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是用科學的發聲方法發出優美嘹亮的歌聲,用歌聲透過音樂化了的文學語言,生動地塑造樂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繪其意境,表達其思想感情的音樂藝術,使他人受到感染,發出共鳴,給人以藝術享受。本文詳細地介紹了聲樂老師應具備的條件,從而使教學事半功倍。
關鍵詞:聲樂教師;聲樂教學;科學訓練
一、 聲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音樂素質
(一) 良好的嗓音條件
聲樂一大部分的形象是體現在聲音上,教師在聲樂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講授抽象的理論,還必須給學生示范,一個美好、正確的聲音形象能喚起學生的模仿意識或更深層次的理解意識,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具體地去理解老師所講解的抽象的道理,正如中國的傳統戲曲一樣,口傳心授,師父們并沒有多少抽象深刻的理論基礎,學生們卻往往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教師良好的聲音(示范)讓學生對美好的聲音有直觀的感受,以及對美好聲音的向往和追求:學習的目的和標準有更明確的方向。
(二) 良好甚至是精湛的技藝
一個技藝精湛的聲樂教師往往能立竿見影地在學生中形成很高的威信,讓學生對聲樂、對教師產生堅定的信任感,如果學生不信任老師,那么老師的話就無所謂輕重,學生沒有信心和耐心,學習聲樂也就毫無動力。
同時,聲樂教師的每一句示范性演唱必須具有嚴格的科學性及啟發性,不正確的示范不僅起不到啟發學生的感覺靈感的作用,甚至讓學生誤入歧途,養成了壞的演唱習慣,不僅達不到聲音優美,演唱運用自如的目的,相反還會引發發聲器官的各種疾病,那將是得不償失,無法逆轉。聲樂也是科學,科學是來不得丁點虛假和歪曲的,所以聲樂教師責任重大,我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加強自己的自身技藝。時代在前進,我們的學習也必須馬不停蹄,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才能讓聲樂在學生身上發揚光大。所以,聲樂教師必須是經過嚴格的美聲、民族、通俗等唱法的訓練,及聲樂理論的學習,并且在不斷前進的時代里努力學習新的知識、新的觀念,在變化的時代里不斷提高自己的實力。
(三) “音樂耳朵”或“教師耳朵”
聲樂教師必須對音樂有特別敏銳的聽覺(我稱之為“音樂耳朵”“教師耳朵”),這在事實上,比有“好嗓子”更為重要。因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許多方面是要憑聽覺判斷的,沒有對音樂特別敏銳的耳朵往往給聲樂教學帶來重重困難。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是學生進行聲樂學習,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形式,課堂上,師生雙方會遇到各種各樣,復雜多變的實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拿出“音樂耳朵”,很快查出問題的所在,去全面、細致、深刻地認識和形容,及時給學生指出,并想辦法解決問題,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學生不知道錯在哪里,對在哪里,總是對聲樂產生一種云山霧海的感覺,人云亦云,在正確與錯誤中反復徘徊,不知所以然。就是十年功夫也難以成才,由此可見,“教師耳朵”是教師教授聲樂的一把鑰匙,聲樂教師要練就一副好耳朵,首先要練就好的技藝,其次才是聲樂的理論基礎,這是我們聲樂教師必備的最重要的條件。
(四) 科學的訓練方法
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聲樂老師固然要講呼吸,喉頭位置和打開喉嚨等基本問題,教學若沒有整體觀念,往往會教條主義地,或根據學生歌唱時的表面現象進行教學,如,對學生今天講這條理論,明天講那個道理,在課堂上發現喉頭偏高就只顧解決喉頭的問題;聽到學生的呼吸不通暢,就去抓呼吸問題,一課復一課,零敲碎打,無止境地“修理零件”,學生苦惱,教師也辛苦。因此,教學應有整體觀、科學地去訓練學生的各項基本功。例如:對不同的學生應當采用什么手段。通過哪些練習和樂曲使學生身體內部與發聲有關的器官配合成套,并將不應摻入操作的肌肉排除以防止它們干擾正確的發聲。
若在訓練過程中遇到意料之外的情況,怎樣及時更換練習和教學語言,以便使學生領會教師對他們的要求,并發出條例生理機能及運動規律的歌聲。
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只要教師思想上有了這個整體觀、科學觀,自會根據呼吸、喉頭共鳴等各有關器官在生理上的內在聯系進行調整,使學生獲得一個完整的歌唱樂器,唱出純凈、漂亮的歌聲。
二、 聲樂教師必須具備的文化修養及其他
(一) 廣博的文學知識及理解能力
當今是整個社會都在迅速發展的時代,社會生活的內容越豐富多彩,人們的審美情趣也日益廣泛化。這就要求我們的聲樂作品(演唱作品)含量多樣化,表現多樣化,這就要求我們的產樂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去引開聲樂百花園的百花,單一的教育者,藝術都有共通的性質,又有特殊的藝術語言。學習借鑒,結合姊妹藝術的教學,對提高聲樂教學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才不致因孤陋寡聞、保守,使教學水平低下。正如教美聲的聲樂教師必須懂得意大利語、法語、英語等的演唱特點和情感,教民歌的不僅要學會民族語言,還要了解民族的風情及風格,只有全面或更多地了解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及其他,聲樂教師才能做到拿“一桶水”,給學生“一杯水”。
(二) 耐心和愛心
聲樂的教與學是一個非常復雜和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用自己的耐心日日澆灌學生的靈感,領悟及自信,才能達到教學相長、教書育人的目的,所以我們不能急,耐心去引導,“追到春深去”再采得百花歸。
在聲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每個人都是百靈鳥,也不是每個人都是乖孩子、好孩子,這需要我們的教師必須有一顆愛人如己的心,去寬容他們生理、心理的缺憾,幫助他們在這條道路上健康、快樂地成長,愛心是傳遞愛、傳遞美的天使,但愿它在我們每一個聲樂教師的心靈上插上翅膀,讓我們的聲樂天空更輝煌、燦爛。
(三) 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及時發現問題后。我們的聲樂教師必須清楚地表達出你的發現及自己所要教授的內容,要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講出最深奧的道理,深入淺出,讓學生不要望“聲”興嘆,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明白老師在講什么,自己該怎么做,不要讓學生捉摸不透老師講的內容,因而產生誤解或錯誤,所以,我們的聲樂教師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也要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洋.合格的聲樂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陜西教育(高教),2008,(4).
[2]沈丹.淺談音樂學院聲樂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3).
[3]李佳.淺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聲樂教師[J].北方音樂,2009,(9).
作者簡介:
熊燁,湖北省黃岡市,黃岡市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