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妲 姚叢笑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深刻變革著高等院校的教學實踐,同時也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機遇,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教學模式更加多元。在互聯網時代,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應該全面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提升會計專業教學的整體水平,發揮互聯網優勢,提升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真正提升學生的就業力。本文分析會計專業傳統實踐教學存在的弊端,結合互聯網+時代對會計專業教學的影響,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了有意的探索。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傳統教學模式受到了嚴重的挑戰。高等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提升發展水平,全面改革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綜合性提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在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資源更多豐富、教學內容更加多元,教學形式更加靈活,教學條件更加優越,這些都可以成為高等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有力條件。
一、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整體水平不高,學生的會計理論素養參差不齊,學生的會計應用能力整體偏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
(一)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不合理,缺乏有效的考核指標
在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教學體系不合理,缺乏明顯的考核指標,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等院校會計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會計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高等院校普遍缺乏對實踐教學的重視,更沒有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會計教學整體水平不高,會計實踐教學可有可無。首先,在高等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實踐中,實踐課程安排不合理,前后課程缺乏有效銜接。不少高等院校割裂了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的關系,甚至舍棄理論課程,直接開設實踐課程,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全面素質的優化和提升。其次,還有不少高等院校在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未能全面理解實踐課的意義,將實踐課程等同于上機實習課,引導學生將書本中的實習內容搬進了實訓中。最后,高等院校會計實踐課程缺乏系統化的考評體系。教師在考核學生的過程中,沒有可依據的系統化的考評體系,往往依照個人意愿,隨便打個分數就進行考評,難以真正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
(二)實踐教學的條件落后,實踐課程難以展開
在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部分高等院校的實踐教學條件非常落后,難以保障實踐課程的有序開展。一方面,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條件比較落后,長期得不到更新和補充。高等院校寄希望于校外實習來提升學生的實踐實訓能力,并沒有在教學設施、教學力量等方面給予必要的補充和完善,這使得高等院校會計專業校內實訓課程難以有效開展。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在開展校外實習的過程中,校企合作不深入,學生在參與校外實習的過程中,很難接觸到核心崗位,很難真正錘煉自身的實踐能力。
二、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革新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得到了全面的革新,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更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與發展。首先,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資源更加豐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得到了全面的拓展和延伸。一系列精品課程網站、微課網站等學習網站的出現,為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提供了充分的課程資源,也為學習者提供了分享與交流的空間。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需求來進行深入全面的學習。尤其是一些免費的課程資源,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內容,還有一些試用類型的會計專業軟件,也提升了會計專業人才的整體實踐能力。其次,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方式也得到了有效拓展。教師不再依托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積極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功能,來重點講解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快速精準把握課程核心。最后,在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得到了全方位的創新和發展。傳統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性地接受教師的安排和引導,學習質量不高,難以個性化開展學習實踐。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生在進行會計專業實踐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利用微課、慕課等方式來進行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來全面提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
三、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內容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應該迎合時代的發展潮流,全面提升會計專業的教學水平,綜合性優化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整體實踐能力。
(一)基于互聯網平臺,構建完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應該依托于豐富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全面提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綜合性優化會計學生的實踐素養。合理完備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實現實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高等院校在開展會計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全面建構會計教育體系。首先,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引導學生全面認知會計實訓教學的目標和體系,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科學對比自身的會計實踐能力和社會需求、教育目標之間的差異,以便更好地投身于會計專業的實踐學習中。其次,高等院校還應該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建構系統化的教學內容,將實訓課程以版塊形式呈現給學生,通過視頻演示、會計軟件實訓操作等方式來全面提升學生的會計素養,綜合性優化學生的會計能力。最后,在高等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高校還應該構建自身特色的教學網站,同步匹配科學的考評體系,全面提升會計人才的綜合素養。
(二)依托于互聯網資源,全面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的優劣勢,依托于互聯網資源,全面提升轉變教學模式。首先,作為高等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身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全面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采用微課等全新教學方式,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時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效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其次,教師還應該實現課堂翻轉,及時整合互聯網資源,全面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會計專業實踐課程教學中,教師將內容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互助探究,以便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最后,教師還應該增加實訓課程的比重。以網絡中廣泛使用的會計軟件為基準,引導學生深入實踐,科學實踐。
(三)基于互聯網技術,實現在線考評與評價
在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傳統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弊端。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難以追蹤和考評學生的整體能力,通過期末考試、實習考評,很難衡量學生的整體能力。基于此,在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在線考評與評價,全面衡量和判斷學生的綜合素養。依托于互聯網技術,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尤其是網絡中模擬化的會計操作平臺和實訓軟件,參照企業真實化的業務流程,全面提升考評的質量。企業會計工作是環環相扣的,教師依托于互聯網技術,依托于網絡資源,引導學生在線實訓,完成憑證的審核、填制、會計核算、申報納稅、編制財務報表,每個環節匹配相應的考評機制,追蹤評價學生的實訓成果。
四、結論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應該積極順應時代的潮流,全面提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比重,有效整合網絡資源,綜合性提升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全面優化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麗娟.互聯網+時代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12):260-261.
[2]徐哲.“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納稅,2017(28).
[3]周雪琴."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探討[J].財會學習,2016(8):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