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在高中教學中得到了高度重視,很多相應的教學實踐探索也逐漸展開,而高中體育與健康的選項教學正是其中之一。本文對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重構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創新能力;重構學習
一、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重構方向
(一) 強化教師綜合素質
相比傳統體育教學,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采取了選項教學的形式,這雖然豐富了教學內容,給予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性,但對于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此要想實現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重構,對于教師綜合素質的強化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學校可以組織體育教師進行培訓教育,或是聘請相關專家到校進行跟蹤指導,從而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水平。同時教師自身也要積極進行學習與教學反思,在不斷地學習與實踐中進行自我提升。另一方面,學校還要注意轉變體育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讓教師在掌握專業技能、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對選項教學模式下的體育與健康課堂產生更加深入的認識。
(二) 轉變學生體育意識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提高,因而轉變學生的體育意識對于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重構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關于體育運動的歷史背景、趣味故事等,通過這種學生更感興趣的形式將體育與體育運動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對體育與體育運動有更準確的認識。其次,學校也可以通過校園廣播、校園網絡等形式對體育與健康的相關知識進行傳播,并經常舉辦一些體育比賽、體育文化節等活動,營造出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與校園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體育意識的轉變。此外,通過對體育與健康的深入了解,學生還能夠更好地認識到體育教學對自身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參與到體育與健康課堂中來。
(三) 完善體育教學體系與基礎設施
完善的教學體系是學科教學能夠得以有效開展的關鍵所在,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重構也必須建立在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基礎上。為此,學校應對當前的體育與健康教學給予充分的重視,保證其最基本的教學時間不被其他學科所擠占,同時也要在教師教學評價體系、教學監督審查、教師教學指導、教學規范等多方面進行不斷完善,使體育與健康的課堂教學工作能夠在完善的教學體系下順利展開。此外,體育與健康課堂的選項教學模式需要更多的專業教學場地以及專業化的體育器材與教學輔助設備,這在當前大多數的高中學校都是比較匱乏的,因此學校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也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二、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 尊重個體差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礎條件,同時也是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前提,只有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后續的教學工作才能夠有效展開,并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體育健康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與興趣愛好,將選項教學真正落實到實際教學中來,讓學生對不同的體育運動與學習內容進行選擇,并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推薦與指導。例如對于男生來說,會更喜歡足球、籃球等對抗性較強的大球運動,而女生則大多更熱衷于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教師在這方面需要進行全面考慮,保證學生能夠在興趣的引領下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來,為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二) 突破傳統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要先讓學生具備創新精神以及創新的態度,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愿意參與到創新活動中來,并在思考與實踐中實現創新能力的真正提升。為此,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突破傳統教學所固有的“常規”與“定式”,結合實際教學需求與教學條件對教材內容進行創新性的延伸,并創新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形式、學習方法、訓練方法等,從而在教學中將創新精神體現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采納學生的意見與建議,讓學生參與進來,例如在進行活動形式的創新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喜歡的游戲、活動形式。這樣一來,教師就能夠通過自身在教學中的創新行為與體現出的創新精神,對學生實現潛移默化的感染,從而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
(三) 強化教師引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只有學生具備了創新思維,其創新能力才能在不斷地實踐中實現持續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減少理論知識、體育運動等內容的講解,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思考時間與自主探究的機會,并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使學生逐漸形成較強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等多種思維方式,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能夠得到提升,并對創新方法實現更好地掌握。例如在學習籃球運動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種常見的籃球戰術,并要求學生針對各種場上情況對這一戰術的實際應用展開思考,這樣學生的發散思維就能夠得到很好地鍛煉。
(四) 注重實踐訓練,培養學生創新技能
創新能力是一種需要應用于實際的能力,因此僅憑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是遠遠不夠的,想要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還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一些體育技術知識進行不斷地積累,并在積累的過程中達到質變,實現體育素養的提升,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體育創新技能,為創新活動的開展提供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創新培養落實到實踐活動中來,組織學生展開更多的創新實踐,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自身所掌握的體育技術知識以及思維能力進行運用,從而實現對創新技能的訓練。例如在學習一些體育運動中的技術動作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已有動作的基礎上進行新體育動作的合理創編,這樣學生就會在這一過程中充分調動自身的知識儲備與思維,全面提升自身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教學工作在目前仍存在著很多不完善之處,而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與學校還應在基礎設施建設、教學體系完善、課堂教學優化等多方面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實現體育與健康課堂重構,并進行更好地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 張殿臣.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才智,2016(30):147.
[2] 蔣子奎.新時期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現存問題及對策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0):74-75.
作者簡介:鄭振偉,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仙游縣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