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類別的色彩象征著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及意義,而融合多種色彩則可形成色相變化。因此,初中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應重視色彩調配、色相變化和明度應用,使創作出的畫作充滿較強的視覺感和藝術感,進而提高自己的美術能力。本文將對初中美術色彩教學進行探討,并從其發展現狀、具體對策這兩個方面分析,以期幫助學生實現色彩駕馭目標,不斷增強初中美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美術色彩;教學
美術作為一門審美藝術,其主旨在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色彩課程是構成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部分,其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色彩知識,而且還要培養他們的藝術感知能力及其創新意識。但是,當前初中美術色彩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比如教學模式單一化、教學內容局限、教學方法落后等。加之,初中美術教師在色彩教學中常常采用統一的步驟及標準要求所有學生,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初中學生的美術發展,進而影響了美術人才的培養質量。鑒于此,各初中院校應加大對美術色彩教學的重視程度,并要求美術教師對現行的色彩教學模式、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以此進一步提升初中美術色彩教學效率,增強初中學生的視覺審美能力。
一、 當前初中美術色彩教學的發展現狀
現階段,由于初中學生缺乏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及創新意識,所以在美術色彩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教學模式太過形式化、教學內容太過局限性、教學手段太過傳統化,這就使得初中色彩教學墨守成規,失去本來的光澤。由于美術基礎課程比較枯燥,很多初中學生日益喪失學習興趣,教師在實際授課中仍沿襲以往的教學方式,既缺乏美術學習個性,同時也未能彰顯色彩的魅力。而且,美術教學理念的滯后性也致使初中學生在色彩臨摹過程中一味地遵循教師要求進行機械式模仿。大多數學生在美術色彩學習中存有較強的惰性,其創新意識薄弱,幾乎所有的畫作都照抄教材,不具主觀能動性。除上述以外,在初中美術色彩教學過程中,教師多習慣于運用色彩寫生。眾所周知,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一切美術作品創作的重要源泉,并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繪畫潛力。然而,當前的色彩教學方法逐漸呈現單一化,初中學生只是為應付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而草率創作,這樣就導致教學效果不顯著,影響了教學主體參與性、能動性的充分發揮。而眾多初中院校的教學考核方式較為保守,只注重理論知識考評,而忽視對學生的綜合素養及其能力的考核。由此可見,初中美術色彩教學內容、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勢必要進行有所改進。
二、 初中美術色彩教學的具體對策
(一) 不斷拓寬美術色彩教學內容
很多初中院校在美術色彩教學的內容上缺乏較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也尚未結合具體的專業特征來進行設置和拓寬。比如,針對室內設計專業,其色彩教學內容應涵蓋色彩的調和及對比、色彩的聯想及表現等方面的基礎基本,而且還應包括本專業特色的學習內容。所以說,初中美術教師必須不斷拓寬美術色彩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照本專業特征來重新規劃授課內容,側重排版、色彩搭配、具象設計以及構圖等,緊密結合學生的專業發展與美術色彩知識,進而為初中學生掌握專業的技術提供基礎。
(二) 積極改進美術色彩教學方法
首先,對于色彩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初中美術教師應當從色彩訓練、思維鍛煉以及畫作賞析等諸多方面進行,通過采用演示法、實例法和討論法,使初中學生理解色彩產生的緣由,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色彩知識,從而進一步提高繪畫水平。初中美術教學應注重色彩寫生,要求學生認識色彩、了解色彩、掌握色彩和運用色彩,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美術色彩的規律和內涵。其次,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優秀的美術作品,不斷提升初中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增強他們的色彩視覺感和認知感;改革教育教學手段,將以往單一的色彩練習轉變成多種方法并舉(比如設立手工課),運用多色美術材料進行拼貼與組合,讓學生直觀體會色彩的魅力和神奇,進而增強色彩教學的高效性和趣味性。
(三) 改革初中美術色彩教學模式
此外,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初中美術教師可運用戶外教學法、課堂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互動教學法、互助教學法以及現場教學法等,進一步提高教學意識、營造教學氛圍。譬如,教師在正式上課前可在投影儀上展示一幅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畫作,以供全體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接著讓他們陳述自己的意見,最終由任課教師加以總結。而針對那些基礎差的初中學生,美術教師應運用“一對一”的幫教方式,讓美術素養較高的學生幫扶他們,從而實現共同進步。
(四) 創新美術色彩教學考核方式
各初中院校若要增強美術色彩教學的實際效果,加快推進學生的專業發展,除具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外,還必須建立健全課程教學考核體系。具體而言,可運用綜合型考核方式,劃分成三個部分,即①平時作業;②主題創作;③作業展評。值得注意的是,平時作業不僅要保證數量而且也要保證質量,利用課余時間來點評這些作業,使學生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部分占期末考核總成績的百分之三十;主題創作則需要結合專業設置的主要特征,其考核內容包括色彩認知能力、控制能力和創造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創作興趣,該部分占期末考核總成績的百分之六十;作業展評可采用自評、互評方式,不斷增強初中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以及判斷能力。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美術色彩作為初中學生學習繪畫的入門課程,其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色彩運用、視覺反應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的鋪墊意義。因此,每一位初中美術教師都應不斷拓寬美術色彩教學內容,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考核方式。此外,還應總結前人的教學經驗,注重培養初中學生的創新意識、應用能力,進而使學生快速投入到色彩學習之中,為將來的專業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丁曉輝.論初中美術色彩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5(9).
[2]劉丹.淺析初中美術教學中的色彩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1).
[3]馬霞.淺談“高級灰”水粉顏料對高校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的影響[J].美術教育研究,2015(1).
作者簡介:陳黃璇,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臺商投資區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