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容臻
摘要:在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各類型企業間競爭激烈,負債經營日漸成為企業運營方式之一,負債經營不可避免存在風險。在運營管理過程中,企業要綜合分析影響因素,從全局考慮,深化負債經營各環節,規范負債規模、負債結構等,科學拓展融資渠道,優化內部資金鏈,順利開展各項經濟活動,提高自身運營與盈利能力,不斷發展壯大,占據有利市場地位。因此,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分析了企業負債經營。
關鍵詞:企業;負債經營;運營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經濟實力提高是企業得以生存發展的關鍵點,不可避免會對資金產生需求,如何獲取資金已成為企業經營們面臨的重大課題。由于負債經營具有一定優勢,部分企業已將負債經營作為獲取運營資金的方式之一,必須深層次把握負債經營風險與問題,優化調整資本結構,科學處理債權比例關系,以最小化的負債風險獲取最大化經濟效益,順利提高經濟實力與市場核心競爭力,走上長遠發展道路。
一、企業負債經營優勢與劣勢
(一)企業負債經營優勢
1. 保持企業控制權,資本資金收益率提高
在運營管理過程中,企業不可避免會遇到資金短缺這種情況,急需要籌集所需的資金。如果企業采用擴股、增發股票等方式籌集資金,現有股東控股權乃至地位都極易被分散或者削弱,股權不斷被稀釋,現有股東對企業控制權也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出現權力讓渡、產權模糊等問題。在負債經營作用下,企業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善已構建的資金鏈,現有股東控制權也不會受到影響,債權人并不具有表決權,企業生產經營決策也不會干預,也就是說,負債經營可以保持現有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在此基礎上,負債經營會帶來“財務杠桿效應”,企業可以在有效控制投資收益率、利息率二者基礎上,將負債中多余的資金投入到開展的經濟活動中,獲取更多的經濟利潤,資本資金收益率順利提高。
2. 優化資金鏈,降低綜合資金成本
在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想要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急需要不斷深化內部資金鏈,而負債經營可以有效解決內部資金不足問題,不斷獲取更多的流動資金,優化資金鏈,順利實現擴大再生產,加上新技術、新設備等規范化利用,優先占領市場,有效提高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負債經營利于企業實時降低綜合資金資本,企業可以從負債經營作用下的“減稅效應”中獲取經濟利潤,運營管理中所得稅額減少的同時各方面支出的資本也會減少。同時,在負債經營過程中,債權人在資金報酬方面的要求并不高,為企業綜合資金成本降低埋下了伏筆。
3. 通貨膨脹中獲益
在通貨膨脹作用下,物價不斷上漲的同時貨幣也會貶值,但在償還債務中,企業只需要按照借債時候的債務賬面價值償還,不需要擔心因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也就是說,在通貨膨脹背景下,企業需要償還的債務資金有所降低,能夠從中獲取一定經濟利潤。
(二)企業負債經營劣勢
1. 債務無法償還風險,財務杠桿效應不利影響
負債融資屬于有償使用資金,如果負債資金作用到的投資項目沒有獲取預期的利潤,加上企業自身經營狀況不樂觀,資金周轉困難等,企業資本收益效益大幅度降低,無法及時償還債務,引發相關的風險,影響日常經濟活動有序開展。在此過程中,財務杠桿效應能增強企業經濟利潤,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企業權益資本收益不斷降低,加上負債經營下的利息與資金等壓力,內部運行的資金鏈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資金利用率不高,極易出現資金短缺問題。
2. 再籌資風險
在負債經營作用下,企業負債規模和自身運營規模、日常盈利情況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負債經營過程中,企業負債率明顯提高,負債籌資能力提高受到影響,日常擴大再生產中籌資成本、難度明顯增加,引發再籌資風險。如果企業負債規模比較大,權益資本投入將會減少,一旦負債遠遠超過規定范圍,債權投資風險系數提高,債權人會及時針對債務采取針對性措施,比如,提前回收貸款、不提供貸款,短時間內企業將會出現資金不足問題,后續籌資無法實現。
二、企業負債經營有效途徑
(一)科學限定負債數額,有效把控負債規模
在運營管理過程中,企業要深層次認識負債經營,準確把握負債內涵、優勢劣勢、風險等,結合自身運營環境、生產經營能力等,科學開展負債經營工作。企業要多層次準確把握自身運營特點,綜合分析各方面影響因素以及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日后經濟活動開展中的收益、行業各方面競爭等,堅持適度的原則,科學限定負債數額,有效把控負債規模,處理好權益資金、負債二者比例關系。企業要深層次把握負債經營中籌資方法應用情況,隨時動態把握“長、中、短”期債務匹配情況,及時調整應用其中的籌資方法,實時控制各類籌資風險,確保籌資順利進行。
(二)科學選擇債務借入方案,優化債務借入方法
在資本市場動態發展中,企業籌資方式有了極大地變化,籌資風險系數明顯提高。在負債經營過程中,企業需要從不同方面入手權衡成本收益、各類風險,針對性制定籌資成本方案,在綜合考量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方面對比、分析,選出最佳配比方案,深化債務借入方法。如果籌資成本一樣,企業需要選擇籌資風險發生率最低的方案;如果籌資風險小籌資成本較大,企業需要全方位深入分析籌資收益具體效用,在權衡籌資風險、資金成本的基礎上采用收益較大的方案,及時完善作用到借債籌資環節的債務借入方法,在現代化借入方法作用下,科學開展借債籌資工作。
(三)強化風險防范意識,構建完善風險管理系統
在負債經營過程中,企業要客觀分析各環節出現的各類風險,樹立正確的風險防范理念,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將風險防范工作巧妙貫穿到負債經營各環節,實時控制負債經營中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在此過程中,企業要巧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根據負債經營過程中各類風險特點、嚴重程度等,科學構建并完善風險管理系統,和構建的財務管理系統相互作用,順利實現無縫鏈接,隨時動態預警各項負債經營活動開展中出現的風險問題。企業可以借助風險管理系統,客觀評價并有效控制出現的各類風險,對其進行合理化處理,避免對開展的負債經營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確保負債籌資有序進行,內部流動資金持續增加。企業可以根據發生的風險,制定合理化的風險規避方案,優化籌資規模、籌資結構等,及時分散負債經營作用下的各類風險,實時降低負債經營風險發生率。企業可以借助系統平臺,加強對負債經營中無法償還債務風險、再籌資風險等監控、預警等管理,確保獲取的各方面財務數據更加及時、準確、有效,優化財務管理具體環節,順利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四)合理調整資本與債務結構
在負債經營過程中,企業要巧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準確預測負債籌資總數量,根據各階段自身運營發展情況,合理調整已構建的資本結構,最大化降低綜合資本成本率,促使資金利用效率得到最大化提高。在此過程中,企業要根據負債經營性質、特點,對內部不同崗位財務人員提出具體要求,明確他們在負債經營方面的權利以及職責,全方位深入分析負債經營工作開展中各方面信息數據,客觀預測行業市場未來發展具體情況,包括內部資本結構,明確總資本中債務資本最合理比例,結合負債籌資數量,進一步深化已構建的資本結構,避免出現資金閑置等情況,促使各方面資金得到最大化利用,日常各項經營以及投資業務順利開展。在此過程中,企業要注重對負債結構的規范化調整,以負債總額為基點,完善“長、中、短”負債比例,順利提高資產變現與償債能力,避免引發各類風險。
(五)強化運營資金管理,構建償債能力指標分析體系
在負債經營過程中,企業必須高度注重資金管理,要巧用投資凈現值法、內含報酬率法等,客觀分析負債融資、投資等可行性,實時規范運營資金管理環節。企業要根據運營資金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優化構建的運營資金管理制度,將可行的運營資金管理方法作用其中,科學管理負債經營中各方面運營資金,促使各方面支出在預算范圍內,最大化減少日常各方面支出的成本,高效利用流動資金,提高自身運營以及盈利能力。在此過程中,企業要從負債經營的角度出發,構建合理化的償債能力指標分析體系,定期分析自身長期以及短期具體償債能力,采用適宜的方法,進行規范化計算,再針對性分析獲取的償債能力指標,明確自身資金流動、負債等情況,客觀評價各個階段財務管理狀況,包括出現的各類財務風險,從不同方面入手加強對財務風險的防范管理,包括負債資金應用風險,采取多樣化手段最大化增強自身償債能力,巧借負債經營優勢,在填補資金鏈空缺中順利提高資金利用效率,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運營管理過程中,企業要正確看待負債經營這把雙刃劍,明確負債經營優勢與劣勢,通過多樣化路徑優化負債經營,高效控制負債經營風險,補足資金鏈空缺,借助財務杠桿效應,準確把握負債風險、收益二者平衡點,順利提升利潤空間,達到增收效益目的。以此,順利提高整體運營水平,全方位推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閆俊.現階段我國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向[J].科技資訊,2017(01).
[2]牛藝樺.企業負債經營的風險管理對策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
[3]沈永清.試論企業管理者在經營管理方面的決策行為[J].管理觀察,2015(21).
[4]劉玉廷.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讀[J].會計研究,2010(05).
[5]劉力,張莉麗.我國企業負債經營風險控制策略分析[J].當代經濟,2015(06).
[6]安增龍,李思思.企業負債經營風險及控制問題探究——以某企業為例[J].財經界,2017(14).
[7]張萬寶.淺談現代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14).
[8]馬玥.企業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的創新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06).
(作者單位: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財務資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