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琴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形成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主要源泉,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綜合競爭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認為,中華文化中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追求,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國都應該積極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塑造我國良好的國家形象。漢語典籍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瑰寶,在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給當下及以后的漢語典籍外譯提供重要參考,本文立足于生態翻譯學,分析了我國建國前和建國后漢語典籍外譯情況以及與翻譯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漢語典籍;外譯;翻譯;生態環境
一、引言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形成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主要源泉,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綜合競爭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認為,中華文化中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識,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追求,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國都應該積極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魅力,塑造我國良好的國家形象。隨著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也正在實踐中,如何更好地將中華文化向外傳播是我國學者重點關注的話題。漢語典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中華文化向外傳播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有積極意義。
二、生態環境概述
生態翻譯學理論認為,翻譯生態就是翻譯主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相互聯系的狀態。翻譯的外部環境主要包括三種:其一是社會經濟環境;其二是社會政治環境;其三是文化語言環境,三者統稱為社會生態環境。漢語典籍翻譯的重點不單純是語言的轉換,而且還應該體現出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這就需要翻譯者具有較高的翻譯水平,而且還應該對漢語典籍足夠的熟悉,這樣才能讓國際更好地接受漢語典籍譯本。加強對我國建國后漢語典籍外譯生態環境的研究可以有效防止漢語典籍外譯傳播過程中的誤區。
三、建國后我國漢語典籍外譯史及生態環境
1.建國之前漢語典籍外譯史及生態環境。我國漢語典籍外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紀晚期,當時的西班牙傳教士胡安·科沃將漢語典籍《明心寶鑒》翻譯成西班牙文傳至國外,這可以說是我國漢語典籍走出國門的開端。16-18世紀,大量傳教士來華,將中華文明帶到國外各個國家和地區,這個時間是中華文化向西方傳播的高潮,所以漢語典籍外譯的數量也是十分龐大的,相關研究表明,這二百年間國外出版關于中國的額圖書多達上千種。民國初期至建國前,我國的《論語》、《詩經》、《離騷》等漢語典籍被文人翻譯呈外文向外傳播,但是受政治經濟軍事的影響,數量畢竟有限,沒有出現外譯高潮。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漢語典籍外譯才重新興起,并得到了國家層面上的重視。建國后的外譯高潮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后特別是21世紀,漢語典籍外譯的數量、形式以及質量都有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
2. 建國之后漢語典籍外譯史及生態環境。
(1)建國之初至改革開放之前分析。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的國內國際局勢比較嚴峻,為了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交流與,讓其他國家更多地了解中國,政府非常重要中華文化的外傳和交流,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漢語典籍外譯工程重新興起。這個時期對漢語典籍外譯貢獻最大的是是外文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等機構,從建國初到文革前夕相繼出版了《水滸傳》、《西游記》和《離騷》等二十余部漢語典籍外譯本,這也是我國官方大規模地向外傳播漢語典籍。這個時期對漢語典籍外譯貢獻最大的個人是楊憲益和戴乃跌夫婦,《中國文學》英文版當時是向外傳播中國文學的主要刊物,夫婦倆則是此刊物的核心譯者,在上面刊登了許多外語典籍節選翻譯作品。雖然建國之初的漢語典籍外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尤其在文革期間,文化對外傳播幾乎處于完全停止的狀態。
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與當時的經濟政治環境有關,建國之初,百廢待興,全國都開始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雖然國內較為平穩的環境給文化發展提供了一定空間,但是相較于國家建設而言仍居后位。文革時期的社會主流意識僅僅圍繞著階級斗爭,漢語典籍在這時期更加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所以出現了將近十年的發展停滯期。
(2)改革開放后分析。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我國文化對外交流也日益繁榮起來,漢語典籍外譯也就迎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國內眾多的出版社開始關注漢語典籍外譯工程,據統計,改革開放后我國翻譯出版的圖書總量有多達九千余種,圖書種類和內容也出現了明顯變化。漢語典籍外譯數量和種類也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突破,涉及到文學、哲學等各種學科門類。“十二五”期間我國開展了“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等項目更加為漢語典籍外譯傳播提供了重要渠道。其中,《大中華文庫》工程是我國首次系統向世界出版漢語典籍的重大項目,是國家向外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典型。《大中華文庫》涵蓋了我國先秦時期至近代的文學、哲學、政治、歷史、科技等各門類的典籍,到2013年,《大中華文庫》已經出版了漢語典籍的漢英對照版一百余種。
四、結束語
漢語典籍外譯事業的發展深受翻譯生態環境的影響,國家政策的支持、經濟的發展可以極大促進漢語典籍外譯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漢語典籍外譯史闡述了漢語典籍外譯與翻譯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對未來我國漢語典籍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1]高方.文學譯介、文化交流與中國文化“走出去”[J].中國翻譯,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