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教育是否可以獲得成功,建立于教師教育觀念的改變、教學方式的選擇、教學技能水平等方面的提高。目前,我國初中歷史小班教學是提高素質化教育的基本條件,也是教育改革所需要面對的問題。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實行小班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對提高初中歷史課程教學質量有著明顯的幫助。本文通過對初中歷史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簡單概述,對初中歷史小班化課堂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小班化課堂教學;小班化;課堂教學
隨著當前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數量逐漸增多,學生數量卻越來越少。伴隨初中教師隊伍的不斷擴大,部分學校已經開始實行小班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行小班化的教學模式,能夠讓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優化。同時,初中歷史教師將小班化教學模式應用到歷史課堂中,這樣能有效提升學生歷史學科成績以及歷史課堂的教學效果。通過對初中歷史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初中歷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一、 小班化教學方式的簡單介紹
小班化教學主要是將學生在劃分班級時,使學生數量控制在小班式教學范圍內,根據班級的學生數量進行科學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由于不同國家對于小班化的定義不盡相同,目前我國的小班化是將班級學生人數控制在在20人到40人之間,這樣就定義為小班。由于學生人數較少,這也成為小班化教學的主要特點。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小班化的教學模式,通過對教學模式的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變化創新,以及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二、 初中歷史小班化課堂教學的策略分析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使用小班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由于小班化教學的主要特點是班級學生人數相對偏少,這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發展的不同個性特點,對學生進行課程講授,增強每個學生對知識內容的了解和認知,從而推進學生個性化發展與成績的提高。
(一) 改變歷史學科教學策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歷史學科進行小班化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課前預習工作。課前預習是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進行初步了解,并且通過自身自主的進行查閱歷史資料,以便對自己掌握較差的內容進行知識拓展,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對班級上的每個學生進行關注,從而發現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個體狀況以及課堂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比如,教師在講授《火燒圓明園》時,有的學生在上課之前就做好充分的預習,有的同學則表示曾經去過,親身感受圓明園的殘垣斷壁,有的同學知道十二獸首回歸的歷程等,根據每個學生對圓明園的認知差異,教師可以很好地運用學生的知識差異性,對課文內容進行重難點講解,在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同時,增強學生知識的深度與廣度。
當教師在講課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學習反思,將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知識點在自己的腦海里回放以便慢慢琢磨知識點,反思有哪些內容是自己不懂的,并且及時地找教師進行探討交流,以便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得到及時解決。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如何自主學習,成為課堂互動的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初中歷史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歷史課堂效果、教化育人的作用。
(二) 小班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團隊意識
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填鴨式”講,學生被動聽。教師作為主體進行講課,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目前我國初中歷史小班化課堂教學中開始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位置從被動到主動的轉換。在小班化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進行對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引導教學,讓學生在小班化課堂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擁有更多自由學習的空間,以及提供學生充分分工協作進行學習的機會。比如教師在講授《岳飛抗金》的知識點時,可以指導學生課下收集農安古城資料、現存的古建筑等,在課堂上分享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故事,體會“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的喜悅。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工,讓每個學生都有任務可做,使更多學生更好地親身參與到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來。
(三) 進行課堂互動教學,調動課堂氛圍
在實施初中歷史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這種互動教學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而是強調教師跟學生之間雙向的有效互動。小班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互動中獲得更多的自由,同時學生可以在小班化課堂教學中,發揮自主性控制學習的時間及場地,在學習內容和學習量上也能自主控制。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向教師進行請教,教師會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支持。小班化的課堂特點是讓學生對學習有高度參與意識,并且可以與教師進行有效互動,進而促進學生自主自發地進行學習,打破傳統學習的古板、嚴肅、枯燥的課堂氣氛,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學習。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對初中歷史學科實行小班化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及歷史成績的提升。當前,在我國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意識到小班化教學的優勢,并且將小班化的教學模式進行運用,并推廣到各大教育機構中,讓更多的教育機構意識到這種教學方式的意義。同時,教師以及相關教育專家也應加強小班化教學方式的研究,努力讓小班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發揮出最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初中小班化課堂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張永春.遼寧師范大學,2010.
[2]魯正義.初中歷史與社會小班化課堂教學策略淺談[J].教育教學論壇,2013(41).
[3]黃秀紅.農村初中小班化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游戲的實施策略[J].英語教師,2016(11).
作者簡介:劉慶泛,吉林省長春市,哈拉海鎮柴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