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志鴻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逐漸迎來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便利,同時也給教育帶來了不小的改變。當然改變既有好的,當然可能也存在一定威脅,關鍵在于我們教師如何運用和正確把握新媒體時代給我們創設的優勢。本文筆者就談談新媒體時代給小學數學閱讀教學帶來的機會。
關鍵詞 小學數學;新媒體;數學閱讀;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R8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026-01
在批改作業時,常常聽到老師講:“唉,這么簡單的題目又做錯了,真是太粗心了!”學生什么原因會出現這么多不應該的錯誤呢?只要老師將題目讀一遍,有時甚至讀到一半時,他就會叫道:“哦,原來如此!”什么原因呢?我想筆者不用多說,我們也都知道,歸根結題其實還是因為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審題能力較弱的原因。也因此,我們一直強調數學也要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要認識到數學中的語言、概念、公式和圖形也是需要學生具備一定閱讀能力才能解讀的。而如何來培養學說的數學閱讀能力其實早已經困擾我們多年,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多新媒體時代的認識來談談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一、新媒體與小學數學閱讀教學
(一)結合信息技術,構建有效閱讀方法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進行數學閱讀,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幫助學生進行數學題目的閱讀,讓學生學會抓住關鍵字,久而久之,學生通過抓關鍵字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日后的數學閱讀中,就會下意識的用這個方法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題目閱讀能力,從根本上保證了數學題目的正確解答。教師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課程資源的有機整合,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性。
(二)利用信息時代資源的共享和快速傳遞性,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有些學生在進行數學題閱讀時,如果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就會造成題目的理解錯誤,導致無法解題或者解題錯誤。所以,教師在進行培養學生的數學題目閱讀時,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來提高學生全面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生活經驗,從而來彌補學生在答題時生活經驗的不足。使學生在下次碰到這種類似的題目時,可以進行自主的閱讀和正確的解答。
(三)利用新媒體優勢,進行課程資源的整合
教師應運用新媒體技術方法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這樣能提高教學實效性,增強學生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導閱讀方法之后,可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第二次學習。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閱讀方法的規律和方法。這樣進行課程資源整合的學習,有效擴展了學生閱讀數學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從閱讀數學的方面,綜合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以新媒體輔助數學知識點的閱讀案例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數學的源泉,低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將生活情境呈現出來,讓學生充分閱讀,從情境圖中獲得信息,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與交流,從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
如在認識10以內各數的時候,筆者運用多媒體的圖片展示功能為學生展示了班級的圖片,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分別找出數量1、2、3、4……的東西,再找出教室中可以用數字表示的物體,說給其他同學聽一聽。同時筆者還請家長配合將自己家的圖片發給筆者,并將圖片上傳,請學生們在自己家中尋找相關數字的物品。例如學生在自己家中的圖片中找到了學生找到了許多與10以內數字相關的物品,如我家有一臺電腦,2臺冰箱,3張床,4只碗等等。
三、關于利用新媒體提高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實踐分析
(一)“我行我秀”展示活動
可以把墻上的“數學園地”、“閱讀角”分小組承包給學生,開展“我行我秀”展示活動,提倡創意布置。每兩周更換一次,展示小組風采。可以張貼一些數學小故事、趣味數學題、數學小知識,也可以是新書的介紹、讀書筆記的展示、學習經驗的交流等,這無疑給學生提供了互相學習、互相督促的平臺,起到互相欣賞,互相鞭策,互相激勵的作用。在這樣的氛圍下,使學生的數學閱讀慢慢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行動。
(二)“數學小博士”挑戰活動
我們可以在班級設立一個“數學小博士挑戰榜”,每周在榜內出兩道數學趣味題,鼓動學生們去接受挑戰,勇于揭榜。揭榜的同學在全班公布解決方案,并同時介紹他是從哪個數學讀物中受到了啟發。這些問題有的來自于課本,有的來自于數學報,有的則是來自于我們想給推薦的書籍,這些書籍學生沒有的,我們就故意地先借給他們閱讀。這樣,會使全班同學都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每個人都想從老師那里得到那張“小博士挑戰成功證書”。每次在頒發證書時,都適度推薦幾本類似的讀物,就顯得自然而貼切,從而達到了有意中無意,無意中有意的境界。
四、總結
總言之,新媒體其實本身也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其根本也是和信息技術的原理如出一轍。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取長補短,以其多元化、信息化、快速化和共享化來補給小學數學抽象化、邏輯化等短板。從而弱化小學數學教學,拓寬小學生數學閱讀幅度,豐富小學數學閱讀素材,提高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成.參加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研討活動有感[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8):34.
[2]王新紅.多種教學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2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