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苗
摘要: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情況,分析了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多角度提出有針對性的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對策,希望對今后的小學學困生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學困生;閱讀能力;成因分析;對策
一、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原因
1.1 社會環境、家庭的負面影響
第一,在家庭教育方面,部分小學語文學困生的家庭環境存在一定問題,家長都沒有較高的文化程度,超過一半的家庭并不太重視孩子的學習情況。另外,存在部分學困生家長,盡管有著一定教育意識,但由于家庭各方面的原因,難以騰出很多精力來輔導和教育孩子的學習,這樣的長期下來,單純依靠學校和老師完成教育任務,則難以獲得有效的成果;還存在部分家長并沒有良好的教育意識,在實施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不能實現預期的教育效果。
第二,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大都還可以從學生的分數標準來進行片面的評價?;趹嚱逃睦砟?,分數則成為評判學生好與壞的唯一標準。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盡管當前正在朝著多元化評價標準以及素質教育的理念轉變,重視差異性評價以及個性化成長的觀念,但誰也不可忽視學習成績為基礎的基本原則。所以,當前的學生評價體系存在一定的片面化,部分學生由于成績不理想,特別容易受到社會外界的歧視,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較為沉重的心理壓力。所以,這樣的環境下,學生自然就容易出現厭學、自卑的情緒[1]。
1.2 教師教育教學方法的影響
第一,語文教師的教學策略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教師盡管開展了額備課環節,但教師對于學困生的考慮還是過少,并沒有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的設置,沒有從實際出發來適當降低學困生學習的標準。具體的設計中,并沒有涉及到合適的階梯型問題、分散難點等情況,大都是從教學任務角度出發,重視優等生而忽視學困生,這樣自然不利于學困生的進步。
第二,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并沒有采用先進的教育理念。為了保障學生能進一步全面和諧發展,則應該積極采納先進的教育理念。根據素質教育的理念,應該重視差別的基礎上,開展有效的因材施教。具體的實踐環節中,則難以應用先進的教育理念,這樣難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學困生則難以成為學習的主人。
1.3 小學語文學困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第一,學生并沒有具備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大部分學生盡管學習成績不算理想,但并沒有非常厭惡語文的學習,他們在一定的情況下,還是愿意去努力學習,能夠做到上課認真聽講,并能主動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部分學生在學習態度上沒有問題,僅僅是付出得不到回報;剩下的極少部分同學則是上課并沒有認真聽講,不按照要求進行預習、復習,難以提升自我的學習興趣,并不在乎學習成績[2]。由此可見,學困生的成績普遍都比較差,但不可否認,影響他們成績的主要因素則是沒有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教學方法。
第二,學生不具有頑強的意志品質。具體的學習中,如果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覺程度,往往就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大部分學困生并沒有深入去思考學習方面的問題,缺乏總結問題的能力。另外,對于學困生來說,知識運用過程中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難以形成自我的有效知識體系的構建,缺乏戰勝自我的意志品質。部分學困生學習上投入的時間過少,并沒有太強的主動性,學習積極性太差,存在應付作業的情況。
二、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的對策
2.1 做好家庭因素的控制
在分析影響孩子學習成因的眾多因素方面,家庭因素則占據較大的比例,所以,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從家長方面多做工作,積極開展相關的配合和交流,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得家長的支持,積極告知家長相關的培養學生的方法以及學習的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能夠幫助家長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從各方面充分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并結合實際來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以不斷提升學生的成績。
2.2 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素質教育則是小學教育的重點內容,應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具體的語文課程評價環節中,應該全面考慮相關的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以及過程方法等內容,具體的實踐環節中,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差異性問題,進一步有效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能夠有效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潛能。所以,重視合理的評價體系的構建,結合相關學生的個人興趣、學習成績以及學習態度等多方面,積極鼓勵學生不斷進步。盡管學困生可能在學習成績方面存在不足,但他們如果能認真聽講且大膽發言,平時課后主動且認真完成作業,平時團結同學、熱愛勞動,這些都是良好的表現,應該納入評價范圍中。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應該積極結合相關學生所參加的體育活動、表演節目等進行綜合性評價。
2.3 采用全新的教育觀開展教學
相比于其他學生,學困生也具有同樣的學習能力,不可因為他們暫時的落后就否定、批判他們,相反,而應該在學習實踐環節中,多多鼓勵他們,以便早日樹立起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觀念,應該保證從各方面積極肯定學生的成長,能夠有效擴展學生的全面進步。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秉承學生的全面發展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來關心學生,讓他們能享受到快樂學習的感覺,進一步實現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
三、結語
總體而言,開展小學語文學困生的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該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在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的基礎上,從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教學方式方法不斷總結和創新,以便進一步有效提升學困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英. 探討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困生的閱讀能力[J].考試周刊, 2016,70.
[2]龍國紅.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困生的閱讀能力[J]. 未來英才, 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