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李霄
摘 要: 在全體黨員干部中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是黨中央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決策部署,是不斷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有效途徑,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發表重要講話、做出重要指示,特別是習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重溫了毛澤東同志的《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強調在新時代利用新媒體扎實開展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的重要意義,這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群眾的愿望。
關鍵詞: 新時代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新媒體 黨員干部
一、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中強化新媒體作用的重要意義
1.改進黨對社會的領導方式。
改革開放之前,黨對社會的領導方式表現為政社一體化的模式。改革開放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向縱深發展,人們更加關注國家社會的發展,對于政治參與權、表達權、知情權和監督權等表現出來的參與意識日趨強烈。全球化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的全球化,還帶來了科技的全球蔓延式發展,借助新媒體這一載體,加速了信息的傳播速度。隨著大的時代環境的改變,我們黨對于社會的領導方式發生了轉變。通過新媒體我們及時了解民眾心理和物質的訴求,并且根據掌握的第一手信息和民眾對新聞輿論的反響有針對性地進行跟蹤、分析和引導。借助新媒體,可以及時了解民眾的觀點取向,特別是在網民比較活躍的網絡平臺。通過QQ、微信、博客留言、論壇跟帖等社交軟件平臺,及時有效地掌握網民的需求。政府部門借助各類媒體的特質和傳播特點,盡可能地發揮優勢,用科學的方法對群眾反饋的信息進行理論上的歸納與總結,構建一套科學化的媒體網絡,力求對黨的理論傳播形成合力。
2.拓寬了思想理論宣傳渠道。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互聯網+”戰略,李克強總理在考察智慧寧夏綜合展示中心時,進一步提出要充分運用“互聯網+”,讓政府服務變得更“聰明”,加速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掌上終端的日益普及,把政府與民眾之間的距離拉近再拉近,形成“面對面”的溝通模式,將我們逐漸帶入電子政務時代。這樣的新時代需要我們迅速轉變角色,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宣傳和引導工作,適應新的理論宣傳的載體,善于運用新媒體進行理論宣傳、善于發掘新媒體的功能,拓寬宣傳渠道,通過接地氣的內容、喜聞樂見的方式讓老百姓接受,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就通過各大網站、新媒體、微博、論壇等認真搜集整理網民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建言31.7萬條。同時對于新媒體,我們不能只是借助其提供信息和新聞,還要想方設法地借助媒體讓公眾更明確和客觀地認識黨的政策措施、理論內涵。“新媒體具有廣泛的受眾群體,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宣傳黨的理論政策可以事半功倍,能夠起到釋疑解惑、引導學習的社會認識和社會思辨作用,幫助大眾在復雜多樣的文化現象中判斷、選擇、認識,并建構自己的價值觀和理念”①。有效發揮新媒體信息更新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點。
3.推進黨內生活民主化。
黨員是黨的主體,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漸成熟,借助互聯網絡和信息技術,以計算機和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國外許多政黨嘗試把新媒體等新興信息技術運用到黨的政治生活中,積極暢通政治渠道,大力推進黨內政治溝通,增強普通黨員的知情權,從而推動黨內生活的民主化。隨著社會背景和經濟結構的變遷,我國傳統社會結構正在并將繼續發生深刻的變化,為了時刻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生命力,應該適時適應這種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新媒體時代,并且將新媒體的優勢借鑒運用到我們黨內,將新媒體與傳統方式相結合,在保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積極推進黨內生活民主化。
二、利用新媒體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存在的問題
1.對新媒體特征認識尚顯不足。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對于新媒體的運用我們正處在一種轉變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引入新媒體強化理論的宣傳作用。以往處理與媒體的關系時,我國長時期實行的是政府管制,政府是公共事務管理的唯一主體,運用行政手段保證社會有序運行,所有媒體都屬于政府管理機構的一部分,媒體承擔的功能完全是政府的耳目喉舌。伴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化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不僅政府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有了改變,作為傳播信息和獲取信息的窗口,媒體性質也開始發生變化,原先管理體制基礎上形成的媒體政策需要改進。我們的工作理念方法都需要及時調整和革新,在實現“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強對于新媒體特征的認識了解,讓理論宣傳插上新媒體的“翅膀”,把握電子化時代新媒體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傳播學者李普曼說:“傳播是一種把分散的人捆綁在一起的力量,這種力量不論好壞,都具有造就或摧毀政治的能量?!雹陔S著新媒體特點被公眾和社會廣泛認可,新媒體開始廣泛地進入政府工作中,有助于政府決策科學化和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升。但是我們要認識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作為信息傳播載體的媒體具有“雙刃劍”效應,廣大黨員對于網絡信息的辨識能力有待增強,因此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中我們借助新媒體的同時也要加強監管,時刻注意網絡信息中的謬誤,及時發現及時矯正。
2.對新媒體開發利用形式單一。
借助新媒體傳播信息的特點,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各基層黨組織采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提高廣大黨員的參與力度,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增強知識的趣味性,確保學習教育延伸到基層。目前,我們對于新媒體利用的廣度已經鋪開,主要包括從計算機通信網絡、電腦數據庫平臺、互聯網到手機、掌上電腦,從中央到地方都已經覆蓋。但是新媒體開發利用的深度不夠,形式比較單一,主要體現在項目開發性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能僅僅借助新媒體進行黨章黨規、系列講話精神、時政熱點等內容的傳送,單向地宣傳,可以開發更多接地氣、互動性的板塊,強化新媒體交互性的運用,提高信息的反饋與更新速度。
3.一些黨員干部對新媒體的不適應。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信息的傳遞和獲取越來越快捷,新媒體的作用顯得越來越突出。但是一些黨員干部隊伍由于年齡結構、知識層次等原因,對于新媒體的認識和接受程度有待加強,體現在對于現代化的媒體設備的運用和如何與新媒體打交道的工作中。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我們借助新媒體,在微信、微博等公眾平臺及時發布新信息,實現不定時間、不定要求、不定方式、化整為零的方式,變課堂集中學為手機機動學,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又可以提高效率,無論是工作期間還是茶余飯后都可以隨時開展。
三、如何運用新媒體扎實實現“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1.充分運用新媒體,開辟“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新渠道。
在理論學習過程中,主要依靠面對面的實地宣講,效果雖好但是人力物力消耗大?,F在隨著新媒體的快速興起,執政黨的執政環境發生了變化。我們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快速適應新環境,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在用好用活傳統教育方式的同時,更要用好新媒體,給黨員干部教育工作開辟新渠道,提供新資源。一個執政黨,尤其是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執政黨,時時刻刻都會感受到新媒體所帶來的挑戰。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如果離開了新媒體,黨組織的聲音極易被淹沒,只有與新媒體緊密結合,突破時空限制,開辟新渠道,充分發揮新媒體“傳聲筒”“擴音器”的作用,使得各種資源可以得到有效整合,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順利開展。
2.充分運用新媒體,創新黨的組織工作方式。
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快速性、虛擬性和交互性等特點對黨的傳統的組織工作方式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人民群眾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信息,而不像以往方式中,一方發布信息一方被動接受。德國社會民主黨基本價值委員會副主席托馬斯·邁爾教授在“媒體與政黨政治”的報告中曾深刻地指出:“隨著社會結構的大變化,傳統意義上的工人數量的銳減,社民黨也不得不將自己的定位從工人黨轉向全民黨一讓所有認可自己綱領的人成為黨員、支持者和選民。”說明我們黨必須進一步擴大對社會的開放,在這樣一個新時代,我們可以通過主動掌握新媒體的方式,利用現代媒體創新黨的組織工作方式,鞏固執政地位、提高執政績效。
3.充分運用新媒體,樹立跨界思維的宣傳方式。
進入新時代,伴隨著互聯網的介入,黨的思想宣傳工作不可能通過單一的途徑、單一的媒體控制受眾的信息接入渠道,群眾接收的信息越來越多。對此,我們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就要樹立跨界的思維。一方面,要適時轉變角色,了解群眾的關注和需求,樹立群眾思維,用群眾的思維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避免一味地灌輸,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要樹立跨行業借鑒思維,借鑒其他成功行業的經驗,借助互聯網信息的快速傳遞、資源整合等能力植入黨的理論宣傳,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打造立體化全方位的宣傳方式。
注釋:
①姜曼.新媒體環境下政府危機管理的變化及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36(1):78-81.
②沃爾特李普曼,著.閻克文,譯.公共輿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參考文獻:
[1]中國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