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祥
教師要樹立生活意識: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養成一種生活意識是十分必要的。這種教育的核心是注重知識的來源,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自我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數學不等于生活
生活化教學并不是將生活實例照搬到課堂上,而是將生活素材加工利用轉化成數學問題。一味地給學生講實際生活實例,引導學生思考其中存在的數學問題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數學不等于生活,生活中的問題也不能全部用到數學。所以,教師需要對素材進行修改,這樣同學才能夠通過生活素材聯想到相應的數學知識,進而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
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一種教學方式的課堂模式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學習提不起興趣,這樣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此,教師就需要反思,對課堂模式進行改進,只有課堂模式多樣化,才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效果才會好。數學是一門抽象和邏輯嚴密的學科,正由于這一點令相當一部分學生望而卻步,對其缺乏學習熱情。情境教學當然不能將所有的數學知識都用生活真實形象再現出來,事實上情境教學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實體的復現或忠實的復制,而是以簡化的形體,暗示的手法,獲得與實體在結構上對應的形象,從而給學生以真切之感,在已有的知識上進一步深入發展,以獲得新的知識。
三、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數學
教學中隨時隨地和學生一起關注身邊的數學,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在進行立體幾何的教學中,教室的空間就是一個絕好的教具,在學習線線關系、線面關系、面面關系時,每次都是學生先找出兩個元素平行、垂直、相交的例子以及他們的夾角。在研究平面幾何的定理在立體幾何中是否還成立時,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定理“平面內如果一個角的兩條邊分別和另一個角的兩條邊相互垂直,那么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改成“如果一個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分別和另外一個二面角的兩個半平面垂直,則這兩個二面角相等或互補。”是否成立?在黑板上畫圖解釋這一問題效果很差,但是同學們發現教室的門與墻壁構成的二面角和地板與教室間的隔墻構成的二面角恰能構成符合題意的兩個二面角,由于門可以開合而保持這種垂直關系,也就是其中一個二面角可以是任意角,因此第二個命題是錯誤的。借助身邊的數學彌補了常規媒體的不足也啟發同學們去主動發現和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四、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實際分析
(一)注重對教學素材的選擇、加工、利用
雖然提倡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但教學并不是生活,真實的生活素材也并不一定適合教學,這就需要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對素材進行加工。高中數學素材生活化就需要老師對素材篩選、加工和利用。例如:在《導數》的第一節設置了“變化率”,通過“氣球膨脹率”和“高臺跳水”兩個問題,讓學生經歷直觀感知抽象,概括出導數的概念的過程和方法,進而又用學生已經熟悉“高臺跳水”問題去研究導數的幾何意義、函數的單調性與導數等問題。學生善于思考數學中的生活事例,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思考中不斷創新,不斷嘗試,并不斷地體驗成功。
再如:觀察周圍的實際情景,探求它們的數學內涵,可以體現在許多方面。例如,去購物時遇到“大甩賣”“打折”等問題,怎樣計算才合適呢?比方,“一商店把某貨物按標價的九折出售,標價為2640元,聽說他們可獲得20%的利潤,那么它的進價是多少?”這個問題可以利用方程來解:設此貨物進價為x元,則:
(2640*90%x)/x=0.2
解得:x=1980(元)。
通過計算,可以再訪問幾家商店做做比較,然后再購物。
(二)利用多種手段,使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
一些學生覺得數學抽象深奧,學習起來很難;一些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問題與條件之間存在的聯系,想象不出來抽象內容里面的具體情況,無法形成清晰的條理。這時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走出困境。如立體幾何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形象的將問題描述出來,將條件與問題之間內在的聯系展現出來,使學生可以根據問題一步一步地往前推,找到相應的條件。學生也可以根據條件一點一點的地往后整理思路,得出需要的問題。再如,對于學生最頭疼的組合排列問題,老師可以拿來不同的糖果讓學生自己排列。這種寓學于樂的方法會更受學生的歡迎,這也將更有利于學生對于深奧問題的理解。
(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學習方面,一些學生由于懶惰,喜歡投機取巧,對于作業只看一眼而不去具體操作。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改掉學生手懶的毛病,還會讓學生喜歡上動手解決問題。比如,學排列組合的時候老師可以帶些小木棍;學幾何剖面圖時,老師可以帶些橡皮泥,讓學生自己動手將問題演示一遍。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其反復練,直到完全弄清弄透在。如此這些題的解題方法思路就會印在學生的腦海里。
再如幾何畫板被引入中學數學課堂,體現了數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投入地去動手實驗、去發現、去創造成為可能和現實,學生可以利用這個軟件去構建生活中的數學模型,去研究他所關心的個性化的問題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得以發展。還有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可以比較直觀的向學生演示一些幾何問題,學生們就比較容易接受。
總之,學生學習的好壞與老師的教學質量密切相關,一個優秀的老師要善于調動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高中數學教學走進生活要求老師掌握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并且通過實際的教學素材來引導學生將數學用于生活、使數學更加實用。教師要通過數學生活化教學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教師要通過生活化教學教會學生如何面對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