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中美專利申請制度發展歷程,中美專利申請制度的差異,中美兩國在專利申請制度上存在差異的原因,對于中美專利申請制度的評價,如何加強我國專利申請制度的完善等內容,進一步強調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深化專利制度改革以實現各國專利制度的銜接與統一。
關鍵詞:專利申請制度;比較;研究
1.前言
隨著知識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科技驅動力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專利制度是利用法律和經濟的手段確認、保護發明創造產權,目的在于激勵創新,促進競爭。我國是美國全球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并已經取代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的海外市場。隨著貿易往來日益密切,中美貿易摩擦也越來越頻繁。
2.中美專利申請制度發展歷程
2.1美國專利申請制度發展歷程
1790年,美國頒布了首個“促進實用技術法”,開創了現代專利申請體系。迄今為止,美國共發布了五項專利法,美國的專利制度經歷了許多調整。其中,1836年通過的“實用技術法促進法”確立了美國專利申請體系的整體制度框架,對未來美國專利法的修訂和制定以及美國專利法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代專利申請系統在世界上。美國是現代專利申請系統的創造者。它始終遵循符合國情和經濟發展需要的理念。它不斷調整和修改自己的專利制度。其先進的理論和體系為各國專利制度的建設提供了一個極其寶貴的經驗框架。
2.2中國專利申請制度發展歷程
縱觀中國專利制度的歷史,晚清時期,光緒皇帝頒布了第一部關于振興專利技術的立法,但最終沒有得到有效實施,但它也成為第一個專利在現代中國。立法嘗試。民國時期頒布的“獎勵工藝品暫行規定”在我國首次提及現代專利申請制度的內容。1944年,國民黨政府頒布了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第一部專利法,并制定了更為全面的現代專利制度。但是,這一法律在中國大陸尚未實施。現代意義上的專利申請制度已在中國全面制定和實施。“專利法”始于1984年。新“專利法”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的專利申請制度理論,中國與美國專利申請制度之間的關系。
3.中美專利申請制度的差異
專利權具有授權特征。發明人必須為其發明創造成果申請專利權保護。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向有關部門申請并接受審查。符合審查標準的專利申請權將獲得專利。中美在專利申請制度上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兩點:
3.1專利申請人資格不同
美國專利法第111條規定:“專利權的申請應當由發明人書面提交給專利商標局局長,除非本系列中另有規定。”這表明美國取得了專利申請權作為期待權不是既得權利。認為只有經批準和授權的專利權才能轉讓,申請專利的權利不得轉讓。根據美國法律,專利申請人只能是發明人和設計師。中國“專利法”第10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分配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的,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公告。因此,我國承認發明人和創造者以外的發明創造了受讓人的專利申請人資格,并認為申請專利的權利可以轉讓,并且可以通過獲得申請專利的權利獲得專利申請人的資格。
3.2專利申請審批原則不同
專利權是排他性的,同一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專利申請人向專利部門提交同樣的發明和創造專利申請時,專利權的所有權出現問題。一些國家采用了“先發明原則”向最先完成發明的人授予專利權,另一些國家則采用了“申請原則”向專利申請人提供專利權。美國在專利申請審批中采用“發明優先原則”,并對專利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了專利權損失的條件。首先是“該發明已在國內或國外獲得專利或印刷。已經在國內被描述或已被公開使用或出售,并且在專利申請日期之前已超過一年。“即當兩個或更多申請人為同一發明申請專利時,當事人可以提供證據證明發明創造成果是自己先完成的,并授予他專利權。
4.中美兩國在專利申請制度上存在差異的原因
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在法律制度上繼承了大陸法系的傳統。美國是聯邦制國家,是法律體系中的普通法體系。中美兩國專利申請制度的不同在于兩大法系的歷史文化傳統差異。大陸法系國家的人文主義觀念較為沉重,浪漫主義情緒更為濃厚。例如,就專利權的性質而言,法國堅持“自然權利說”,并認為專利權與其他公民權一樣是一項自然人權,創造它的人應該擁有所有權。通過專利申請審批的國家授權只是標注發明創造成果并確認權利。英美法系國家堅持實用主義,有更多的重商主義傾向。一方面,承認專利權具有民法國家所認定的私法財產,是個人的權利。另一方面,專利制度也被用作國民經濟發展的工具。美國作為普通法體系的代表認為申請專利的權利是不可轉讓的。只有本發明的創造者才能擔任專利申請人。在專利申請審批中應采用“先發明主義”,鼓勵更多的發明創造者進行創新。營造公平有序的貿易環境,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5.對于中美專利申請制度的評價
關于專利申請人的資格,一方面承認專利申請權可以轉讓的不僅限于有限的專利申請人,只能是發明人和設計者更接近實際,更方便,更靈活,更方便的運作;另一方面,專利申請人只是定義為發明人,設計師可以更好地保護創新者的創新熱情。
就專利申請審批原則而言,“先發明原則”的優勢在于:一是為發明人提供專利權更加合理,可以體現法律公正的本質,真正的發明者可以獲得專利。權力的主題。二是授予發明人專利權可以激發發明人的發明創新意識,進一步體現專利制度鼓勵發明的目的。三是確保發明人有一年的“寬限期”,以便充分考慮是否在年限內申請或者出售他的發明創造物,并且可以減少或者避免發明人的發明和創作在這個時期造成不利影響。
“先申請原則”的優點在于:首先,專利權的所有權可以根據申請的順序確定,方便操作和操作,成本低。二是發明可以盡快披露,促進進一步創新。缺點是可能導致一些早期發明的人由于行動緩慢而擅自制造專利,這對鼓勵創新是不公平的,不利的。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各種發明創新也會層出不窮。采用“先申請原則”必然會鼓勵類似“專利海盜”的個人或組織的發展。
6.如何加強我國專利申請制度的完善
美國的專利保護制度對促進美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大對專利申請的保護已成為其開放政策。中國正處于專利制度發展的關鍵時期。充分認識專利制度的重要性,不斷加強專利申請制度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我國專利制度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在“先申請”原則基礎上,加強對原有發明人利益的保護,實現法律的公平和利益的平衡。其次,嚴格專利申請制度的相關法律必須防止專利申請人濫用,同時保護專利申請人的合法權利。第三,有必要加強各國在專利保護體系方面的溝通與協調,積極參與制定專利保護新規則,維護國家利益的活動,防止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采用自己的國家標準作為國際標準。
7.結束語
中國正處在科學技術轉型的關鍵時期,困難與機遇并存。如何在實現專利申請等相關制度與世界接軌的同時更大程度上保護我國專利權人的合法權利不受侵害;如何在不侵犯專利權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實現創新技術和產品的傳播與共享,是我們實現現代化道路上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深化專利制度改革以實現各國專利制度的銜接與統一已成為時代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吳漢東.知識產權法[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3:178-214.
[2]朱因斌.專利法原理與案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376-377.
[3]詹芊芊,董畢建.中國發明專利發展狀況比較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