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玲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社區在時代進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作為一個較小單元,在社會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文章分析和諧社會下城市社區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和諧社會;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一)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開展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黨和政府的積極領導下,相關工作者應用科學合理的理論,以理想教育理念為中心思想,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關鍵點,以社區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基礎,充分調動社區居民的積極性,讓其參與到社區文化建設當中,使得社區能實現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定有序。
(二)創新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1.創新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在和諧社會下,創新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是對開展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社區不僅僅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場所,同時也是人們的精神家園。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提升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法律素質,優化社區環境,強化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促進社會和諧,同時也能推動城市社區可持續穩定發展。
2.創新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城市社會發展不能局限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物質生活水平方面,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社區工作具有多樣性與復雜性的特點,如果不能合理地開展,則會對社區的和諧穩定造成直接影響。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錯誤思潮的影響,進而確保社會穩定發展。此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提升社區居民思想政治素質。
(一)對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不深刻
社區產生與發展進程并不短,但是與現代化發展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方領導以及政府部門對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不夠深刻,將工作重點放在經濟建設方面,并且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其過于追求經濟增值,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予重視,與經濟發展嚴重脫軌,長期進行下去,則會出現經濟建設較強、精神建設薄弱的局面。
(二)缺乏針對性強的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
在同一個社區中,社區居民具有顯著差異,由于其職業、年齡、工作環境等不同,生活方式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相關工作者要針對不同人群,采用多樣化的管理方式,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順利開展。但是目前很多社區工作者很難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對象,僅僅貫徹落實同一種方式,對工作方法不重視,與群眾之間不能有效溝通交流,進而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落到實處,缺乏實效性,不利于和諧社區的建設。
(三)機制不健全,社區工作分工不明確
在和諧社會下,城市社區需要構建完整合理的運行機制才能對社區思想政治工作起到良好的評價、監督以及促進作用。但我國很多社區缺乏完整有效的管理機制,有的社區往往會有“管理職能不明確、一人多管、不清楚職責”等現象。此外,開展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靠于社區各類機構,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各行其責、自成體系的現象,導致不能有效整合社區資源,社區內部各組織很難協調各活動,進而不能發揮整體效應。因此,不斷完善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機制是至關重要的。
(一)豐富社區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創新相關工作方式
眾所周知,開展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較為廣泛,其大多涉及愛國主義、理想信念、民主法治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要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對心理疏導與人文關懷加以重視,采用正確的方式合理處理人際關系。以往社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利用貼宣傳單、掛條幅以及出板報等較為簡單的宣傳方式,其不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并且也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因此,相關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通過黑板報、廣播等方式,高效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同時還可以通過知識講座的方式滿足居民的實際精神需求。另外,在社區較為明顯地方可以張貼一些警示語、文明用語和管理規范制度,加強社區居民之間的溝通,同時推動群眾監督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
(二)強化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與針對性
在和諧社會下,開展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要完善相關的服務體系,讓社區居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區活動中,強化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務態度。首先,相關工作者可以提供一些社區醫療服務,在治病的同時,能為其提供家庭出診、預防疾病等方面服務,從而保障社區居民的健康。其次,需要積極開展各項文娛活動,如繪畫、書法、廣場舞等,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使得老年人的孤獨感得以降低。還可以積極開展社區教育活動,建立社區心理咨詢中心,幫助居民解決困難。最后,相關工作者為居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實際問題出發,在實事中滲透思想教育,強化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與針對性。
(三)建立健全城市社區管理機制
要想順利開展城市社區居民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建立健全城市社區管理機制。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復雜多樣、系統性以及層次性的特點,進而需要完善相關組織制度和運行機制,確保思想政治教育能順利開展,便于解決目前社區的民主管理多元主體并存的問題。另外,要不斷完善相關工作的考核制度,讓群眾對各崗位職能活動進行監督,并且以最終考核結果為依據納入年終考評,從而達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目標。這樣做能有效調動相關工作者的積極性,為建設和諧城市社區夯實基礎,從而為創造和諧社會提供有利條件。
(四)強化社區環境建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提升人們思想政治素質,優化社區環境,使得人們生活在干凈、整潔、舒適的環境中,其心理以及生理得到更好的滿足,從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更加投入,最終實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此外,要加強社區基本硬件設施建設,為社區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生活。優化社區風氣,端正相關工作者工作作風,樹立為人民服務意識,提升民眾思想政治素質,便于相關工作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開展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居民提升自身文化素質的實際需求,同時也是我國推動社會建設的重要手段。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居民思想政治素質為基礎,建立健全多層次、多方位以及有實效的工作機制。只有優化社區整體風氣與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才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的領導作用,為相關工作實現新突破,進而助力和諧社會的建設。
[1]趙 彤,于天紅.論和諧社會下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工程技術(文摘版)·建筑,2016(6).
[2]郭 鋒.城市社區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7(7):250-251.
[3]徐曉霞.城市社區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實現[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