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偉強
摘 要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各個行業,教育也不例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讓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能夠將數字概念圖形化,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傳統的“干講”教學現象。本文,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試析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 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R8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027-01
一、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而傳統的教學和現在的許多教學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完全隔離,致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日益衰減。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于教學課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激發探究動機和興趣。
在《圓的認識》一課中,筆者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五只小動物進入科技樂園,想坐坐汽車,這些汽車的輪子不都是圓的,還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橢圓形的、不規則外形的。問題:“如果是你,你想坐哪輛汽車呀?”學生好奇且未經考慮就爭著選擇了奇形怪狀輪子的汽車,最后才有人選擇圓輪子的汽車;隨著老師說:“讓小動物坐上汽車吧”,拖動屏幕上的圖形,讓車輪開始轉動,很多的車輪行駛在路上,是非常顛簸的,只有圓輪子行駛在路上是四平八穩,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你坐在剛才你選擇的車子上會怎樣的呢?學生臉上都有了會心一笑,學生在開心、詼諧的情境中興致盎然,在笑聲中他們不禁思考著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么圓輪子的汽車能跑得如此平穩呢?而其它的卻不能?這樣就激發學生探求圓特征的欲望,確實有“投石激浪”之功效。
像這樣,在課堂伊始就充分利用多媒體,演示幾組生活中常見的圖片,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數學學習內容有效結合,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緊扣學習主題,發揮出了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比擬的作用,使課堂導入自然流暢。
二、運用信息技術,讓數學更貼近生活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要貼近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事實上,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們有一定生活基礎的數學知識,并且對此更感興趣。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時效強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與數學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同時也讓老師能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使教材“活”起來,數學學習更貼近生活。
如:在教學“認識鐘表”相關知識時,運用信息技術網絡平臺,構建了一個無時空限制的數學大課堂。課前,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并以課件和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有條件的學生回家上網查閱,收集有關信息。上課時,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后,組織了材料收集、計算、整理與統計數據小組四個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小組合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了解有關時、分的概念,靈活掌握時,分的有關知識和單位之間的轉換,了解古人如何識別時間等知識。
三、運用信息技術化靜為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內容圖、文、聲并茂,動感逼真,形象直觀地展現,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信息,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
如:畫平移后的圖形是《平移和旋轉》的教學難點。教學中我設計先從畫一個向上平移三格的長方形入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匯報交流的方式,同時運用信息技術的錄制、回放功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繪制圖形平移的方法,學生通過反復觀察和思考,直觀地得出結論:畫平移后的圖形要先找到平移的點,再用直線連接點,最后形成平移后的圖形,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使學生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形象演繹,動靜結合,以及動手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學生不僅弄清了知識之間的來龍去脈,理解了如何畫平移圖形的方法,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瞬息萬變的信息世界中,我們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探究性課題的研究。自然也應該教會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問題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如,建議學生設計一個暑假本地景點出游的經濟預算方案,選好出游方式、出游時間、地點。填一份小伙伴游景的預算報告單,并以PowerPoint(電子講稿)的形式向全班同學作3~5分鐘的演講。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初步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學會自主、創造性地學習和活動。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與數學的作用,也將數學知識真正運用到生活問題中來,實現了知識的內化過程,提高了自己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結合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信息資源,將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學習中脫離出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素質教育教學的實施,為師生營造一個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李幸可.對整合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初步探索[J].中小學電教,2010(11).
[2]孔愛琴.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