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
摘要:近幾年,各種流感、傳染病肆虐盛行,給青少年的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青少年作為祖國的花朵,他們的健康關系到我國的興衰和民族的未來,要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就必須從小學生做起,使學校成為育人園地,培養有道德、有知識、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衛生行為,接受系統的衛生知識教育,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衛生教育的教育學習,學生的衛生行為會逐步養成,可以使他們更加懂得清潔衛生、飲食衛生、個人衛生、體育鍛煉衛生的重要性和增進防病常識有關知識。對其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加強小學生健康防病教育非常重要。
關鍵詞:小學生;健康;成長;疾病;教育
健康衛生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衛生知識是學校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健康衛生素質依賴于系統的健康衛生教育。小學生正處在長身體、學知識、形成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是接受健康衛生教育的最佳目標人群。學校是進行健康衛生教育的最佳場所。有計劃、系統地對小學生進行衛生防病知識的教育,提高學生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健康行為的形成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使兒童一輩子受益,而且對其父母、鄰里、親友和社會將產生良好的影響。從培養造就一代新人的角度看,在中國要真正形成人人講衛生,建立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質,推進社會進步和精神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健康教育的質量。為此,對小學生健康防病展開探討,以供參考與借鑒。
1、小學生健康防病教育概述
小學生的健康關系到我國的興衰和民族的未來,要提高民族的健康水平,就必須從小學生做起,使學校成為育人園地,培養有道德、有知識、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衛生行為,接受系統的衛生知識教育,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在完成教學的基礎上,做好小學生健康防病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其衛生習慣的養成的關鍵階段,可塑性非常強,接受正確的衛生防病知識教育,對培養其良好衛生行為習慣,建立文明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將此項工作落實在行動上,從平時做起。每當看到學生單純幼稚的小臉,就感到他們天真可愛。學生因為年齡小,來自不同條件的家庭,有著他們不同的衛生習慣,有的學生咬手指甲、用嘴咬衣服領及紅領巾、摳手等不良習慣,都是在自覺和不自覺中養成。發現他們這些行為,在進行健康防病知識的過程中,向他們講解這些習慣的害處,并且在實際生活中觀察他們的行為,隨時隨地地給他們矯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疾病的發生,促進其健康快樂的成長。
2、加強夏季小學生健康防病教育,讓小學生安全度夏
夏天是指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的一段時間,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幾個節氣。夏季酷熱多雨,空氣濕度大,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也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季節,同時也是細菌、疾病旺盛生長的季節,常常會誘發各種疾病。夏季是一個疾病多發的季節,在夏季里面最容易發生床染病、中暑、熱中風等疾病,給小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因此,加強夏季小學生健康防病知識教育非常重要。
1、做好傳染病預防。
因學校是一個集散場所容易有傳染病流行提前做好預防是每一位老師的責任,開學以來每天早晨守在教室門口檢查學生的體溫表,并仔細觀察學生有無異狀,如有異狀馬上通知衛生室,情況嚴重者馬上通知家長,讓家長到正規醫院檢查,無流感跡象方可返校。
2、平時認真做好健康防病教育工作。
把小學生健康防病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時時講健康,事事講健康,對上級安全會議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時傳達,結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實可行措施,認真落實。做到每天放學1分鐘的健康防病教育。并且指導學生學會使用各種求救電話。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健康,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指導學生夏季防暑注意事項:1)要盡量避免在11~15時高溫時段出門,不要長時間在陽光曝曬或高溫、高濕度、氣流靜止的環境下活動。 2)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空調不要對著自己吹。 3)外出時要注意使用太陽傘、太陽帽、太陽鏡等物品,在皮膚上涂些防曬護膚品,免受陽光的直接照射。4)外出受熱歸來,忌“快速冷卻”。 不要立即去吹空調、吹電扇、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5)要多飲水,出汗多可飲淡鹽水。喝鹽水時,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6)多食梨子、西瓜等水果或綠豆湯等。
3、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利用班會、隊活動、活動課對學生開展健康防病教育,教育學生不買三無食品,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喝不衛生的水和飲料,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通過教育提高廣大學生的衛生健康意識。
4、培養良好衛生行為習慣
對于不同條件的家庭的孩子,有著他們不同的衛生習慣,有的學生咬手指甲、用嘴咬衣服領及紅領巾、摳手等不良習慣,都是在自覺和不自覺中養成。發現他們這些行為,向他們講解這些習慣的害處,并且在實際生活中觀察他們的行為,隨時隨地地給他們矯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從小做起。
總之,在工作實踐中深深的體會到關心愛護學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家長把學生交給我們就要負起責任。我們就要把防病治病放到首位,為學生創造出身心健康的條件,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將來才能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葉廣俊.兒童少年衛生學[M].北京:少兒出版社.2015. 101.
[2]吳磊,袁兆康,周躍平,等.小學生衛生防病知識現狀及需求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15,26(7):549―550
[3]陳潤.促進小學生健康教育的發展對策[J].中國學校衛生,2014.25(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