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學生在享受父母提供的優越物質條件的同時,隨時隨地都面臨著潛在的、未知的危險。本文通過分析小學生面臨生命危險的現狀,明確小學科學課滲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滲透生命;教育;方法
一、 引言
近年來,電視新聞上經常會出現一些關于小學生意外傷亡事件的報道,有交通事故、火災、溺水、用電等各方面的,這類報告都說明了我國小學生的人身安全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國家、社會、學校、家長以及學生本身都需要重視和規避這些危險。而小學教育是人心理和生理成長的初級階段,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在小學中滲透生命教育。
二、 在小學科學課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眾所周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何其的珍貴。我們作為生命的載體,我們應該從小就要學會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科學本來就包括認知世界,當生命和科學聯系到一起時,我們可以叫做生命科學。生命科學研究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它包括對生命現象的認知,對生命本質的探索,以及對生命特征、規律的認識,還是研究各種生物之間、生命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近年來的小學意外傷亡事故的頻繁發生,理應引起國家、社會,尤其是學校和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反思,因此,在小學科學課中滲透生命教育是非常必需的。
開展生命教育,必須從小做起,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從孩童時期就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意義,以便于他們今后在與人、與社會的交往中,能夠和諧共處。科學課是小學的一門基礎啟蒙教育課程,對小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責無旁貸的。小學生的年齡階段,本身就預示著他們擁有對世界強烈的好奇心,這就使得在小學階段開展滲透生命教育具有先天條件。科學課教師只要把科學課程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融為一體,使小學生們能夠懂得對生命的認識;包括對自己的認識,對他人的包容,對他人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最終讓他們在科學教育課中能夠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獲得身心健康全面的發展。
三、 在小學科學課中怎樣滲透生命教育
(一) 滲透生命教育的內容需要精心挑選
在科學課的課程中,教師首先必須熟悉科學教程的內容,尋找一些滲透點,再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把與生命相關的內容都提煉整合出來,制定一個基本的授課方案,明確生命教育的目標,規避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滲透生命教育能夠在科學課程中真正落到實處。例如,小學生三年級上冊的《植物》《動物》,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小學生,在對植物、動物的觀察時做到不傷害它們,不破壞它們生存的環境,進而教育小學生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四年級下冊的《養蠶》單元則可以幫助小學生認識到蠶寶寶的生命生長過程,明白成長過程的不容易,讓他們學會對生命的感恩和欣賞。
(二) 要豐富滲透生命教育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和新課改的要求,科學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到不同年級科學課程內容的不同,還應該考慮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選擇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師在滲透生命教育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主觀通讀書本知識,要學會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例如,五年級下冊《人體的司令部》,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們觀看人腦相關的視頻和圖片,從而讓他們了解人體大腦的結構和大腦對人體的作用。通過這種視覺體驗讓小學生明白人腦的重要性,感受到大腦構造的奇妙之處。進而引導他們提高在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生命的保護意識,教師還可以延伸小學生對“植物人、智力有問題的人”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談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讓他們知道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該如何去對待和幫助他們。因此,豐富滲透生命教育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小學生在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習到豐富多彩的知識,還能夠培養他們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意識,并且貫穿、踐行于日常現實生活。
(三) 拓展課外實踐活動
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總的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很難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滲透生命的教育效果不佳。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外延續對生命的拓展。科學課本來就是一門探索、體驗課,這就涉及一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然,一節課的時間只有四十分鐘左右,生命科學探究不能在短時間內就獲得解決,這就需要小學生課外操作、學習。教師事先和學校商量,確定相應的時間,并結合課本內容和現實生活開展一些活動,比如:可以開展一些節假日固定教學活動,國際禁毒日、艾滋病預防日等等,學校組織、邀請專家來對小學生進行相關教育,并且給他們適當播放一些錄像或者圖片,最后以布置板報的方式讓他們宣傳這方面的知識,進而教育他們遠離毒品,珍愛生命和關愛生命的目的。還可以用鼓勵小學生養育植物、小動物等等方式,讓他們切身體會生命的不易,從而學會對父母的感恩,用行動回報父母或者社會。
(四) 端正教師對滲透教育的態度和價值觀
小學生科學課滲透生命的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只有他們對生命教育具有強烈的教育意識和能力,他們才能全身心地投身到生命教育課題的研究中,探索滲透生命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小學生生命教育的有效性。而且小學生本來就處于模仿周圍人物的年齡階段,只有教師本身具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進而才能在日常教育中影響小學生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和價值觀。
四、 結語
總而言之,教育是人終身教育,滲透生命的教育在現今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孩子是未來祖國的建設者和繼承人,他們的生命不光屬于他們自己,更屬于國家和民族。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在科學課中滲透生命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師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去教育、引導小學生,讓小學生從小就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關注生命,從而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有益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閆新紅.新疆中小學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漢語教學中的生命教育滲透[N].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漢文版),2012(4):67-70.
[2]王青.《生命科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J].科學教育,2006(3):58-60.
作者簡介:李敏,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辰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