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措姆
摘要:小學語文獨具特色,有效教學策略的實施,一方面可以去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打消學生的認知顧慮,方便教師實施各項人才培養計劃,開創語文課堂教學的全新格局,另一方面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加課堂的教學實效,改善教師一味講、學生盲目記的弊端現狀,助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真正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單一固化的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無法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還使學生衍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此時有效課堂的構建、有效策略的實施就顯得非常必要且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研究;分析
引言:
教師的授課能力影響著學生實際的理解情況,決定著學生未來的人才價值。如何構建一個有效課堂,同時實施有效策略,為學生開拓出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促使其學習任務得以優質完成,人才價值得以快速提升,借此迎來語文教學工作更加輝煌的明天,這是教師們值得深思的首要問題。有效的教學策略多種多樣,有賴于教師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和研究。以學生為主體,組織特色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發揮語文的育人功能,強化學生學科素養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最新要求,也是基礎教育事業得以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及時實施情趣策略
缺乏情感,何談教育?沒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是不完美的。成功的教育不是強制的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熱情才是關鍵[1]。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全局意識和長遠眼光,善于遵循著學生自然的成長規律,選用情趣策略指導學生發展自我,以情感刺激學生,以內容誘惑學生,當小學生真正感知到語文的學科魅力,教師后續教學計劃的實施才能顯得異常順利且高效。例如《長江之歌》是電視劇《話說長江》的主題曲。只有心中有情、胸有意境,才能感悟其氣勢宏偉、舒展起伏的旋律之美,反之亦然。如果光靠教師的語言描述,難以獲得令人滿意的預期效果。鑒于此,教師應通過多媒體技術音像和諧、直觀形象的獨特優勢,一邊演示長江滾滾東流、奔騰不息的磅礴氣勢,同時播放其聲情并茂、激蕩人心的優美旋律,為學生傳遞并鋪設一種身臨其境的美妙心境,從中贏得寓教于樂且事半功倍、不容忽視且無可替代的“情緒智力”效應。前后兩相比較,其效果孰優孰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及時實施生活策略
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很有限,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激活學生想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各樣的生活問題。教師組織教學活動,要想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聯系生活實際,鍛煉學生運用能力。例如,在學習和動物――狗相關課文的時候,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仔細觀察狗的一些生活習性:如何吃飯?什么時候會搖尾巴等,并鼓勵學生把平時所觀察的內容轉化為語言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長此以往,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性也能得到加強,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也會得以提高。
三、及時實施分層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才能夠更好的進行語文教學。每個學生由于遺傳、家庭、背景的不同,其知識、思想、情感、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越來越大的差異[2]。所以,教師針對這種情況,就應該劃分學生的層次,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采取差別性的引導方法,使他們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例如,在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時,對于學困生來說,教師可要求學困生能夠背誦這首詩,會寫里面的每一個字,理解這首詩所講述的故事,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對于中層次學生,教師則是給他們安排作業,讓他們能夠感受詩人的思鄉之情;而對于高層次學生,教師可以安排其搜集整理一些與其他傳統節日相關的詩詞,并分別用短文的形式描寫出不同詩詞里面詩人對于節日產生的情感,如“清明時節雨紛紛”等。這樣一來,通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長。總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認清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是因材施教的關鍵。既然學生中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那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差異,盡可能地培養愛好語文學習的人才。只有教師清楚認識到學生在學習言語方面的特點,才能因勢利導,最終做到因材施教。
四、及時實施鼓勵策略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個性特點鮮明活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還存在一些攀比心理,例如:誰寫的字好,誰寫的字差,誰背誦的課文多,誰背誦的課文少,他們在攀比的過程中會更加努力學習,所以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因人而異地給以鼓勵評價,老師不能區別對待學生,一定要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針對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可以給予一些物質獎勵,而針對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也要經常性地給他們補習,鼓勵他們努力進步。
五、及時實施動態教學
教學設備的使用例如多媒體設備,老師需要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進行合理安排[3]。例如,“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花”這一句的教學。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截取一段描繪春季自然風光的視頻,視頻中必須有句中所寫景物。老師根據播放的進度,適當引入課文中的詞匯,并從旁解說課文中的“山清”、“柳綠”、“桃花”這些詞在視頻中的哪個地方。通過視頻輔助教學,學生可以生動形象的理解課文中詞匯的意思。而且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課程的內容,讓課文內容生動的展示給學生。所以,老師合理使用教學設備,利用設備的先進教學功能來優化課程內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容,提升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
參考文獻:
[1]張惠英.淺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與運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Z1)52-53.
[2]楊小秋.淺議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J].讀與寫:上,下旬,2016(16)131-132.
[3]張文鋒.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