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意力是人做好一件事的根本條件,注意力越集中事情完美完成的概率就越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集中注意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而相較于正常的孩子來說,培智兒童的注意力更弱,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分心。因此,在培智兒童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改正學生的不專注行為,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本文主要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培智兒童不專注行為的研究。
關鍵詞:培智兒童;不專注行為;語文教學
一、 前言
所謂的培智兒童,就是相對于正常孩子來說智力較弱的孩子,因而培智兒童的成長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人的注意力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只有集中注意力聽講,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進而更好地吸收知識點。但是學生由于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分神。而培智兒童的注意力比正常學生的還要弱,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合理運用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從而改正學生的不專注行為,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幫助培智兒童更好地生活。那么,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來做呢?下面筆者將就此展開討論。
二、 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培智兒童不專注行為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注意力不夠集中,所以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改善學生的不專注行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以下幾點:1. 教學活動要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雖然說教學活動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教學內容才是課堂的重點內容,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研究教學內容,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之后再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而且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把師生互動的元素也加進去。這樣還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培智兒童對教師產生依賴,為后續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2. 教學互動的趣味性。培智兒童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教師在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從學生本身入手。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所以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了解學生喜歡的東西,以及學生認為的有趣的東西,這樣才能更好地刺激學生,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另外,除了這兩點,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把控教學活動的時間。保證既能充分發揮教學活動的效果,又能按時完成教學進度。
三、 給予展示機會,發揮學生的長處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培智兒童肯定也有各自的長處。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培智學生展示的機會,發揮學生的長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表現的欲望,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從而改善學生不專注行為。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就要轉變自身的觀念,要明確學生是有自己的閃光點的。這樣教師才會擁有一雙慧眼,才能擁有發現學生身上長處的能力。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觀察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地看待培智學生,從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觀察。例如,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課堂表現能力等等。其實這也就意味著,教師不能用文化成績來衡量培智學生的能力。如果教師在觀察的過程中只觀察學生文化成績的變化,是永遠發現不了學生的長處的。最后,教師在明確學生的長處之后,要及時地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因而,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培智學生,不偏袒某一個學生,也不歧視某一個學生。要給予培智學生更多的愛和耐心,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四、 樹立榜樣,教師及時引導
教師在改善培智兒童不專注行為的過程中,還可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并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提高學生的專注力。教師選擇的榜樣可以是班級的學生,也可以是相關的名人。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樹立榜樣的意識。如果教師選擇的榜樣是班級的學生,教師就要學會在教學的時候要及時地夸獎學生,讓其他學生向被夸獎的學生學習。并且,教師要注意夸獎的時機,要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對某一個學生提出表揚,這樣榜樣的效果才會明顯。同時,教師要注意夸獎的頻率,太過頻繁的夸獎不僅會讓被夸獎的學生習以為常,失去榮譽感,而且也不利于改善其他學生的不專注行為。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對行為專注的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從而讓其他學生感受到專注行為的重要性。如果教師選擇的榜樣是相關的名人,那么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要認真為學生選擇相關的教學視頻。教師在選擇教學視頻的過程中要注意視頻的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善學生的不專注行為,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培智兒童和正常的孩子相比注意力更弱,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有意識地改善學生不專注行為,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因此,教師首先要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參與課堂,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把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而且還要從學生喜歡的、覺得有趣的東西入手,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其次,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機會,讓學生能夠展示自己的長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改善學生不專注的行為。因而,教師必須先轉變自身的觀念,保證自己擁有發現學生長處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全面地觀察學生,這樣才能保證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長處。在發現學生長處之后,教師必須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榜樣來引導學生,改善學生不專注行為,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徐生定.培智兒童的教育研究——以音樂教學為例[J].好家長,2016.
[2]張麗艷.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兒童分享現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3]周小丹.重視言語教學,發展培智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
作者簡介:
曹正,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