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東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強了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和組織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注重對高中生豐富知識與學習方法的傳授,還要適當加強高中生思維、探究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積極探索,敢于創新,嘗試更新穎、多樣化的教育培養方式,從而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物理學習探究中得到全面培養與鍛煉。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教學;類比思維;教學策略
物理這門學科的概念、定理以及過程的研究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高中物理也是一門系統性、嚴密性比較強的學科,因而物理對于絕大多數高中生來說都是一門困難學科,并且他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也表現得比較吃力。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推廣,越來越多的高中物理教師在激發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等方面不斷探索和創新。多年的物理教學經驗表明,強大靈活的思維能力對提高高中生的物理學習成績以及培養他們的物理學習能力至關重要。而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類比思維是高中生在學習物理時需要掌握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類比思維集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于一體,是高中物理教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高中生類比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物理知識的概念、定理等內容既抽象又復雜,正是因為這種抽象和復雜的知識網絡使得高中生對于物理的學習感到吃力,這也導致他們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都具有一定的難度。而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實施和推廣,越來越多的高中物理教師開始重視對高中生類比思維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就是為了能夠從整體上提高高中生的物理綜合素養。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類比思維的策略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科學運用探究模式培養類比思維
對于高中生來說,類比思維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來說可以說是一種最基本且實用的學習方法,學生掌握類比思維方法的程度也是評價其物理學習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對此,教師應隊教材資源做出深入挖掘與鉆研,利用更科學完善的教學模式,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加強學生類比思維的培養。
比如:在講解關于電場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們回顧重力場的相關內容,然后在講解新知識后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電場、重力場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聯系,他們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嗎”,通過這種引導性提問的方式,從而全面激發高中生的物理知識探究興趣,引導學生對電場和重力場的相似之處做出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總結得出最終答案。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升他們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也幫助他們強化了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除此之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帶領學生對相關物理現象特征給予全面分析,積極引導學生運用類比思維來充分發揮想象力,以此來將思維遷移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新問題與現有知識存在的類比關系做出準確把握,促進學生類比思維素質的不斷提升。
二、恰當利用物理學史培養類比思維
高中物理教材中除了每個章節的重要知識點之外,還有一些是通過小字或者圖文等形式呈現的一些與該章節所學知識點密切相關的物理學史內容,高中物理教師應對此應當進行講解,引導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來將本章節要學習的新知識類比出來,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全面激發,也能夠讓其對物理學的各種思想、方法有更深刻的體會與了解。
在講解物理學發展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重大事件和歷史進程,運用類比思維引申出相關的物理知識背景,這樣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認識、體會到物理這門學科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使他們了解到人類是怎樣認識、逐步探究自然界中蘊含的各種物理規律的,通過對物理學發展的具體情境的了解,讓高中生們更加接近物理,學習物理知識。這個過程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在今后的學習探究中能夠積極、大膽的提出質疑,也能夠形成事實糗事的科學態度、精神,在不斷提升高中生類比思維能力的同時,也能夠為其今后的學習發展、健康成長產生積極影響,使其真正懂得運用類比思維來解決各類問題,促進其綜合學習、應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利用經典例題訓練培養類比思維
類比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高中生經過不斷的進行知識的訓練和能力的提升,這是一個反復刻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類比思維。而對于高中物理來講,這一反復刻畫的過程就是指相關習題的科學訓練過程。
為了培養高中生的類比思維能力,作為教師應當在緊密圍繞物理教材的前提下,設計一些具有鮮明類比思想的典型題目,并且在解題之后,組織學生對相關解題思路做出深入討論,以此來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將自己的意見、想法表達出來。
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習成果、思維方法的共享,還能夠引導學生對自身在類比思維認識上存在的局限做出深刻反思,從而對探究、解決的問題有更全面、透徹的認識,促進其類比思維能力的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師應該認識高中生物理學科類比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加以引導,這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與效果的增強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其教師應積極探索、嘗試更科學完善的教育培養策略,以此來達到預期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