觀的思辨視角,高中物理教學中,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物理的抽象內容較為豐富,一些學生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師應基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鋪陳有關的物理知識內容,實現物理知識的循序構建。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策略
高中物理具有抽像的特點,教師過程中單憑教師滔滔不絕的口頭描述,學生的抽象思維受到封閉課堂的束縛,難以跟上課堂的進展,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敲開學生的抽象桎梏,引導學生跟隨知識深入淺出的腳步,感受不同情境中物理的真知灼見,抽象思維中應囊括物理的多重知識點,使得學生從不同的視角感知物理,能夠針對物理問題闡述獨立的見解,從而提高物理的教學質量。
一、把握科學辯證關系
物流的內容開放性較強,結合科學的思維方向,物理可產生多視角的解決方案,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封閉的思維模式中脫離出來,使得同類化的問題能夠集中消除,并在抽象空間中,鼓勵學生完成獨立思考,集思廣益碰撞智慧的火花,在物理中規避單一的思維模式,挖掘物理的本質真理,透徹領會物理的內涵,
例如,在講解認識光的本性過程一課時,物理教師需要向學生詳細地講解這個過程,包括波動說和微粒說這兩種互相對立的學說,讓學生了解到人們對光的本性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最終才演變到了今天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再比如,運動學中的運動指的是物體的空間位置隨時間變化,所以在描述物體運動時,如果選用的參考系不同,描述出來的狀態也就不同,同一物體可以被描述成靜止,也可以被描述成運動。因此才可以說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但兩者并不是完全對立的,而是科學辯證的,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實現轉化。
二、靈活掌握物理規律
物理條件中的規律是有章可循的,教師可通過物理的聯想,促使學生將物理的整體知識構造搭建模型,在腦海中構成物理的規律遷移思維,將教材中呆板的內容遷移到生活實踐中,了解物理的實用效果,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享受物理的分析過程,達成物理學習中舉一反三的能力。對于“磁生電電生磁”的物理現象,就應該明確磁場中通量的變化使得回路當中產生了感應電流,而回路當中的感應電流又可以產生出感應的電流磁場,進而可以得到磁場中的通量是因,而感應電流則是果,這也就是產生電流磁場的主要原因;其次,因果對應。在進行打樁教學時,教師則應該注重動量的變化關系;最后,還應該創建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尋找事物與因果之間的聯系,是促進事物與關系量之間的關鍵不走,通過創建事物與未知事物的關系量,能夠進一步促進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建立學科框架
高中階段物理的知識內容開始進入深化探究階段,此時的物理學習難度較大,且物理內容一環扣一環,前期的基礎不夠夯實,后續的物理也難以消化,抽象思維中可將物理的知識點整合起來,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建立物理學科知識的邏輯框架,能夠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提高,更能讓學生形成抽象思維能力。在學習物理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物理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明確物理知識的主線,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模式組織物理教學,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做邏輯推理與數學分析工作。提出物理問題的目的是為學生課堂思考提供必要的方向,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究與分析物理知識。在探究與分析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物理基礎知識,利用必要的輔助與提示給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讓學生認識到自主思考的樂趣,在教師的幫助下找到物理問題的答案。比如在講解有關于“機械守恒定律”的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驗證機械守恒定律。給學生自由落體基礎知識支撐,讓學生借助自由落體活動與刻度尺等工具測量機械守恒定律的相關數據,引導學生通過總結分析數據了解物理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有助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形成。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構建物理知識框架,物理知識之間具有縱向聯系,必然也具有橫向聯系。將每一課所學習的物理知識內化到一個物理知識體系中,能夠讓學生了解多樣化的物理邏輯關系,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
四、優化抽象思維落實
物理學科的基石為各種基本概念,骨架則是基本原理,又運用基本方法將概念和原理牢牢維系在了一起,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邏輯體系。物理的智能結構涵蓋了實驗基礎、理論體系、物理學方法、數學表達、延伸和應用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并非獨立存在,而是具有緊密的內在邏輯關系。所以,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要牢牢抓住各種內容間的內在聯系,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創設出合理的邏輯結構。在制定教案之前,物理教師需要對物理教材和教學大綱進行全面了解,對教材進行深入研讀,徹底掌握本章節的教學重難點。同時,高中物理教師還應該充分熟悉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能力以及認知規律,在設置課堂時,不僅要關注物理學的知識結構,更應該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物理課堂的邏輯性和科學性。例如,在講解運動的合成和分解一課時,高中物理教師就可以用飛機起飛這個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現象作為例子,將飛機的起飛過程劃分成豎直方向和直線方向的直線運動,再總結出其中蘊含的運動的合成和分級的規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拉近學生和物理知識的距離,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之下,單純的理論知識培養是非常不科學的,只有多元化的教學才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進. 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 祖國, 2017(16):268-268.
[2]俞燕燕. 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對策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1).
[3]張朋波. 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研究[D]. 魯東大學, 2013.
[4]王志偉. 淺談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 科技視界, 2015(32):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