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忠
摘要:初中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教學,班級是學生活動和學習重要場所,加強對班級的管理不僅是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中一定要加強對班級的管理,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我在初中班級管理探究中,開展“以德服人、民主管理、心理疏導、組織活動、班干協助”聯動,效果很好。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探究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學校實行管理的基層接受者,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管理的領頭人,因此必須切實擔負起責任,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班集體良性發展做好管理工作。那么班主任如何在班級開展好管理工作呢?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從而促進班級有效管理。初中班級管理探究如下圖1:
圖1 初中班級管理探究圖
一、以德服人
初中生正處于思想和行為均十分叛逆的身心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對學生的管理一定要重視方法的合理性。傳統的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習慣采用強硬的管理方法,即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當學生違反了班級管理制度時,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和懲罰,以糾正學生的行為和思想。這種班級管理方法較為生硬,在行為上學生或許會發生些許改變,但是在心理上很有可能更加叛逆,對學生未來的身心發展十分不利。
例如,不少初中生在學習中會出現遲到、早退的現象,班主任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和指導時應該先問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遲到(早退)的情況?”然后教導學生“遲到或者早退會影響你們的意志力,養成你們偷懶的習慣。而且早起可以給自己更多的時間進行晨練,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現在你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必須要注意身體。”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學生更加能夠接受班主任的教誨,也會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改正自己的行為。此外,管理學生和班級不僅僅可以依靠制度,還可以依靠教師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應該要加強對自身素質的提高,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生的思想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到班級建設中來,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例如,班主任課后要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經常關注學生的生活和作息,看看學生是否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遇到了難題,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難題,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這樣學生就會對本班產生歸屬感,便于加強班級管理。
二、民主管理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以學生為本,做到民主管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對班級理工作內容進行劃分,從而明確每一名同學的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創造機會。
例如,在選舉班委時,班主任可以由學生通過毛遂自薦的方式進行選舉,然后由全班學生共同投票決定,投票多者當選。并在每月月底組織班干部換屆大會,讓同學給予前任班干部評分,合格的班干部繼續留任。此外,為了讓班級形成合力,培養學生的凝聚力,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上設置一名班長,2名副班長,以此類推,讓班級每一名學生感覺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以帶動班級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三、心理疏導
要想做好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需要從學生心理特征著手,將學生的一切放在工作首位,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與愛護,讓學生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求知欲與興趣。而且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息息相關,二者相互影響、制約。因此,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與學生進行交流時,應對學生心理反應進行觀察,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以促進班級工作有序進行。
例如,2017年9月3日,我當任九年級(7)班班主任。這些學生從小學升上初中后,零花錢明顯增加,很多學生利用這些零花錢去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尤其是男生,為了耍酷,模仿別人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這時我及時與學生進行談話,了解學生的心理因素,并與學生父母進行溝通、共同努力,幫助學生走出抽煙會顯得耍酷的誤區。此外,我還給予適當的表揚與鼓勵,安排學生幫助自己共同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展示出我對學生的重視,從而改掉抽煙、喝酒等不良習慣。
四、組織活動
初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可能會出現較多的問題,如上網、早戀等,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不能夠直接進行批評或者懲罰,防止學生因為壓力過大而做出過激的行為,而應該追本溯源,采取正面開導的形式,讓學生能夠釋放自己的壓力,并改正自己的行為。
例如,我組織多種課外活動,幫助學生緩解自己的壓力。如唱歌比賽、籃球比賽、文藝比賽等,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春游、野營等形式,讓學生能夠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與其他同學以及教師的交流和互動,可以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同時也會感受到班集體的好處,有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這樣,學生就不容易發生沉迷網絡游戲或者違反班規的情況,有助于加強班級管理建設,也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我還聯合家長對學生進行家庭、學校合二為一的教育,加強學生的全面教育和管理。
例如,在每周班會中,班主任可以詢問學生的意見,與學生共同討論娛樂活動的開展,然后明確活動的時間、地點,讓學生輪流主持,將學生的長處充分展示出來,以了解學生的優點與缺點,讓學生學會優勢互補。這樣不僅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還可從中了解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五、班干協助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過去的初中班級管理中,不少班主任認為班干部無法承擔其班級管理的重擔,因此經常自己一人負責所有的事宜。發揮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班主任工作壓力較大,他們不僅需要負責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還需要照看自己的家庭生活,讓班干部協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可以減少班主任的負擔,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而對于學生來說,班干部與學生之間更為親近,對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變化了解得也較為清晰。讓班干部參與班級管理可以方便班干部掌握班級的實時情況,協助班主任及時解決班級管理問題。學生對班主任近期制定的班級管理制度有些不贊同,班干部了解學生的具體需求之后就可以向班主任提出意見,然后協助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制度進行修改,在穩定班級秩序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樣,班主任的工作量減少,但是班級管理效率卻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考慮到學生可能課后要進行復習,因此要求在課后半個小時再打掃衛生。但是班里有些同學家里距離學校較遠,如果等課后半個小時再打掃,回家之后就已經接近天黑。班干部了解到這些情況后與班主任進行商量,然后班主任綜合考慮之后就可以通過與學校的協商,將多余的教室或者機房教室空出來讓學生進行課后復習,這樣就不會耽誤學生的學習,也不會耽誤學生回家的時間。
綜上所述,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提升班級管理效率與質量,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管理原則,從多方面入手,通過關注學生心理、民主帶班、言傳身教和豐富課余生活等方式,創新管理工作方法,為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做最好的班主任[M]. 漓江出版社 , 李鎮西著, 2008
[2]教育管理學[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吳志宏主編, 2006
[3]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王輔成[等]編著, 2005
[4]中學德育課程與教學研究[M]. 山東人民出版社, 盧少軍著, 2004
[5]班級管理中的嚴與愛[N]. 李學芳. 學知報. 2010-06-01 (A06)
[6]班級管理中的誠信教育[N]. 甘谷縣第一中學張廣順. 甘肅經濟日報. 2008-07-08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