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 要]閱讀是檢驗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同時也是促進學生語言掌握與運用能力的有效方法。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改的步伐不斷加快,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成為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重要基礎。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閱讀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更加注重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為今后的全面成長打下好的基礎。本文就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探討,以為實際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 ; 小學語文 ; 閱讀教學
閱讀是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提高掌握和使用語言的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作為人文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閱讀不僅可以是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使用方式,而且也可以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思想相對比較單純,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也比較快。因此,在這一階段,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關鍵性的內容抓好,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變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對人的成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以往的緊緊掌握一些知識不同,現代社會更多的關注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會學習在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與以往的教學方式不同,新課程的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主動學習,提倡學生自主的開展閱讀學習,并且通過自主的學習,提高學生探索、分析事物的能力,對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能夠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認識,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新課程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
1.創新教學方式,調動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被動學習的效果最終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在對小學生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創造,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達到調動小學生積極行的目的。而作為小學生來講,小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力集中程度很有限,在進行教學時,切忌喧賓奪主,無論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均應圍繞學生的主動學習展開。教師可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多組織課文朗誦比賽、讀后感寫作等環節,或者讓孩子們選取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分角色朗讀,然后讓其他同學對他們的朗讀進行評價,教師也可對表現突出的學生予以獎勵,以此來有效激發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在塑造輕松愉悅課堂氛圍、鍛煉學生團隊寫作能力的同時,也成功引導學生們高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
2.合理選擇閱讀內容,幫助小學生養成正確的思考方式
閱讀最大的作用就是在于促進人思想的形成。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分清善惡美丑。這就意味著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必須要重視情感教育的意義,采用正確的情感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并從根本上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動向,一旦學生進入誤區就及時進行糾正。例如,在進行《我不能失信》這篇文章的閱讀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文章的內容讓學生養成守信的習慣,明白信守承諾的重要意義。另外,教師還需要注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教師達成一致,而不是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是對是錯,否則學生很容易出現反復的現象,影響教學質量。
3.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提供閱讀效果
古人曾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并非是一時三刻就能完成的。小學生的閱讀內容比較傾向于圖像、數字化閱讀,對純文字的閱讀很難保持長時間的興趣和激情,很容易出現不動筆不動手、閱讀意志力不強等情況,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理清閱讀能力的階梯,要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從低年級起要求學生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高年級的學生在閱讀時,引導學生深刻感受到語言的音韻美、形象美和形式美。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時,先要向學生灌輸認真讀書的習慣,就是讀書時不三心二意;其次就是帶著問題讀書的習慣;再次,就是自我思考的閱讀習慣,一個詞一個詞、一句話一句話讀得清楚,在閱讀完一篇教學后,學會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從字里行間鉆研語言文字的含義并提出問題,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耐心、細心地引導學生拓展閱讀空間,在閱讀中慢慢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閱讀習慣。長此以往,慢慢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搭建溝通平臺,構建順暢的教學關系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理發展不成熟,對于小學生的教育不僅需要學校、教師的努力,同時離不開家長的積極配合。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運用家校合作的方式,通過積極開展校園活動,讓家長起到監督、帶頭的作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例如,學校可以定期舉辦詩朗誦、話劇表演等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學生共同登臺表演。這樣的活動需要家長和學生在課下進行大量的閱讀并進行相關的籌備,這就有效地為學生營造了閱讀氛圍,并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同時還可以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長動態。
三、結語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中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教師應該努力改善課堂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學的快樂,學的積極,學的有效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有效性,充分發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陳秀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0(35):208-208.
[2]高曉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 赤子(中旬),2014,(03):322.
[3]楊志峰.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A]. .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二)[C].:,2016:3.
[4]孫偉霞,嚴增曉.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探[J].讀與寫,2009,(10):99-100.
[5]孫曉麗,楊育良.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38-39.
[6]劉煥勝.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議[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