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玉霞
摘 要: 本文以井岡山精神的深刻內涵為出發點,剖析了井岡山精神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就井岡山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途徑從形式、載體、機制方面進行了探索,以更好地弘揚并傳承井岡山精神。
關鍵詞: 井岡山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意義 融入途徑
井岡山精神是我黨在革命斗爭年代培育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與戰斗經驗,是毛澤東同志等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列主義與我國實際進行有效結合的產物,具備重大時代價值的革命精神與智慧。高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肩負著弘揚井岡山精神、強化大學生傳統革命教育的重擔,怎樣將井岡山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成為相關教育者研究的重點。
一、井岡山精神的內涵
2016年,習總書記在進行井岡山革命基地考察時提到: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創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我們可將新時代井岡山精神歸納為:我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實踐是井岡山精神的源頭活水,源遠流長;井岡山精神從根本上體現了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一貫作風;要結合當前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務,對井岡山精神的內涵進行時代性闡述[1]。
二、新時期發揚井岡山精神的意義
(一)發揚井岡山精神,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井岡山精神中蘊含著我國老一輩的革命者們在戰爭年代對于我國通過革命走出一條光明大道的堅定信念,正是這種堅定的革命信念促使革命者們在黑暗的年代利用星火之光燃起了燎原之勢,最終獲得了革命的成功,建立了偉大的新中國。處于青春期的當代大學生,其理想信念正處于形成的關鍵時期,必須有效利用老一輩的革命精神,對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社會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自覺承擔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建設責任。
(二)發揚井岡山精神,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
艱苦奮斗的精神是在革命年代我國軍民聯合打敗敵人的重要法寶,在當時外界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年代,我黨領導井岡山軍民艱苦奮斗,克服了種種困難,自力更生,為鞏固發展當時的革命根據地做出了重大貢獻,并在最后取得了革命的偉大勝利。有效利用井岡山精神,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用老一輩的革命家艱苦奮斗的光輝事跡感染大學生,幫助其養成勤儉節約、珍愛資源的良好習慣,同時有效增強并勇于與善于克服生活、學習上遇到的種種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三)發揚井岡山精神,增強大學生的群眾意識。
群眾路線是我黨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井岡山精神中蘊含的黨民同甘苦、共患難、情如手足的精神,使得我黨喚醒了中國千百萬工農群眾,開創了工農聯合進行武裝割據的良好局面,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勝利。充分發揚井岡山精神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增強他們的群眾意識,幫助他們樹立為民服務和奉獻社會的意識。
(四)發揚井岡山精神,發展當代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老一輩的革命者在井岡山革命斗爭過程中,利用實踐中探索著前進的方式,找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勝利之路,是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化的一次偉大創新,所以井岡山精神中蘊含著勇于創新的偉大內涵,當代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社會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歷史責任。要有效利用井岡山精神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教育,培養他們勇于創新、與時俱進、創新創新業的精神,推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井岡山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途徑
本文的融入是指將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寓于各種教學活動和文娛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使教育對象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主要表現為非強制性、愉悅性等特點。
(一)高校可通過多種形式運用井岡山精神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首先,把井岡山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堂。通過創新思政教學模式、努力尋找思政教育與井岡山精神的結合點等方式,有意識地引導大學生在分析討論中受到井岡山精神的熏陶,樹立正確的社會觀念[2]。第二,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入井岡山精神。通過組織大學生到革命者當年戰斗過的地方學習實踐;有效利用高校社團,組織大學生參加“社區服務”、“三下鄉”實踐活動;在傳統革命基地共同建設大學生實踐基地。通過學生參觀、重走紅軍路及到革命地區進行社會調查、考察等社會實踐活動,更好地發揮紅色教育的功能。第三,在公寓文化建設中融入井岡山精神。在制度文化層面上,完善大學生公寓規章制度,把井岡山精神優良文化融入學生公寓的規章制度中,使大學生在思想上不斷追求進步;在行為文化上,通過開展以井岡山精神為主題的寢室文化節等活動,使其真正影響大學生的行為,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最后,在公寓精神文化建設上,充分發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干部的帶頭作用,激勵當代大學生深刻學習并踐行井岡山精神。
(二)高校可通過多種載體運用井岡山精神加強高校思政教育。
一,充分利用學校黨團組織,基層團支部,發揮組織及政治優勢,組織開展豐富的井岡山精神學習、踐行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發揮學生黨員與團員的帶頭作用,在學生中積極進行井岡山精神宣傳活動,開展井岡山精神學習活動、紅色教育活動等。二,充分利用學工部門,通過學習培訓,學習井岡山精神。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對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領作用,利用校園廣播,對井岡山精神相關內容進行積極的宣傳,引領全校師生學習。三,充分利用高校學生社團,通過開展社團社會實踐活動、社團紅色活動、社團紅色歌曲。舞蹈比賽等活動積極宣傳井岡山精神,強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四,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須充分認識現代網絡發展的特點,不斷加強思政網絡陣地建設,以井岡山精神為依托,開辟高校思政新陣地,建設紅色教育網站,運用井岡山精神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建設專業的網絡校園文化管理隊伍,強化校園內的紅色網絡教育資源建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服務高校思政教育。
(三)高校可通過多種機制運用井岡山精神加強高校思政教育。
一,運行機制與教育保障機制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的基礎,是運用井岡山精神進行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保障。一方面通過國家政府的指導思想,以國家的發展目標為聚焦點,制定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相關政策,引導大學生積極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需要高校提供物質、師資力量、指導等相關支持,積極進行井岡山精神宣傳教育,與地方紅色革命基地進行合作,建立大學生紅色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紅色基地參觀,吊唁、瞻仰革命先烈活動,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提供堅實的后盾。二,建立完善的教育獎勵機制,一方面,高校要通過開展全校范圍內的井岡山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把井岡山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擺在學校發展的突出位置,呼吁全校教職員工積極鼓勵和倡導大學生參與井岡山精神相關教育活動,形成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大思政教育的力度[3]。另一方面,高校應建立清晰透明的獎勵機制,在學分評定、獎學金評定和各類先進的評選上積極學習與踐行井岡山精神,并對在實踐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學生予以傾斜、給予獎勵,激發師生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三,通過評估與反饋機制,主要包括以政府主管部門每年度對高校思政教育及踐行情況進行評估與反饋,高校對學生的井岡山精神學習及踐行情況進行評估與反饋,大學生對高校在思政教育教學水平、高校組織的井岡山精神學習與踐行活動進行評價與反饋,實現三者之間的信息溝通,保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
四、結語
作為未來偉大中國夢的實現者,當代大學生應重點學習井岡山精神,首先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并學習弘揚井岡山精神中艱苦奮斗的精神,應用井岡山精神中的創新精神,走井岡山精神中的群眾路線。大學生通過以上各種對井岡山精神的踐行活動,有效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強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
井岡山精神作為我黨在革命時期的寶貴精神財富,與現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內在的統一性。高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應積極探索井岡山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途徑,通過各種形式、多種載體、多種機制等,強化大學生思政教育,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丁良喜.井岡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6(21):42.
[2]李國輝.踐行井岡山精神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30(3):169-172.
[3]劉水芬.論井岡山紅色資源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教育與職業,2009(30):62-63.
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三五”(2016年)規劃項目《井岡山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6DQ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