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憲
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方法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如果教師在課堂向學生提出有價值的、能激起學生思維劇烈活動的問題,往往比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更重要。恰到好處的課堂提問,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熱情,從而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但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
第一,提問只顧數量,不求質量。課堂中過多的一問一答,常常使學生缺少思維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表面上很熱鬧,但是實際上學生處于較低的認知和思維水平。
第二,答案被老師完全控制。有時候,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即使給了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但是仍然會很不放心地打斷學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個人的評價,左右學生個人想法的表達。
第三,候答時間過短。學生回答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
第四,不注重利用課堂生成資源。教師不僅要會問,而且要會聽,會傾聽學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資源,否則,問題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無效。如果教師的提問很膚淺,看似場面熱鬧,老師一問學生齊聲回答,表面學生全會,實則沒學到什么,還會導致學生養成淺嘗輒止的不良習慣;如果問題模棱兩可,學生則會一臉茫然,根本摸不著頭腦。因此,只有處理好課堂的有效提問,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方法的交流、經驗的分享,才能使課堂呈現出繽紛的色彩。要做到這一點,可以在以下四方面加以引導:
第一,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師生互動的過程性。教學過程中,要發揚教學民主,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發揮其主動性,這樣,才能使學生由原來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第二,問題提出后,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反應、回答應有充分的估計并事先想好應對的策略。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既要精心分析教材、設計課堂問題,考慮問題的設計表述是否清晰,語言是否簡明易懂;同時更要花主要精力去分析學生情況。
第三,考慮問題的提出是否有利于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設計問題時,要考慮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思維,問題要包含多種水平。要防止出現優生活躍、差生興趣不高現象,也要防止因教師傳遞不當的期望或者教師在提問過程中表現出的歧視,給學生帶去教學機會的不平等或致使學生因教師的低期望而導致學習動機降低。
第四,要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手段。教師要改變過去靠一支粉筆、一張嘴巴打天下的形象,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輔助手段,在生動、直觀的情景中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從而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力,實現課堂效益化。
課堂的有效提問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效的問題;二是有效的提問策略。為了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充分體現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我們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第一,備教材要“懂、透、化”。“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分清哪些問題是基礎性的問題,哪些問題是拓展性問題,哪些問題是探究性問題,有必要讓學生討論、探究。
第二,備學生要“實”。所謂“實”,是指教師必須深入實際,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思維習慣,以及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問,恰當地把握問題的難易度,使得提問更加有效。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應該捕捉提問的契機。只有在最佳時機提問效果才最好。所謂最佳提問時機,就是當學生處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的時候,此時,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對教師的提問能入耳入腦。最佳提問時機,既需要教師敏于捕捉、準于把握,也需要教師巧于引發、善于創設。
第一,當學生的思維發生障礙時,及時提問。學生的思維發生障礙的地方,往往是教學重點所在之處。在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要通過采用鋪墊性、輔助性的提問,降低坡度,減小難度,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知識,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第二,當學生的思維產生“模糊”時,及時提問。所謂思維“模糊”,就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存在著片面性。教師在學生思維產生“模糊”時,應采用反問或點撥性提問能引起學生反思,培養學生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運用正確思維規律,全面辯證地看問題的能力。
第三,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去思、去想、去問。為了使學生會提問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訓練,可以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的身份去示范提問題。
第四,“善待”學生的提問和回答。無論學生提什么樣的問題,無論學生提的問題是否有價值,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首先對孩子敢于提問題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對問題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或請其他學生解答。對于頗有新意的問題或有獨到的見解,不僅表揚他勇于提出問題,還要表揚他善于提出問題,更要表揚他提出問題的價值所在,進而引導大家學會如何去深層次地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提問題中感受到更大的收獲,才會對提問題有安全感,才會越來越愛提問題,越來越會提問題。
精彩的課堂提問既能體現教師的基本功,又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要實現有效的提問,我們必須努力做到:以最主要的問題突出最豐富的學習信息,以最輕松的方式讓學生獲得最有分量的收獲,以最接近學生的起點帶領他們走向最遠的終點。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想在碰撞中升華,智慧在交鋒中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