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健
摘要:在醫院財務內部審計中,經常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風險,為了更好地加強對其的處理和應對,文章從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的分析入手,并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才能更好地將其風險降低,提高醫院財務的內部審計質量,最終促進醫院服務水平的提升和優化。
關鍵詞: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應對措施
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的控制是促進醫院財務內部審計質量提升的有效舉措。所以為了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就必須切實加強對其的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對其的應對,做到對癥下藥,才能實現醫院快速發展。
一、審計風險的概述
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誤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審計風險是指審計師對含有重要錯誤的財務報表表示不恰當審計意見的風險。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可見審計風險是由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三個要素構成。這里對審計風險的闡述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注冊會計師認為公允的會計報表,但實際上卻是錯誤的,即已經證實的會計報表實際上并未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變動情況,或以被審計單位或審查范圍中顯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著重要錯誤而未被注冊會計師察覺的可能性;二是注冊會計師認為的錯誤的會計報表,但實際上是公允的。由于審計所處的環境日益復雜,審計所面臨的任務日趨艱巨;審計也需支持成本效益原則。這些原因的存在決定了審計過程中存在審計風險。
二、醫院財務內部審計的概述
(一)醫院財務內部審計的重要性
在醫院內部加強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對于促進醫院日常管理水平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只有將審計工作做到位,才能更好的保障醫院的健康運營。加上醫院在財務審計中存在諸多風險,就是在各項經濟活動和收入支出環節的很多錯誤沒有及時發現,將給醫院自身的正常運行帶來影響。所以必須切實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才能更好地對風險進行控制。
(二)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的特征分析
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客觀存在,并不會由于主觀意志的變化而變化。且具有較強的普遍性,屬于普遍現象,同時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并不會在某個固定時間出現。但是其又能進行一定的預防和避免,只不過需要醫院制定措施來預防與應對。
(三)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會出現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醫院在醫院財務內部審計制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上醫院領導對審計工作不重視和存在偏見,導致醫院財務內部審計工作往往缺乏完善的制度來支持。即便是制定了有關醫院財務內部審計制度,但是制度制定過程中,由于其具有較強的隨意性,且很多時候都是從網上下載或者直接照抄照搬,難以結合醫院自身的實際對其經營模式進行優化和完善,很多具體的內容難以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即便是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也難以及時發現,導致醫院自身在財務審計方面往往難以有效的發揮審計的作用。雖然醫院的審計部門存在,但是經常存在被架空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成立的審計部門大都是應國家法律要求和外部壓力而設置的,而醫院則將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以及精力投入在如何提升醫院經濟效益,導致審計制度建設更多的被忽視。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醫院在財務內部審計制度上較為落后,與現有的法律法規間的矛盾正在不斷的突出,導致審計制度難以得到及時地更新,在審計工作中經常出現人為的干預,導致出現的審計風險較多。
二是醫院的財務內部審計工作的自主性較為缺乏。這主要是因為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具有主觀色彩。尤其是在受到個人利益驅使時,在審計工作中難以客觀對待財務問題,導致審計工作難以公平、公正的開展,進而給審計工作順利實施帶來巨大影響。加上在審計工作中經常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失誤,導致審計結果在權威性上較為缺乏,這樣在決策制定時就會由于審計結果錯誤而導致決策失誤,不僅會帶來審計風險,而且還會導致醫院的正確經營決策受到影響。
三是審計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有待提升。由于財務審計工作對人才的綜合性要求較高,不僅需要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質,而且在職業技能水平上的要求較高,在熟練法律法規知識的同時在財務管理方面的要求較高。而就實踐來看,由于這些素質較高的人才較為缺乏,很多從事審計工作的人員在專業知識水平上嚴重不足,甚至存在道德素質問題,私拿醫院財物,使得醫院資金被浪費,影響醫院長遠發展。
三、應對措施
(一)加強應對的必要性
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國經濟體制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但是因為當前我國在市場經濟體制上缺乏完善性,導致醫院在財務內部審計工作中受到的影響較多,所以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較為突出。而為確保醫院得到正常的運用,首先就必須要確保醫院財務水平正常。這就需要結合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發生的原因,切實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對其的應對,才能更好地將其審計風險有效的降低,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和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加強對審計風險的應對,才能更好地確保審計作用的發揮。
(二)著力構建醫院審計的“免疫系統”
由于醫院在財務內部審計中經常存在風險,例如審計人員綜合素質低和審計制度不完善,使得醫院在經濟活動、收入、支出情況等財務報告環節、領導管理環節和內部控制環節上存在的未被發現的錯誤。為了更好地將其審計風險降低,就必須緊密結合醫院的實踐,著力構建與醫院發展相符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的發揮,將直接對醫院審計風險的控制帶來影響,對于確保醫院各項工作正常順利地實施有著決定性的關系。這就需要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注重問題的分析和處理,才能更好地將審計風險降低。所以醫院必須加強“免疫系統”的建設,從領導開始,就要意識到強化醫院審計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并提升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對醫院審計體系進行完善,構建完善的醫院審計防護網,才能提高審計工作的免疫效果,將其作用有效的發揮。
(三)切實注重醫院財務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和優化
規章制度對于一項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強烈的必要性。所以為了促進醫院的財務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和優化,切實將審計風險降低,就需要緊密結合醫院自身的實際,對財務人員職責進行明確和細化,制定針對性獎懲機制,并將審計部門從財務部門獨立,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其職能更加專業化,有助于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提升,進而更好地發揮審計工作的作用,促進審計風險的控制和預防。
(四)不斷強化財務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
任何工作的開展,為了確保其得到高效的實施,就必須切實加強對其的重視和預防。尤其是需要醫院強化財務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強化對其的重視,才能更好地將風險有效的降低。尤其是作為醫院領導,必須切實意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并督促審計人員加強對其的重視,從上到下的堅持和落實有關醫院的財務審計工作。而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對醫院全體成員的宣教,切實做好審計工作的配合工作,并對各種財務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進行嚴格控制,引導全院工作人員參與到財務內部審計的支持行列之中。而審計人員,則應堅持自身的職業道德操守,切實注重審計工作的規范,對審計流程進行規范,只有自身重視,才能更好地促進醫院財務管理成效的提升,才能有更多的資金為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和改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不斷提升審計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
因為審計人員是開展審計工作的主體。所以必須注重審計人員自身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這就需要在組建審計部門和確定審計制度以及選取審計人才時,都需要高度重視審計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這樣才能確保審計工作得到高效的開展。而為了確保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須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其教育和培訓,不斷強化其在審計風險應變方面的能力,但是教育和培訓的方式應從傳統的面對面的線下方式的基礎上,逐步拓展到線上教育培訓的方式,加強對審計制度和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并定期加強對其的考核,并加強對其的勉勵和優化,才能更好地將財務審計風險降低。而作為審計人員自身,也需要在審計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則,注重自身職責履行的同時,還要結合醫院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在審計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促進整個審計工作成效的提升和優化。
(六)對醫院財務內部審計流程的優化和完善
一是對醫院內部的審計流程進行優化。為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首先需要對醫院財務內部審計流程進行規范,在審計工作之前,以及在審計過程中,需要規范所有的環節,并根據制定強化審計工作的開展,盡可能地將審計流程的每個環節的差錯率降低,才能有效的達到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
二是對醫院財務的內部審計取證過程進行不斷的規范,尤其是必須確保其真實性,確保所取得的材料的真實性和數據的精準性,才能更好地確保得到的審計結果更加科學。對于取證中發生的虛假材料,必須及時的復核,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職責,才能更好地遏制財務風險,才能降低審計成本,尤其是審計所收集的取證材料必須進行認真審核,才能更好地確保審計工作高效的開展。
三是強化醫院審計質量復核,通過審計項目負責人督導,分級復核、質量評估等方式對內部審計質量進行控制,將審計失誤減少,促進工作作風的轉變,優化財務管理水平,將審計風險概率降低。有效的提升整個醫院的財務審計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醫改背景下,對醫院財務內部審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當前審計風險日益復雜的今天,需要審計人員做到審時度勢,切實加強審計風險的分析和控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不斷地控制審計風險,確保審計的獨立性,才能更好地提升審計工作的成效。
參考文獻:
[1]賀紅,劉明秀.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分析與應對措施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18).
[2]李欣.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分析與應對措施探討[J].時代金融,2015(17).
[3]周先桂.醫院財務內部審計風險分析與應對措施探討[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4(08).
(作者單位: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