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原
摘要:近幾年,隨著虛擬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對于社會的綜合進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在醫藥流通企業中開展供應鏈的金融服務,對于解決企業融資問題以及提升供應鏈的資金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從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特點和發展優勢入手,對將其應用到醫藥流通企業的可行性進行全面的研究,希望為相關行業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醫藥流通業;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
供應鏈金融作為金融業以及物流企業之間的樞紐,其對于兩個企業之間的融合和合作提供了一個基礎的平臺,這一模式在包括金融業等相當多的行業中發揮出來了巨大的價值,對于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但是供應鏈金融在醫藥行業的應用還處于初始階段,對于這一行業的金融服務模式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應該是實現“互聯網金融”不斷向前發展的關鍵策略。本文從這個角度入手,對于醫藥流通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的具體策略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希望以此推動醫藥行業的改革和發展。
一、供應鏈金融的概念以及特點
供應鏈也被稱為“價值鏈”和“供需鏈”,這一鏈條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買者融合在一起,對于完善供應過程,實現供應商和用戶之間的價值增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在不斷的發展中,供應鏈逐漸和金融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化的商業融資模式,讓“產—供—銷”三個鏈條之間的聯系更加穩固,使得銀行以及企業之間形成密切的協同關系,為良好企業生產體系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相關學者將供應鏈金融與不對稱理論以及交易成本理論結合在一起,不僅提升了中介金融體系的信用,而且對于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不斷的發展當中,還可以為客戶提供靈活的金融方案,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和傳統信貸相比具有很大的區別,它作為一個系統化的概念,可以在不斷的完善中實現現金管理、企業理財以及貿易融資之間的密切溝通,進而有效把握交易當中的鏈條關系,解決企業和銀行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供應鏈的不斷升值奠定堅實的基礎。而對于企業來講,供應鏈管理是作為企業管理當中的重點而存在的,它可以為企業提供充足的信息,進而使得企業能夠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在改善企業融資格局以及避免資金出現瓶頸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切實研究這種金融鏈服務的具體模式,本文以醫藥流通企業為例,對于其中的可行性進行全面的研究,希望為相關行業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參考。
二、我國醫藥流通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可行性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衛生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前景,人均藥品的消費水平也一直在穩步增長,醫藥市場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但是醫藥行業呈現出“大而不強”的特點,零售環節承擔著較為嚴重的資金壓力,對于這一行業整體形象的樹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產業鏈來看,醫藥行業急需降低融資成本,從而為本行業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做不到這些,醫藥流通企業將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兼并風險。從政策上講,國家目前對于醫藥行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一直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希望以此實現這一行業的長遠發展。從互聯網的大背景來看,目前,互聯網企業可以最大程度的實現資源的整合,在各種互聯網交易平臺的約束下,物流體系可以為企業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實現電子商務平臺的開放[3]。可見,從各種環境來講,醫藥流通企業開展供應鏈管理模式不僅符合時代的潮流,而且在實踐基礎上,這種模式的便捷性將會得到充分體現。
三、我國醫藥流通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的模式分析
互聯網金融在不斷的發展中,其工作形式主要包括網上銀行、P2P網貸業務、基金理財以及各種擔保貸款等。不管是哪種形式,平臺上的交易都具備一定的資金沉淀特點,因此這種模式在醫藥流通行業應該得到應用,在為其選擇產業集團模式的基礎上,可以實現資金的流通。產業集團模式可以在區位優勢的基礎上為醫藥行業打造一個生態圈,進而真正實現產融結合。
(一)供應鏈金融產業集團模式的內涵以及案例
大型醫藥流通企業的資金具有聚集和分散兩個對應的特點,它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抓手,在與供應鏈金融進行對接的基礎上,不斷形成一個特定的供應鏈金融集團模式。在資源積累以及潛在風險的處理和還款上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產業優勢。拿全球性的跨國企業為例,GE和聯合利華不管是在區域上,還是在全球層面都實現了資源的整合,這對于這些企業的長遠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實現這種模式的具體方案為:在歸集結構上要采取自動化的方案,然后對于那些國內的實體企業進行現金的集中,為資金整合打好基礎。完成這些工作之后,還應該選擇網上銀行實現資金的跨行業跨地區支付,實現對于全球資金的控制和決策[4]。在這樣的基礎上,全球過剩的資金可以實現100%的能見度,避免出現資金濫用的現象。
作為醫藥流通類企業,一般的醫藥公司都會向相當多的醫藥廠家以及藥店進行供貨,還有一部分醫藥公司向縣級以上的大醫院進行藥物供應。以某一個企業為例,它在2016年與中國工商銀行進行合作,為電子供應鏈提出了既定的“e路融”產品,這一產品實現了電子商務平臺、供應鏈信息化以及國家物流平臺的有效對接,對于供應鏈金融的迅速擴張奠定堅實的基礎。這種模式下,銀行無需對于醫藥公司的信貸進行擔保和抵押,只需要對其供應鏈進行信貸記錄,就可以實現向上游藥廠的資金融通。
(二)全國性醫藥流通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的策略
傳統融資方式在融資風險和速度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因此全國性的醫藥流通企業應該盡可能避免這些不足,將影響資金融通的各種因素都考慮進去,盡可能實現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長遠、有效發展。首先,醫藥流通企業應該將供應鏈融資作為一個突破口,以上游供應商為融資試點,為后續的融資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應該注意實現內外兼容,在建立綜合性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基礎上,為票據池管理以及電子支付提供一個必要的聯系媒介,這對于資金管理項目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最后,要在建立完善的財資管理中心的基礎上實現本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1.電子供應鏈融資的價值。電子供應鏈作為聯系信息流、物流以及資金流的媒介,在明確銀企合作的意向以及為其提供資金支持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不斷的完善當中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表內外信貸業務。它克服了傳統信貸當中單據多、傳遞成本高等劣勢,簡化的資金處理方式,因此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它引入了核心企業的基本信用,因此在融資過程中降低了成本,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資金;其次,它的操作模式便捷,可以在電子商務的約束下實現區域之間的有效連接;最后,這種模式采用標準化的處理模式,因此可以大大縮短既定的審批時間[5]。總之,供應鏈金融模式在醫藥流通企業當中的價值有優化資金、提升客戶之間的關系、提升溝通效率以及穩定既定的供應鏈等,因此在不斷的發展當中它一定會表現出穩定客戶群、提升溝通效率等不同的優勢,這對于本企業的長遠發展相當關鍵。
2.電子供應鏈金融的流程
面對上述優勢,具體的電子供應鏈金融融資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首先,供應商、核心企業以及銀行三者簽署協議,并在協議當中指定既定的賬戶;其次,供應商進行訂單接收;然后企業在既定的金融平臺上進行資金融通的申請,核心企業對于訂單的金額進行確定,并做出幾天之后付款的承諾;銀行在審批的基礎上向供應商放款,最后核心企業進行付款。
四、結語
作為一種系統化的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逐漸在不斷的發展當中形成了既定的組織模式。以醫藥流通企業為例,這種電子化的模式在解決企業融資難題上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而且實現了企業、物流公司以及銀行之間的有效連接,為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該模式應用到不同的行業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相關工作者應該在不斷的研究當中盡可能克服這些問題,以此實現醫藥行業以及其他企業的綜合、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史金召,郭菊娥.互聯網視角下的供應鏈金融模式發展與國內實踐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
[2]姜超峰.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J].中國流通經濟,2015(01).
[3]郭菊娥,史金召,王智鑫.基于第三方B2B平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模式演進與風險管理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01).
[4]謝世清,何彬.國際供應鏈金融三種典型模式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4(04).
[5]計志英.供應鏈金融:概念、研究進展與發展優勢[J].金融經濟,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