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華
[摘 要] 留守兒童由于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和教育,身心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在自主學習方面表現很差。這類孩子,在生活、學習中往往沒有熱情和愛心,逆反心理重,上進心不強,常有違規、違紀現象。他們在學習中的成績普遍低下,學習缺乏主動性和刻苦鉆研精神,因此要讓農村留守兒童獲得不同的發展,并在自立自強、自主能力等方面有所表現,必須從培養留守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入手,注重對留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農村 ;留守兒童;學習能力;培養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畢生致力于我國的教育事業,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他的“智育注重自學”的教育思想,對我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他說:“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生學”就是教學生自己會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這使我倍受啟發。我是一名農村教師,這里經濟欠發達,大多數學生的父母為了謀生外出務工,所以有了“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多數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有的甚至寄養在親戚家里,這些監護人只能給孩子生活上的照顧,無法像父母給他們以溫暖和約束,因此大多數留守學生,生活在放任自流和情感缺失的環境中,再加上自己幼小,控制不住情感,這些學生沒有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我在教學中努力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讓每個留守學生都走進教學的全過程,盡量讓學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動手操作,努力培養留守兒童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關愛留守兒童要從“心”開始
我教過的班級中,有一名留守兒童,他無心學習,對身邊的人都帶有一點敵對的心理,即使和同學產生一點小矛盾,他也會大打出手,老師批評他,他就緊握雙拳用敵對的眼光斜視著老師,過后依然是老樣子,教過他的老師聽到他的名字都會搖頭。后來我通過家訪,了解到他母親因為家里經濟困難和他父親離婚后改嫁他人,他父親受此打擊,日夜靠酒來麻醉自己,根本無心管他。知道他的家庭情況后,我就經常在日常生活上多關注他:發現他有時衣服沒穿整齊,就幫助他把衣領翻好,扣子扣好;天氣變化時提醒他及時添減衣服;經常給他買一些學習用品;感冒咳嗽了帶他看醫生…。慢慢的,我發現我教育他時,他不再用敵對的眼光看著我了,和同學打架的次數也慢慢變少了,課堂上也沒有那么心不在焉了。
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如果孩子切實地感受到老師是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態度,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這就是“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
二、關注留守兒童的點滴進步,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我們做教師的不難發現,當你的學生得到了你的肯定和欣賞時,上課一定是特別的認真。因此,只要學生有點滴進步,我們都應該給予鼓勵和肯定,讓留守兒童樹立信心。人一旦有了自信心,干什么事情都會有更大的熱情。我們可以這樣做:課堂上多表揚,簡單的一句話“你今天上課很認真”、“你坐得真端正”、“你的聲音真響亮”…,就能讓留守兒童感受到老師的肯定而信心倍增;對于班上的每個孩子,課堂上教師不可能都及時評價,那么還可以在作業本上寫評語,一句小小的評語,就能讓留守兒童感受到老師對他們點滴進步的關注,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課堂教學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
1.通過生活化的素材開展教學 。 生活化教學的素材都是學生日常所見所聞的東西,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親切感,從而增強他們自主學習的動力,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
2.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如以趣味數學知識小競賽的形式來豐富教學,也可以將趣味數學故事改編為小游戲讓學生參加,這些形式都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讓留守兒童學會學習的方法和策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變“我要學”為“我會學”
培養留守兒童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關鍵在于教會留守兒童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變“我要學”為“我會學”,使留守兒童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下面本人就從預習、作業兩方面的指導談點我的做法。
(一)預習方法指導
進行課前預習能使學生對新學知識做到心中有數。對新學習內容作一番學習嘗試,可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思維能力,所以指導留守兒童做好課前預習是十分必要的。指導的方法如下:①細讀課本新內容。把需要預習的內容看上兩三遍,邊讀邊記錄,逐步讀懂。在讀的過程中,區分難點內容,把弄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②看完新內容后試做例題后一些相應的練習。
(二)做作業的方法指導
指導留守兒童做好以下幾點:①要求他們先復習后做題。②指導他們做題要認真審題,理解題意,明確解題思路。③要求他們做完作業要檢查。做到“我的作業我滿意了”,才交給老師。④要求他們對批改后的作業,錯了的及時訂正。如有不懂,請教同學或老師幫助解決。
四、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的聯系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有力保障
留守兒童的家長不在家,與孩子接觸了解較少,勾通很少。針對此種情況,老師要積極進行家訪,與家長溝通。通過溝通,交流一些教育的具體方法,對這些缺乏家教意識和家教經驗的家長們提出合理的建議,告知他們在平時如何去關注這些留守孩子的學習。要求在外務工的家長做到“五個一”,每周給孩子打一個電話;每月聯系一次班主任;每季度和孩子進行一次書信交流;每學期聯系一次科任教師; 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設了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教育的力量才能逐步呈現,孩子的教學成績才能提高。
總之,培養留守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們必須在教學中給學生足夠的體驗、實踐、認識的機會,讓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并將進一步結合教育教學,深入實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論,不斷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教學特色,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突破口,為培養跨世紀創造性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