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麗
摘 要:在給中職學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教師需要對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工作正確把握。很多中職學生對于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目的與基本內涵都存在理解模糊的問題。在現代人文教育活動之中,核心仍舊是人文精神,教師要借助這種思想性的教育活動使學生學會正確處理與文化、自然以及社會的關系的方法。人文素質教育內容豐富,除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學生還需要對法律知識、政治知識、文學知識以及宗教知識進行講授,本文解析針對中職學生開設的人文素質教育活動。
關鍵詞:中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質教育
職業教育在當前的教育領域之中的地位被提升,職業教育者也積極地開展教育研究工作,力求為職業院校的學生們創建更具針對性的科學教育系統。面對中職學生這類教學對象,必須要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工作做好,使其能夠逐漸形成正確且成熟的思想系統。出于思想教育需要,大部分中職學校都創設了人文素質教育課堂,從多個方面來給學生傳播人文精神,使其能夠正確認識自身價值,本文對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以及教學方法展開探求。
1 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通過人文素質,可以對人在人文品質方面的發展程度進行了解,之所以將人文素質教育融入到中職思想教育系統之中,主要是因為人文素質教育符合現代人的精神導向。對于現代人來說,僅僅具有生存能力是不夠的,更多的現代人在追求優越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精神方面的滿足。
具體的人文素質教育工作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在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首先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人文方面的知識,這是這項思想教育活動的基礎任務,具體的知識內容包括道德知識、哲學知識、文學知識、法律知識以及宗教知識等,通過這些知識,學生的精神生活可以被豐富。學生還要對人文思想形成正確的理解,人文思想對于人文素質教育活動起到的主要是支撐作用,人文思想具有極強的個性化色彩、民族色彩以及獨立的意識形態看,教師可以借由人文思想傳播活動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人文教育活動中,人文方法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學習人文方法時,學生能夠了解到人文精神形成的過程,教師可以在這一教育環節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方法,使中職學生能夠將相關文化內容與人文精神進行聯系。在完成前幾個層面的思想教育工作之后,教師就可以將人文精神傳遞給中職學生,人文精神并不是完全抽象化的概念,其在現有的時代精神以及民族精神中均有所展現。
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并不復雜,但是教育難度卻比較高,教師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由簡入繁,首先進行最為基礎的學科教育活動,使學生掌握基礎的人文知識,而后適時濟寧文化教育,以民族文化為核心,對民族傳統、民族精神等相關內容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認同人文精神影響下的各種價值觀,借此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之后再完成意識教育的任務,使被教育者能夠處理好與周邊環境以及其他人之間的關系,以更為和諧的方式與其他個體相處,最后完成精神修養的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形成理想化的人格。
2 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可用的教育方法
2.1 提升基本素養
在人文素質教育中,其人文的知識較為廣泛,它包括文學、藝術、歷史等知識,還包括哲學、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知識,這些知識點都是思想政治課必然涉及的內容。在中職思想政治課教育中若人文素質教育的素材較為老化,抽象乏味,教師教法不當,以及學生思想素質不高,學習動機和目的不明確等。特別是不能結合社會實際情況對學生實際狀況做出決策,就會導致中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沒興趣和失去熱情,為此需要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營造出自由、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給學生以更多的自學時間,鼓勵他們獨立自主地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自我學習和自我反省達到提升自身素質的作用。
但教師絕不可對學生放任自流,因為人文素質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中途不可放任,要對中職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就需要教師結合切實際進行有效指導,需要對每一框節的思想政治學習都要舉出具體實例,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思想政治的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在教材的重點或難點處出有關于人文素質的思考題,指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自身的問題,從而達到提升自身素養的作用。教師的有效指導,要能做到對學生遵循"從扶到放"的教學理念,到達從教到學的轉化。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人文素質教育,教師要收集很多資料,需整合濃縮中國文明的歷史篇章,用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為材料,啟發學生在聽講思想政治內容時積極思考人文方面的知識。
2.2 做好人格素養教育工作
人文素質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更容易地適應工作以及融入社會必備的一項綜合軟實力,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促進素質教育發展等方面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卻還有很多中等職業學校只重視學生操作技能的培訓,片面地強調技能知識的掌控,只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日后從事某種職業所需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卻往往忽略了人文素質教育對學生的作用和意義,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人格上的缺陷。很多中職生的人文素質較差,生活品味低下,對人生的認識也較膚淺,思想道德水平也較低,情緒比較容易消沉。面對這種狀況,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學生的了解,盡量挖掘學生的內在人格進行發展或及時糾正,塑造學生的思想靈魂,以良好的人文素質為基礎,讓學生自主追求完善的人格,這是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目標和責任。
2.3 開設文化實踐活動
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采用文化活動來實施的人文素質教育比課堂教育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校園實踐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人文素質教育講座、人文知識競賽等。校園人文歷史文化的繼承及其所形成的人文環境的建設能潛移默化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動和人文知識傳播之中,使學生在人文精神的感染下凈化心靈,陶冶情操。
2.4 提供個性化的人文素質教育課堂
人文素質在思政課教學中,兩者的體現要達到內容上的滲透或者方式方法上的滲透。是需要教師努力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和專業師德去感化學生的,還需要堅持以道理讓學生信服、以真實情感去感化和啟發學生等教學原則,讓學生情感的不約而同,還能讓學生在感動中獲得人文知識和人文思想。進而內化和升華為自身良好的人文素質。要做到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教師就需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個性不同,對其實行因材施教;還需要尊重每位學生接受的能力和水平,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使起點低的中職生能自信認真,從學習中獲得樂趣。教師還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3 結束語
中職院校在對學生的技能進行培養的同時,不能輕視思想教育活動,相比職業技能,思想系統的建設是更加重要的。以現有的思想教育規范為參照,中職學校的思想教育課程系統逐漸完備,在校期間,學生可以接受全方位的思想教育活動,本文針對人文素質教育這一方面進行了教學方面的探討,先對人文素質教育進行了相對詳細地介紹,教師需要根據人文素質教育的層次來對思想教育活動進行安排,相比職業技能教學,人文素質教育給中職學生帶去的影響是更為深遠的,教師要讓人文精神成為推動中職學生在人生道路中前進的重要動力。
參考文獻
[1]楊毅.淺析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J].新校園(中旬),2017(4),17-17.
[2]冉貴琴.人文素質教育在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滲透現狀與策略[J].讀與寫,2017,14(24).
[3]楊臻.探究中職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結合方式[J].讀書文摘,2017(10).
[4]謝桂芬.人文素質教育融入中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J].現代職業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