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爽

摘 要: 隨著中國和巴西、葡萄牙、安哥拉、莫桑比克等葡語國家和地區在政治、經濟、貿易、文化等領域合作的不斷深化,國家機構和企業對葡萄牙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為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助力金磚國家合作,推動中非合作建設,也為符合各地企業抱團走出去的需求,培養一批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應用能力的葡萄牙語復合型人才的迫切性日益突出。與本科的葡萄牙語教學不同,高職高專階段的葡萄牙語教學更注重語言技能的應用性。本文以綜合葡萄牙語課程為例,分析高職高專階段不同外語教學方法在葡語教學課堂上的運用。
關鍵詞: 葡萄牙語教學 高職高專 教學方法
一、葡萄牙語專業創設背景
目前,全球共有8個國家以葡萄牙語作為官方語言,它們分別是巴西、葡萄牙、莫桑比克、佛得角、幾內亞比紹、東帝汶、安哥拉和圣多美普林西比,全球葡萄牙語使用人口大約為2.64億,占世界總人口的3.6%,且廣泛分布于世界四大洲:歐洲、南美洲、非洲及亞洲。
隨著中國和巴西、葡萄牙、安哥拉、莫桑比克等主要葡語國家和地區在政治、經濟、貿易、文化等領域合作的不斷深化,國家機構和企業對葡萄牙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為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助力金磚國家合作,推動中非合作建設,也為符合各地企業抱團走出去的需求,培養一批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應用能力的葡萄牙語復合型人才的迫切性日益突出,從而一批高職高專院校相繼開設葡萄牙語專業。與本科葡萄牙語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同,高職高專階段的葡萄牙語專業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彌補專業性人才不足的情況,大多培育“葡萄牙語+外貿”的應用型復合人才,因此更加注重語言技能的應用性。
二、葡萄牙語在華發展歷史
1979年2月8日,中國和葡萄牙兩國正式建交,隨后,中國和葡萄牙政府的合作項目立即從各個領域開始逐步展開,葡萄牙語言和文化又一次開始了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1982年4月8日,中葡兩國“文化科學技術合作協定”的簽署,正式拉開了中葡兩國在語言文化領域深入交流合作的大幕。在雙方政府的支持下,卡蒙斯學院(葡方官方語言文化傳播機構)積極與相應中方機構合作,逐步推進、發展在華的語言教學項目。
2002年,隨著我國與各個葡語國家在政治、經濟、貿易、文化等領域合作的不斷深化,時任的陳至立部長訪問了葡萄牙,并與葡萄牙時任的教育部部長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葡萄牙共和國教育部合作備忘錄》,該文件的簽署使得中葡雙方在語言領域互相合作的權利和義務首次在法律層面得到了明確,從而為葡萄牙語在華的推廣工作奠定了基礎,至此,葡萄牙語在華的發展展開了全新的畫卷。至今,隨著政府及民間力量的大力推廣,葡萄牙語在華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如今,據不完全統計,國內開設葡萄牙語專業的院校已從最初的3所增長至30多所。
三、國內葡萄牙語教學當前問題
伴隨著葡萄牙語教育在中國的飛速發展,一同到來的還有諸多問題和困擾。以下幾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1.系統教材的缺乏,專業院校沒有可供選擇的統一教材,只能自行挑選合適的國外原版教材加以整編,然后投入使用,更有甚者,個別小課頭(如葡語國家概況、葡萄牙語閱讀等課程)則完全沒有相應的教材,日常上課全部仰賴授課教師個人的資料積累和整理;2.課程標準不夠規范,葡語教學界沒有相對統一規范的課程標準,只能是各院校各自為政,各出奇招,自己摸著石頭過河,自行制定課標,再不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3.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等級考試制度,無法準確切實地考評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如果希望考級,只能選擇歐標框架下的考試,此類考試普及度過低,且對于學生來說,經濟成本過高,難以全面鋪開;4.教師自身專業水平不高,由于市場的巨大需求,催生了葡語專業短短幾年之內在國內的急速擴張,從而產生了巨大的師資力量缺口,因此造成了一部分本科生畢業之后立刻執教,教授本科課程的現象。
四、高職高專葡萄牙語教學現狀
葡萄牙語本科教學現狀尚如此嚴峻,發展之路可謂道阻且長,而擺在職業院校葡萄牙語專業發展面前的困難則更多且更加難以解決。擺在眼前的第一個問題是:在高職高專階段,葡語教學到底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培養出既擁有優秀的外語水平,又具備完整的綜合知識結構,同時具有廣闊國際視野的“復合型葡語+人才”?
以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為例,本校應用葡萄牙語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為:能適應國際商務一線需要、符合國家發展建設需求,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具備較強的葡萄牙語應用能力,掌握國際商務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商務操作技能,熟悉現代化辦公自動化設備及辦公軟件運用,能夠勝任涉外企事業單位中包括外經、外貿、外事等相關崗位群,以及具備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具體的就業面向如下圖:
根據專業定位和外貿從業人員所需能力,學院制定了以職業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途徑,實施“葡萄牙語+英語+商務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以語言能力尤其是外語能力培養為核心,在核心能力培養過程中大量通過仿真情景教學揉入外貿行業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養,從基礎素質、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三個方面有效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和能力,培養學生個性的發展,從而培養出適應時代需求的外語人才。在人才培養教學過程中,結合畢業生成長道路上所需及訴求的基礎上,加強英語能力的培養,低年級開設基礎英語課程,二年級開始針對性強化英語能力;加強校企聯系,與商貿企業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標準,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建設標準,共同確定學生學業評估標準,讓企業單位參與對學生的評估考核。通過相互關聯的校內教學做結合階段、工學交替滲透階段和頂崗實習階段等三個階段各有側重地確保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五、高職高專葡萄牙語專業教學的思考
(一)專業課程介紹
根據職業院校獨特的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到葡萄牙語專業課堂上,更需要突出語言教學的應用性,將對知識的注重轉為對技能的注重,從而通過一系列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應用,增強課堂的靈活性和實效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學生實際交際能力的目的。
目前,職業院校葡萄牙語專業開設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類:1)以綜合葡萄牙語(精讀)、葡語國家概況為主的理論型課程;2)以葡萄牙語口語、葡萄牙語視聽說、葡萄牙語閱讀(泛讀)、翻譯(中翻葡/葡翻中)、葡萄牙語寫作、商務葡萄牙語口語和綜合葡語實訓為主的實踐型課程。本文將以綜合葡萄牙語(精讀)課程為例,探討在高職高專階段的葡萄牙語教學中如何引入不同的外語教學方法,如,詞匯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和合作語言學習法等外語教學法。
(二)綜合葡萄牙語課程(精讀)教學方法設計
綜合葡萄牙語(精讀)課程是葡萄牙語專業課程中最核心、最基礎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教授學生基本的語法(語音、詞匯、句型)知識結構。因此,在傳統精讀課堂之上,往往十分注重語法知識點的講解,老師通常采用最基本的講授法。這樣的課堂大都枯燥無味,對學生的自律性和耐性都是極大的考驗。與此同時,由于職業院校不同于本科的招生方式,致使高職高專課堂上的生源構成十分復雜,大多數缺乏非常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律性本就遠遠低于本科學生,這就愈發加大了高職高專院校中葡語專業教師的授課難度。因此,必須改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和外語交際能力,使學生真正能夠靈活運用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1.詞匯教學法
詞匯本就是外語教學中最基礎的一個點,只有學生掌握了足夠的詞匯,并且真正成為一個使用者而不僅僅是簡單記憶的時候,點連成面,學生才能夠進行下一步更加深入的學習。因此,當在精讀課堂上教授詞匯時,應該注意到詞匯本身的深度和廣度。不僅要簡單講解詞匯的含義,還要有一定的關聯拓展,引導學生學習該詞的衍生詞、同義詞、反義詞,了解該詞的習慣用法、固定短語、不同的前置詞搭配等,從而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詞匯量。該教學法存在一定的短板,就是學生對于詞匯的拓展學習往往記得快、忘得快,容易使知識的獲得最終流于表面。
2.任務教學法
老師設定特定的交際主題和語言,要求學生圍繞該交際主題,使用特定的句式完成交際項目。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可以從聽、說等多個方面有效提升語言水平,脫離了傳統精度課堂僅僅是寫的局限性,可以極大提高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技能。但是該教學法過于依賴授課教師自身設定和組織交際項目的水平,同時,任務完成過程的節奏和時間難以把控,無法有效監控課堂教學效率的達成。
3.合作語言學習法
學生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學習個體,而是以小組的形式成為一個合作的小團體,不同水平的學生被要求在同一個任務主體下互相配合,取長補短,最終完成學習任務。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互教互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但是該教學法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中,易造成學生的焦慮心理,同時,因為是以小組完成度為考評標準,所以授課教師難以準確監控每個學習個體的進度。
六、結語
每一種事物都有兩面性,同理,每種教學法都有利有弊,在探索適合我國高職高專院校葡語專業發展的教學法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思考教學法本身的特點和優劣,更要注意觀察我國高職高專院校葡語專業發展的自身特點,從而加以思索,走出一條屬于職業院校葡語專業發展的特色道路。
參考文獻:
[1]雷翔.高職高專西班牙語教學方法淺析[J].考試周刊,2012(44).
[2]鄭珊培.葡萄牙語在華傳播戰略及中葡語言合作前景展望[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