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代的小學數學課堂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聽課效率,學校引入了新型的教學方式,即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信息技術與實際課堂進行結合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化為具體的視覺印象,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融合措施
一、 引言
多媒體由于它自身色彩鮮明的特點,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極大的幫助教師解決了很多課堂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課堂效率大大提升。因此,本文就具體課堂中多媒體技術的融合展開討論,提出個人觀點。
二、 結合具體課本,制定學習目標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他們的性格和發育特點,在進行具體的課堂學習時,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也不能及時的理解和消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而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能很好地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題,不但可以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可以使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多媒體教學,首先以其新穎、生動的特點,吸引起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學生們都喜歡采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來進行學習。因此,在具體的課堂當中,教師首先應當結合教材,給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并且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呈現出來,給學生強化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加深他們的印象。比如,在對學生進行“加減法運算”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給學生播放圖片,圖片可以是通過花朵,面包等來顯示,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今天來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同學們先看屏幕”,“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正確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從而給學生們制定這一具體目標,然后利用圖片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三、 采用視聽結合,激起學習興趣
在進行具體的多媒體應用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教師在使用時,應當合理的采用視聽結合,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來進行自主思考,激勵學生將所學到的內容與具體的數學知識相聯系,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例如,對“有趣的圖形”進行講解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們將圖形與具體名稱相對應,首先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一些圖形。比如當屏幕上出現一個長方形時,教師就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這種形狀呢?”學生們回答:“長方形。”在學生們進行回答之后,教師可以再鼓勵學生舉出一些例子,比如紙張、照片、黑板等。除了教師進行口頭敘述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做課件展示時,給學生播放一段小視頻,類似于微課的形式,讓學生們在聽講的過程中,加深對圖形的認識。通過教師的指導,掌握所學知識。這種視聽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在進行聽講的過程中,對該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把握,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圖形的印象,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來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 設計互動環節,加深知識印象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打造一個高效的教學課堂,在利用多媒體進行合理教學時,應當注重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性格發展為出發點,利用多媒體給學生設計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的環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比如,“厘米的測量”這一知識點的學習,由于該知識點對于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知識點,可以通過給學生合理地安排學習小組,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共同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首先教師給各小組的學生都畫一條長短不一的直線,通過正確的指引,讓學生合力來完成所留題目的測量。同時,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過后,教師可以邀請同學們將自己小組在測量當中所遇到的問題講出來,教師針對學生們的具體問題,給出正確的指導。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具體的測量方式,在網上提前下載一些有關教學的視頻,給學生在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還可以直接在多媒體屏幕當中設置一些問題,比如,一本書大概多少厘米,一塊橡皮多少厘米等,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厘米”的掌握,逐步打造一個高效率的數學教學課堂。
五、 制作動態演示,提高思維能力
一個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的創建,必須要求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用于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點與教師的正確指導進行結合,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一個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并且可以將一些生活當中常見的問題與數學知識進行相結合,真正地培養自己的數學解題思維。為了合理地讓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教學中,教師在對一些抽象的問題進行解答的過程中,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體來進行動態圖的演示,讓學生將抽象的知識點,采用直觀的視覺體驗來進行觀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熱情。例如,進行“觀察物體”學習時,教師在進行該節內容學習之前,可以先給學生們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同學們可以給我描述一下你們桌子上有什么物品嗎?”有一位學生回答:“文具盒、書本、鉛筆。”“那么你們知道它們屬于什么物體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諸如此類,在激發起學生們的吸引力之后,教師可以先利用課堂上的一些道具,讓學生從正面側面來分別進行觀察,通過給學生進行正確的知識講解,讓學生掌握物體所具有的特征。由于教材的有限,教師此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教一個物體的不同面,分別進行呈現,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觀察,從而正確地掌握該物體類型。
六、 結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在具體的課堂中通過與多媒體的高效融合,既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又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升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正確合理地將其進行應用。
參考文獻:
[1]甘泉.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09):137-138.
[2]戴成蓮.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1):167.
[3]付寶威.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1):140,142.
[4]易荷花.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2):212-213.
作者簡介:
閆春陽,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