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譯林英語教材的體系化,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銜接出現了一些障礙,直接影響了初中英語的教與學。要順利實現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銜接,可以嘗試以下三個策略:一、 要遵循學生的英語閱讀心理規律,精心挑選閱讀材料;二、 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三、 進行寫作訓練。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閱讀能力;閱讀教學;銜接策略
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還為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也為他們今后學好英語樹立信心。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初一新生對初中英語的閱讀不太適應,對閱讀材料的把握普遍不夠理想,不管從閱讀量、閱讀速度、理解水平還是理解層次上都較欠缺。因此,對六七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成為我們教學的一大重點。
根據筆者個人的工作經驗,以下兩個因素影響著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順利銜接。
(一) 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
小學階段,課堂教學多以朗讀、表演、游戲活動等環節展開,以模仿為主,學習方法較被動。初中階段則強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獨立分析和思考能力。這種學習方法上的差異,使這些剛升上初中的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二) 閱讀教材的差異
譯林英語小學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多以對話的形式出現,語篇較少,即使有,篇幅較短,句子結構較簡單,且語篇中還有插圖幫助理解,學生易讀也易懂。但在初一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會出現一個或多個語篇,且篇幅較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較高。
那么處在銜接階段的英語教師應該怎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采取哪些策略來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到初中的英語閱讀學習中讓教學順利銜接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和實踐。
一、 遵循學生的閱讀心理規律,精心挑選閱讀材料
小學生和初中生不同的心理特點要求教師必須遵循英語閱讀心理規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應重點加強直觀性,多借助實物、圖片、視頻等來輔助閱讀教學,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閱讀水平。升入中學之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斷加強,因此也要求教師要通過誘導、啟發等形式,讓學生自主思考,揣摩作者的意圖,理解文章的深層意義。
因此,每次閱讀訓練時,我們都要精心挑選閱讀材料,對六年級的學生,既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又要在此基礎上提升一個臺階。我常給孩子們準備他們非常喜歡和熟悉的影視作品改編的閱讀材料。例如:由《小豬佩琪》(《Peppa pig》)的動畫臺詞改編內容作為他們的閱讀材料。孩子們對萌萌的小動物題材本身就帶有天然的好感,再加上動畫片的關系,他們的閱讀興趣被大大激發,閱讀欲望大大增強。此外我還挑選現在非常流行的英文原版繪本故事。像連環畫一樣精彩的繪本故事,內容符合小學生的審美情趣,篇幅比教材稍長,正是閱讀材料的最佳選擇。如:《Cookies to share》《The Kissing Hand》《Goodnight Moon》 等。在學生水平有所提高之后,挑選難度更大、篇幅更長的,如:《Were going on a bearhunt》《The doorbell rang》。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后,他們的閱讀水平與能力就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與突破,效果立竿見影!
二、 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
很多學生閱讀時有一些不良習慣:有的學生喜歡逐詞閱讀,一目一詞,細糾每個單詞的意思,如果一篇閱讀材料中出現多個生詞,閱讀思維就容易混亂;有的則囫圇吞棗,不管文章看懂沒看懂,直接從原文中找答案。可是進入初中之后很多閱讀理解題必須從字里行間、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才能解題,字面上是找不到答案的;還有的學生喜歡出聲閱讀,閱讀效率較低。以上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一) 培養意群認讀的習慣
我非常注意培養學生以意群為單位認讀。例如:The mother was selling fruit at one end of the long bar and her daughter was selling drinks at the other end.本句共有22個單詞,如果逐詞閱讀,很多學生讀完之后仍不知何意。將這句長句按意群認讀,可分為四組:The mother was selling fruit/at one end of the long bar/and her daughter was selling drinks/at the other end.長期訓練學生運用意群認讀,不僅閱讀速度成倍提高,也有利于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把握,閱讀能力隨之提高。
(二) 養成略讀和查讀的習慣
略讀即整體閱讀,快速掃描全文,獲取大意。對故事性的文章來說,把握五個“w”,即:who, when, where, what, why,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信息:寫作意圖、主題思想和結論。通篇略讀最適合于問文章主旨、文章主要討論內容等問題。
查讀就是查找文中的細節,如某個具體的時間、地點、人名或數字。查讀時要求學生先讀問題,再根據略讀時對全文的把握,正確找到答案。
(三) 培養猜詞的習慣
對文章理解起關鍵性作用的生詞,我們要學會根據語境、聯系上下文猜測詞義。例如:My favorite color is yellow. I have yellow shoes, a yellow dress, a yellow hat, a yellow pencil case and a yellow school bag.這里的favourite學生沒學過,但通過上下文能大概猜出這詞的意思。
三、 進行寫作訓練
(一) 改寫文章
每學完一個單元,我都鼓勵學生把對話改寫成文章。一開始,我讓學生以缺詞填空的方式改寫storytime的對話,慢慢地,增加難度,缺句填空,最后讓學生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改寫。這樣由簡入難,循序漸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都能得到飛躍性的進步。
(二) 看圖寫話
參照低年級語文作文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看圖寫話或看視頻寫話(視頻掐掉臺詞)也是我常用的另一個寫作訓練方法。這樣的寫作訓練直觀生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的同時閱讀能力大幅提升。
總之,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順利銜接,要求老師充分利用每一次閱讀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抓住他們的閱讀心理,精心挑選閱讀素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更要注重平時的寫作訓練,做到讀寫結合,以寫促讀。
作者簡介:
許玉萍,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開發區青陽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