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珍
摘 要: 在商務俄語教學過程中利用VR技術在網絡上建立“真實”的外貿環境,讓學生學會國際貿易操作及商務俄語的正確表達,實現“在實踐中學習提高”的目標。
關鍵詞: 虛擬現實技術 商務俄語 國際貿易
一、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是一種通過電腦、傳感器、顯示器、自動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創造出來的可以對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感知器官產生刺激的環境。從物理角度來說,這種環境并非真實地存在,即它不是真實現實,卻能給人以身臨其境的完全或者某種程度上的真實感覺”。目前,虛擬現實語言及虛擬現實創作工具已被推向市場,在航天航空、軍事、醫療、旅游、教育等領域不斷有應用成果問世。21世紀虛擬現實技術(VR)將成為非常有效的語言教學工具,對傳統語言教學觀念和方式產生巨大沖擊,為商務俄語教學提供嶄新的視角和實用的理論工具。
二、傳統商務俄語課堂教學
傳統商務俄語教學主要關注語言本體的教與學,強調課程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在教學方法上,仍然過于依賴教材,以教師講授為主,盡管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如回答問題、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但總體來看,教師還沒有完全擺脫教材權威型和知識獲取型的教學理念,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學生被動接受,不善于自主學習,學生沒有實際的商務操作經歷,課堂操練時缺乏素材,很難融入商務情景中;在教學內容上,商務俄語的教學或者偏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強調語法體系的建構,或者偏重外語技能的培養,導致專業知識缺乏系統性;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比存在課時不夠、教學內容陳舊、實效性不強、實訓教材缺乏等缺陷。在實踐教材選擇上,由于市場上缺乏此類教材,因此需要教師自行組織課堂教學內容,但是,即使教師自編了一些教材,仍然存在教材內容設計不夠合理、理論性較強、不成體系等缺點;在評估方式上,課程仍然采用期中期末的單一評估方式,無法考查學生的真實水平,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中國連續8年成為俄羅斯最大貿易伙伴。隨著“一帶一路”項目的落實,中俄經貿互惠關系將進一步強化。同時,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中俄跨境電商貿易的發展也在不斷深化。當前,俄羅斯已成為我國跨境電商交易最多的國家,中俄兩國跨境電商貿易發展前景被專家看好。在此背景下,商務俄語專業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商務俄語作為一門職業技術課,亟待對課堂教學各個環節進行改革:改變課堂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增加實踐課學時,對教材進行改革,以便真正提高學生的商務俄語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就業信心,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三、虛擬現實技術在商務俄語課程中的應用
在世格(SimTrade)外貿操作平臺的基礎上,利用VR技術,在網絡上建立真實的對外貿易環境,讓學生在“仿真”的環境中學習商貿知識,掌握國際貿易的具體操作技能,學會地道商務俄語表達,能用俄語處理一般外貿事務,語言表達正確,并具有相應的國際貿易實際操作能力。在當今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利用VR技術,建立仿真的跨境電子商務環境,借助速賣通、亞馬遜、eBay、Wish等跨境電商平臺,讓學生在虛擬的“真實”環境中學會電子商務的具體操作,學會商務俄語的正確表達,真正提高學生的外語運用和外貿實操能力及核心競爭力。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實施角色扮演、場景仿真、工作流程模擬等教學形式,進一步強化訓練學生處理國際貿易領域相關事務的能力及與客戶交流與溝通的能力;了解俄羅斯國情背景知識,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組織管理、團隊協作能力,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就業競爭力得到了強化。
商務俄語課程的具體改革內容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手段的改革
在世格外貿操作平臺上,利用VR技術建立模擬外貿操作環境,讓學生熟悉外貿操作的所有流程,并通過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等形式掌握國際貿易的實際操作技能。利用速賣通等跨境電商平臺,讓學生熟練掌握電子商務所有操作流程。在外貿實操中講授地道商務俄語表達,并且通過小組對話、復述等形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中學,學中做,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運用能力。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學院世格外貿操作平臺基礎上,利用VR構建幾近真實的國際貿易環境,學生在仿真的外貿場景中按照計劃扮演外貿業務中的不同角色,學生在“真實”的外貿環境中學會了外貿流程的實際具體操作,提前進入職業技能角色,熟練掌握各自外貿業務技巧,真正了解國際貿易所有流程的具體運作方式。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通過仿真的外貿環境學會了商務俄語的地道表達,提高了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自信心得到了加強,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增強了學生就業信心。
在當今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利用VR技術建立仿真的電商環境,學會在速賣通、亞馬遜、wish等跨境電商平臺上進行實際貿易操作,學會正確的商務俄語表達方式,提高了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在虛擬現實中與知識互動,自主發現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熱情和效率,最終達到在“實踐中學習并提高”的目的。同時,VR技術還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真實”的外貿公司的日常工作,熟悉傳統外貿或者跨境電商公司的實際操作,為日后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仿真的外貿場景中不僅學到商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還學會商務信函、商務禮儀、組織協調和管理、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到組織者和協調者的作用:給學生布置各項學習任務,讓學生熟練掌握外貿操作所有具體流程,并學會相應的俄語表達,為學生將來從事商務俄語方面的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這樣仿真的環境不僅能更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世格外貿操作平臺基礎上利用VR技術建立仿真的教學環境,教師授課不再單純依托課本,而是通過模擬真實場景的方式讓學生樂于學習;此外,還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真實”外貿公司的日常工作,熟悉外貿公司的實際具體操作。在具備專業背景知識的前提下,學會商務俄語的地道表達方式,通過模擬商務場景、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環節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力理解力,從而加強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2.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學生通過網絡自主自學模式。在目前網絡化時代,學生的自學能力相對較弱,電腦、網絡、微博占據了學生很多課余時間,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在網絡時代利用碎片時間學習語言的能力,還加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達到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3.建立切實可行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多元考核方式,健全對俄語專業學生的多元評價體系,改變傳統單一的考核方式,確立多元化考核制度。
(三)評價方式的改革
在教學中對課堂任務進行評分,包括考核課堂表現、操作記錄、小組討論、小組匯報、角色扮演、職業資格證書(阿里巴巴跨境電商人才證書)等,教師詳細記錄學生的平時成績,該成績占總評成績的50%,在課程結束時對重要的知識和能力進行綜合性考核,占50%。通過這樣的考核方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平常學習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就會注重平時課堂效果,認真聽講、記憶,課后做到認真復習,并做好新課預習,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而不是靠期末考試臨時抱佛腳,對學生自身起到督促的作用。
四、結語
為了對比VR技術下的課堂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差異,我們把應用俄語專業2014級和2015級俄語班作為實驗對象,對學生進行了一學期的觀測實驗。實驗結果來自學生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期中考試之前采用傳統授課形式,期中考試后在世格操作平臺上授課,期中和期末成績對比顯示期末平均成績比期中成績高出10%。
對于師生的反饋我們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得到以下經驗和建議:
(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VR技術建立仿真的電商環境,學生學會了用速賣通、亞馬遜、wish等跨境電商平臺進行實際貿易操作,學會了正確的商務俄語表達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了解商務業務知識,還提高了商務俄語聽力和口語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二)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在仿真的外貿場景中通過角色扮演、場景仿真、工作流程模擬等教學形式,進一步強化訓練學生處理國際貿易領域相關事務的能力及與客戶的交流與溝通能力。課堂教學運用案例式、互動式、啟發式、演示式、分析式等教學方法,通過提供豐富的網絡課程資源,使學生掌握行業所需的跨境電商技能。這樣,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和產出能力得到了提高,從而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應事先培訓教師:讓教師了解VR技術,熟練掌握與VR技術有關的所有電腦操作知識,并能為學生解答所有與之有關的難題,通過外貿操作平臺使學生掌握與外貿實際操作有關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外貿實操能力,從而增強學生就業信心,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將VR技術用于其他類型課堂教學也值得嘗試。VR技術下的課堂教學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實效,而且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21世紀虛擬現實技術將成為非常有效的語言教學工具,雖然由于成本及技術等問題,VR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受到某種程度的制約,但是VR+教育將是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杜軍.虛擬現實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5(2).
[2]劉鳳田,劉玉蘭.虛擬現實技術及其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5(7).
[3]張玥娟,王慧.論VR技術在導游講解實驗教學重點應用[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5(6).
[4]莊惠陽,陳能,趙寶國.虛擬現實導游系統在旅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2(2).
基金項目:浙江省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kg 201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