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
摘要:高職院校要進行學生管理工作,需要結合學校的辦學性質和學生的特點,尤其醫(yī)學類高職院校,學校有必要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對學生進行專業(yè)教育的同時,不能忽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方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在實施管理過程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限制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思想道德;學生管理
一、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當今各大學的招生規(guī)模逐漸擴大,高職院校的招生規(guī)模也不例外,尤其作為民辦高職高專學校的學生生源質量,學生的綜合素質成下降趨勢,在加上現在信息時代,學生把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帶入了學校,這給學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下面就高職院校學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水平做一個簡單介紹。
(一)思想道德水平
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中,普遍存在著功利主義和利己主義,在學校或班級開展相關活動時,表現的不夠積極。在校園,有亂扔垃圾,隨地吐口談,浪費水電、糧食等現象;還有的學生缺乏誠信、愛國主義意識,責任感丟失,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心理健康
從年齡結構來看,當前的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是“95后”,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遇事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但是高職學生突出問題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第一,缺乏自信心。當前的高職學生中,較大部分是由于高考失利而被迫無奈選擇了高職院校就讀,對高職教育未能形成正確的認識,認為高職學生不屬于大學生等,因此在學校學習過程中缺乏自信心,甚至出現自卑心理。第二,高職學生中存在較多個性偏激學生,該類學生做事容易沖動,缺乏責任感和組織觀念,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三,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力不足。高職院校的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人才培養(yǎng)往往以專業(yè)技能為主,由于學生對專業(yè)課程沒能形成良好的認識,對未來發(fā)展沒有指定具體的目標,因此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的自覺性較差。第四,我校生源參差不齊,有高中生和三校生,兩者學生在一個班學習生活時,存在著互相排斥心理,這又給班級學生管理帶來一定阻礙。第五、心理素質差,遇到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時,總有逃避意識,缺乏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我校學生實施階段式管理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高職學生通過階段式管理,融合輔導員的正確引導,逐漸形成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意識,最后到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這對于學校教學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輔助效果。
(二)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教學是學校育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面對醫(yī)學這門課程,如果通過常規(guī)管理方式,學生可能知難而退,提不起興趣,不知怎么去學。通過有計劃、有目的性、有任務的階段式育人管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找到自己的學習的方法和樂趣。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
高職學生在學習專業(yè)文化的同時,借助學校的階段式管理可以讓學生逐漸形成對文化的了解,自主進行相關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探討,逐步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為醫(yī)學事業(yè)打下良好基礎。
三、高職學生階段式管理措施
(一)培訓與輔導
要對學生進行階段式管理,在此過程中起重要引領作用的當然是輔導員和班主任。為此,實施學生階段式管理就應該對輔導員進行相應的管理培訓,讓“階段式管理”這個概念能融入到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中。培訓期間可依據學生管理的成效進行分階段培訓,讓培訓成為我們輔導員提高學生管理的一種方式。
(二)階段式管理
輔導員班主任面對的是學生群體,在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同時,應該把階段式提到學生管理的日程上來。根據其高職高專學制來進行劃分階段式管理,首先第一階段為學生的適應規(guī)范管理階段,在第一階段中,學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入學、安全、人文、道德、禮儀、心理健康、班級學風教育。同時逐步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國家意識、責任意識、法制意識。第二為引導服務階段,具體分為干部培養(yǎng)、角色體驗、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文化熏陶、素質拓展、職業(yè)規(guī)劃。同時逐步深化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第三為執(zhí)業(yè)定位,具體分為職業(yè)定位、職業(yè)素養(yǎng)訓練、服務意識。第四階段為完善強化階段,具體為感恩教育,心理調適、參與臨床實踐、完善高校過渡工作。第五階段為指導保障,具體工作為做好實習期間的引導服務,校院銜接、學生畢業(yè)保障工作。
(三)階段式管理執(zhí)行
輔導員班主任經過階段式管理培訓后開始在班級當中開始推廣和運用,輔導員在班級管理中,按照階段段式管理的內涵,從大學生入學一直到畢業(yè)應該清楚每個學年,學生的管理的重心在在何處,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培養(yǎng)學生什么樣的品德。同時,在學生管理中,每個月,每個學期應該對管理的集體對象,按照階段式管理的目的性作出相應的自我總結和反省,以便更好的為下一個階段式管理做好準備工作。
(四)效果反饋
學校階段式管理在學生管理中得到推廣和使用后,通過輔導員的引領,每學期需要輔導員對班級學生管理效果進行對比與信息反饋,從方方面面對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況等進行調研并形成階段式管理報告。學生管理部門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依據階段式管理的實施方案,要求走入學生群體,走入輔導員群體進行相關調研,形成可行性報告,最后由學生管理工作部門作出相應的效果評估和信息反饋,并作出相應學生管理工作上的調整,最終能做到關心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
四、總結
階段式管理的研究和探索是根據其職業(yè)院校的辦學專業(yè)特點和學生的思想狀況提出來的,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輔導員要全方位做到關心學生、關照學生、關愛學生,同時也能讓高職學生能在校期間有一個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認知、學會自我學習的習慣,在實施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不忘學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養(yǎng)的引導教育,當然階段式管理的提出和實施可以有效提高輔導員的班級管理效力,提高輔導員的班級目標管理,讓我們的輔導員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和班級管理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注意與學生群體、輔導員保持良好的工作關系,及時發(fā)現和反饋相關信息,做到目標明確,實施有效,監(jiān)督到位,共同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江豐海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J]. 中國高新區(qū),2018(4)
[2]田剛亮 高等職業(yè)學院學生管理之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