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恩
【摘要】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筆者認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根據數學學科特點,找出創新教育突破口,循序漸進,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關鍵詞】數學教學 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是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最主要的陣地,創新能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力,從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那么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課堂創新,使課堂教學更有利于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呢?為此,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放在首位,要創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切實提高高中課堂教學效率。
一、正確認識數學課堂中的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這對學生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首先應具有創新意識,要改變以往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目標之一,在教學方式方法上,大膽突破,開展教育創新的實踐。
我們談到課堂教學創新,往往和課堂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比如制作、發明、測量的實踐活動,或者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發揮自己想象,通過自己的想象創造去解決問題。實際上,學生每一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思維角度、思考方法等等都是創新。對某一數學問題的解決是否有創新性,關鍵在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否新穎、與眾不同。任何學生都可以創新,也就具有創新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關系并說理的題目,這一類題目難度不大,但題目靈活,許多學生往往無從下手,但學生探索的結果并不因為學生學習差就探索不出來,或許那些學習基礎好的學生都還在用學過的定理公式等埋頭苦想,而個別學習基礎很差的學生卻一口說出了問題的答案,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素質的培養。
二、興趣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引起人們去追求探討、研究和思考,促進入們對問題的認識更深刻,沒有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的學習欲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嚴謹性、邏輯性的特征,往往使學生視如畏途,因此,數學課堂教學首先您創造一個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環境,激發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去創新。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數學中的歷史人物、典故、數學家的故事,以及某個結論的產生過程等等,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學生既可以了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習其中的創新精神,教師還可以利用數學中圖形的美,培養學生創新的興趣。生活中大量的圖形許多都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也有的是幾何圖形的組合,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和色彩美,讓學生感知體會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再把圖形運用到生活空間的設計中,使他們產生創造美的圖形的欲望,驅動他們創新的興趣。
三、創新課堂學習環境,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活動為重點,在教學中,應轉變過去教師教和學生學并重的模式,把課堂讓給學生,教師的作用只是合作引導,創造細雨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平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主導,而學生才是主體,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何精心設計導入、設計問題、安排好教學層次,精心挑選訓練題,數學教學中的教師,要敢于放開,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的學。例如,課本讓學生看,解題思路讓學生講,概念讓學生抽象得出,疑難問題讓學生議,錯誤讓學生剖析,規律讓學生找,結論讓學生得,要讓學生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敢于提出問題,只有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思維和創新,才能使知識深化,課堂教學效果才會提高。因此,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以學生為課堂主角,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求異創新,敢于提問,允許有不同的答案,應該改變傳統的問答模式,避免學生處于等待答案的狀態。
四、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實時課堂教學創新,
數學問題是學生思維的出發點,一個好的巧妙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并帶有啟發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比如講課本上的例題習題,改造為開放性問題、應用性問題等,提供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的機會,引導他們在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去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一個好的數學問題也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帶來的愉悅,培養學生數學創新能力和意識。
五、重視數學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數學教學是學生知識的學習活動,同時也是學生數學思維的訓練活動。在教學中,教師應對教材巧妙安排,對問題巧妙引導,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情景,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創新思維狀態中,通過對數學問題的分析計算,圖形的證明等等教學活動是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概括等方面得到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了避免讓學生死記硬背判定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判定方法,可以通過題目設計,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在數學解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方位觀察,多角度思考,激發學生的觀察力和靈感,解題后要讓學生進行反思和引申,鼓勵學生的發散思維的基礎上進行聚合,鼓勵學生球衣和創新性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六、實施多元評價標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傳統教學評價偏向于知識為主,往往重視分數,而很少關注創新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教學評價環節上,要實施多元評價標準,特別要注重評價學生創新,要鼓勵創新、表揚創新,使創新意識得到認可,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石建忠.高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5(10)
[2]高麗.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開展創新教育的實踐.中國教育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