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喆語
摘 要 《都市快報》作為具有杭州本土特色的綜合性報紙,在浙江乃至全國都有影響力,其推出的杭州硅谷版則具體介紹了杭州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文章通過研究《都市快報》杭州硅谷版面,主要分析其報道特色,對于研究杭州科技產業特別是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能為同類型媒體的相關報道總結經驗,具有啟示作用。
關鍵詞 本土;生活;熱點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6-0056-02
《都市快報》是于1999年1月1日創刊的杭州本土報紙,也是一份集經濟、文化、科技等豐富內容于一體的綜合性加長版報刊,由杭州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其創刊本著以杭州本土生活為基礎,努力朝著貼近讀者生活,貼近讀者喜好的方向發展。在20年的時間里,《都市快報》憑借其求真務實、推陳出新的風格在報刊界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受到廣泛的好評,在浙江眾多報刊中領跑帶頭,更是成為浙江其它新興報刊的標桿和學習對象。
而《都市快報》在近些年密切關注杭州最新發展方向,牢牢抓住“科技”與“創新”兩個關鍵詞,開創了獨特又極具地域特色的板塊——杭州硅谷版。該板塊以介紹杭州最新科技成果為主要報道對象,具體介紹最近的新興科技產品、互聯網發展新領域、發展的新資本以及杭州創業家的最新動態。選取的題材貼近讀者的生活,讓讀者近距離接觸到杭州的新科技與新發展。
文章選取《都市快報》杭州硅谷版為研究對象,時間從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共有約30期,通過分析其版面,總結其具有如下四大特征。
1 關注科技前沿,貼近讀者生活
《都市快報》杭州硅谷版從版頭上看,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學術性。但仔細閱讀,可發現記者所報道的內容大多源于生活,報道中的新興科技、新興技術與人民的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并應用于我們的實際生活之中。該報記者善于發現和尋找生活中讀者廣泛接觸和使用的科技產品,引起讀者共鳴。
例如,《都市快報》(2017年9月14日A12版)的報道——《IPhone X上市初期市場價會比較恐怖》,9月14日正值iPhone X 上市初期,記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新聞點,便以iPhone X的上市對消費者的吸引程度和iPhone X的具體功能進行了深度的探究和調查。記者著重對杭州某線下蘋果授權店店長宋平進行了采訪,并通過店長的敘述向讀者介紹了該產品的銷售效益。在后一部分中還通過對不同電商平臺的進一步調查研究,報道了天貓、京東等電商對IPhone X作出的最新定價,幫助讀者了解IPhone X的特點和市場行情。
又如,《都市快報》(2017年9月2日A05版)的報道——《全球第一家,杭州人可以刷臉吃飯了》,在十九大的前期,《都市快報》硅谷板塊著重介紹了這一與移動支付相關的亮點,主要介紹了在杭州本土引起熱議的刷臉支付。該支付方式是由支付寶推出并于暑假假期在杭州萬象城肯德基KPRO餐廳正式上線使用的一項新興技術。
在介紹刷臉支付的報道中,記者走近該項科技,親身體驗該項新技術并客觀分析其為杭州居民所帶來的便利。人臉識別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而刷臉支付則為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記者采訪了該技術負責人陳繼東先生,向他提出了困擾讀者的一大安全問題“刷臉會不會誤刷,或者盜刷?”陳繼東先生也給出了刷臉識誤率僅有十萬分之一的回復,解決了讀者心中的疑惑。
2 報道生動具體,可讀性較強
該板塊記者善于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深奧復雜的原理性理論具體形象的呈現在了讀者眼前。該報道方式不僅擴大了閱讀群體,還能用簡單的非專業性語言將杭州最新科技互聯網圈的發展滲透、科普給讀者。記者采寫的報道都基本都會使用小標題,條理結構清晰,而且方便讀者閱讀,便于理解各部分內容。
例如,《都市快報》(2017月9月21日A18版)的報道——《杭州成了區塊鏈創業樂土》,記者使用了“放棄4萬月薪一路向東”“用區塊鏈鑒別名畫真假”“央行旗下平臺在杭州設立區塊鏈研究院”3個小標題,3個生動具體的小標題將整篇報道根據內容分為3個部分。讀者閱讀時能快速了解大意,理解主要內容。
此次報道記者介紹了對于普通讀者來說,完全不熟悉的“區塊鏈技術”,但記者并沒有使用過多專業詞匯,而是用了如“它是一種‘記賬技術,保證記錄的內容可以被追溯,不可篡改”,“你想知道買的名牌貨是不是真貨,只要拿出手機掃一掃,通過區塊鏈可查詢真偽”等這樣易于讀者理解的語言進行介紹,避免了晦澀難懂的問題,從而讓普通讀者很快便能基本了解該項技術。
又如,《都市快報》(2017年11月29日B01版)的報道——《給蟑螂裝了一個藍牙竊聽器——用手機控制,能監聽方圓15米內的聲音》,記者以“它還是你曾經認識的小強嗎?”“人工智能翻譯秘書隨身帶”“為女兒設計的智能圍棋盤”作為3個小標題。無論是新聞標題還是小標題,都使用了通俗生動的語言,甚至為了吸引讀者還使用了情感色彩較強的問句。記者在標題中將“抵近偵測昆蟲機器人”解釋為“裝了一個藍牙竊聽器的蟑螂”,這種貼近讀者生活的語句能立馬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在該篇報道中記者不僅僅介紹了抵近偵測昆蟲機器人,還由此散發思維,結合其他智能技術如“樂瓶”“‘小黃人智能分揀機器人”進行介紹。整體上,既充實了該篇報道的內容,又不會讓讀者感到過于枯燥。
3 關注區域發展,具有本土特色
“杭州硅谷”這個板塊有別于其他傳統新聞版塊,主要關注杭州地區的本土特色和發展方向,主要報道互聯網和新興科技等內容。該板塊巧妙的把杭州和孕育高科技的溫床——美國硅谷聯系在一起,抓住兩者的發展中的共性,其目的是為了突出杭州是當下科技發展速度快、方向廣的特點。記者把握杭州城市規劃方向,深度發掘杭州這座科技之城的潛力,給讀者呈現出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煥然一新的“新杭州”。
作為杭州本土的報紙,記者對報道內容、對象進行了合理的調整,以小見大,通過身邊的一些小事件映射整個杭州科技圈互聯網圈的新進步。主要報道集中于杭州市內,通常從一個相對較為具體的科研項目或成果為切入點,保證了報道內容、對象的具體化,讓讀者能切實感受到身邊的最新科技動態。
再如,《都市快報》(2017月8月18日18版)的報道——《搬家公司:頭一次遇到這么多公司往杭州搬》,《都市快報》(2017月8月31日A18版)的報道——《夜宵訂單量全國排第二 外賣員要在杭州賺錢結婚》,《都市快報》(2017月9月21日A18版)的報道——《杭州成了區塊鏈創業樂土》,這三篇報道組成了“杭州引力”系列報道,記者把報道重點放在杭州對外來資本、普通勞動者、技術人才等的強大吸引力。
通過對“85后創業搬家公司將公司由北京搬至杭州”“來杭參與杭州首批專車司機的高銀龍”“來自河南的外賣配送員周東東”“放棄4萬月薪一路向東微軟技師太檑”這4個新聞事件的報道,集中展現出了杭州作為“科技之谷”對人才、資本的吸引力。記者站在普通人的視角對他們進行了采訪并對重點方面進行了報道,向讀者呈現出了杭州的魅力,讓讀者真切感受到杭州科技發展的速度。
4 關注社會熱點,注重實際體驗
該板塊的報道方式非常獨特,采用了記者實地調查和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從使用者的角度對新興產品做出客觀真實的評價,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相對較為客觀的參考標準。
在該板塊中,記者注重親身體驗,致力于回答和解決讀者關于新型產品的質疑和困惑。具體客觀的剖析其各方面的優缺點,站在第三方的角度進行真實的報道研究。從報道主要內容中可以看出,在采訪和體驗之前,記者通過網絡、生活等渠道征集讀者的疑惑,并進行了統計分析,對社會關注點進行整理,正面對疑惑做出真實客觀回應,增強了其可信度。
例如,《都市快報》(2017月11月28日B01-B02版)的報道——《共享單車接連倒閉 你的押金退了嗎?》,記者針對一度引起社會輿論關注的共享單車押金問題進行了跟蹤調查,對在杭州有著巨大市場的小鳴單車作了深入報道,記者實地調查,在體育場邊對現有共享單車進行統計分析,隨后還對華東地區相關負責人張某進行了一系列采訪,對整個事件作了一份較為完整、全面的調查。
例如,《都市快報》(2017月9月28日A15版)的報道——《硅谷小報昨天體驗了一把“閃送到家”從下單到收貨只用了28分鐘》,記者發現阿里新零售主力軍——網紅餐廳“盒馬”鮮生橫空出世,記者便立馬體驗了“盒馬”餐廳的外賣,該篇報道不僅有對“盒馬”App的頁面介紹,還對超市的商品作了統計。記者用簡單通俗的語言簡述了自己的體驗過程,“記者試著在App上點了一份36元的素錦盒干拌串串套餐”“16:02,手機短信顯示訂單開始配送”,十分易于讀者理解。
《都市快報》杭州硅谷版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順應杭州發展的需要贏得了讀者的喜愛,更敏銳地抓住了時代特點和讀者需求,成為與其他板塊不同的新創新。同時,其用通俗、生動的語言向讀者報道杭州的新科技,帶讀者近距離感受杭州科技進步的進程,贏得了讀者的喜愛,成為讀者了解城市科技發展,便利生活需要的一個窗口。
參考文獻
[1]張子讓.新聞編輯教程[D].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2]亞力克·羅斯.新一輪產業革命:科技革命如何改變商業世界[D].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郭全中.《都市快報》基于本地服務的轉型之路[J].新聞界,2016(1):49-53.
[4]鄭漢.《都市快報》:塑造多元傳播模式 打造公共服務平臺[J].中國記者,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