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亭亭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教育行業也越來越重視。我國高校數量在逐年增加,甚至有的院校多個校區,國家對高校的資產投入是相當多的,若不加以規范整理,很有可能造成國有資產的浪費。早在1990年,許多院校就進行改革尤其是機構方面改革。比如建立了資產管理處,或是建立專門管理資產的辦公室。關于這些部門的職責,一是負責管理全校物資的購買,二是管理諸如房產、家具、設備等。這樣漸漸地把后勤處、房產處等其他部門管理的物資紙質賬目交接過來,并正式建立了電子化的房產賬、家具賬。盡管如此,我國高校資產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可避免地造成國有資產的浪費。文章對高等院校在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以使我國高校資產管理進行改進提高,更有利于高校的發展。
關鍵詞:高等院校;資產管理
一、高等院校在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 制度管理層面。首先,從我們國家的資產制度來看,很多高校資產管理制度有所欠缺,甚至還有一些規定也不太全面。同時對制度執行缺乏監督,尤其是對相應的處罰和制裁措施,缺少依據的法律法規和準則等。例如對于一些高校,科研經費是重中之重的一環。由于缺少一些法規,部分人員可能會利用自身的便利條件,將科研經費想方設法變成自己的財產。可能有些高校購置了部分車輛,甚至比較高檔。有些高校購置比如儀器設備、圖書等固定資產作為自己財產的一部分進行使用,但是其實際所有權應該歸為學校;對于固定資產的采購計劃和審批制度,大部分院校是沒有的,容易造成資產重復購置問題;還有部分院校沒有儀器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制度,一方面降低了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另一方面將還未到報廢年限的資產進行報廢毀損,容易浪費學校的辦學資源。此外,由于一些高校的經費是國家財政直接撥款,那么對下級部門的使用資金情況就不能有很好的監管方面的制度,這樣可能的結果是下級部門的一些經費花費在了個人消費上。調查發現,部分院校由于沒有相應的制度來規范,造成購買的數量多,而真正使用的數量少,閑置設備增多??上攵?,很多高校無形資產和國有資產的流失是相當嚴重的。
另外,由于缺少相應的管理制度,我們發現有些高校管賬人員與管物人員沒有很好地配合,結果是大大加劇了國有資產的流失。關于高校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基石在于設計,是重中之重。如果缺乏相應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更無法實現國有資產的管理和增值情況。對于一所高校來說,有了制度的合理性之后,可以使各職能部門的關系更清晰。各部門各自對自身負責,并易于管理和監督。從目前來看,部分高校的資產管理制度都只是考慮自身而進行設計,這是不合理的。就拿財務處來說,他們可能會對固定資產設置總賬以及分類賬。同時資產管理部門設置明細賬的依據卻為資產使用方向、資產類別、單位。其結果為同一類資產,財務處關注的是總賬和自身會計科目而進行賬實核對,但是忽略與資產部門總賬及明細賬的核對。顯然這種資產管理制度是不合理的,容易使財務處的固定資產總賬與資產管理部門的實物賬不匹配。
最后,對于固定資產的采購以及審批方面的規定,許多高校也不做具體描述。針對學校的儀器設備來說,維修制度以及保養制度也是不夠詳細的。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關于儀器設備的完好率來說大大不如從前,更有可能使大部分儀器設備僅僅使用較短時間就進行報廢毀損,這樣會大大浪費了經費。
2. 在配備資產管理員方面。雖然有些高校建立了資產處,但仍有大部分院校沒有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只是將資產設在財務處或者后勤處,有的院校甚至沒有資產管理部門,只是隨意的在各個部門找一兩個人進行管理,這樣都會造成對資產管理方面不夠重視而出現問題。
比如某高校資產管理處設有一個資產管理科,其管轄范圍為全校的資產,工作內容包括物資的驗收、建立卡片、建立資產賬。年末進行清查每臺儀器設備,看是否到報損報廢年限,對其處置,甚至包括家具發放。但是該校的資產管理人員僅2人,每天完成相應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更別說真正實現資產。也有些院校的資產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沒有系統的資產管理知識,對相關的制度規則了解不夠,對一些資產管理軟件也沒有很好的認識學習?;蛘呤菍W校對資產管理人員重視度不夠,缺少他們對相關制度規章以及技術手段的培訓。
3. 資產信息方面。由于技術的發展,機器設備更新換代極為迅速,高校的資產信息是動態變化的。尤其對于固定資產增加驗收,以及儀器設備數據的錄入和打印更加增加了資產管理員的工作量,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遺漏。而且對于高校的資產管理信息只是部門的資產管理員對其有信息了解,對于各個使用部門卻無法掌握到固定資產的數量和種類,容易造成資源使用效率低下。再者,在資產年度大清查時,首先需要各個部門將資產的情況(如保管和使用)進行匯總,再把結果上報給資產管理部門。整個過程繁瑣容易出現錯誤,更是很難符合高校資產管理設想的信息化建設,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而我國更是缺乏相關資產管理方面的軟件,大部分單位都只是采用手工記賬的傳統方式,更是使資產管理方面的信息不夠透明清楚。
二、高等院校在資產管理中改進措施
1. 成立資產管理機構。設立資產管理處處長,資產管理員,并對資產分級管理,成立房產科,設備科,交通管理科等。將各部門新增資產及時送到資產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機構要有專人進行驗收試用。制定審批權限和程序,杜絕重復和盲目采購。真正把采購和驗收結合起來,保證資產的全程監控。同時,具有多個校區的高等院校要明確各個下屬單位的關系。以校財務處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為主體,各個學院為二級單位,學院下屬的各個部門為三級單位。這樣層層管理有助于固定資產管理的層次性。對于資產管理人員要做好后期的培訓工作,良好的管理隊伍是做好資產管理的重要基礎。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后續教育,加大教育培訓方面的投入,組織技術講座和學術交流,舉辦資產管理技術培訓班。對于表現較好的資產管理員實行物質獎勵或者精神獎勵,以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2. 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學校應設立校級固定資產管理監督管理委員會,對高校內各學院固定資產管理部門進行監督,在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中讓學校固定資產處于“管控當中”。學校的各個部門和系部應該專設資產管理員對資產的采購、使用、報廢等定期進行匯總,并且在一定的周期,如1個月進行上報,使資產管理部門及時掌握學校的資產情況。在內部控制方面也要有所創新。比如在固定資產日常保養方面,各個學院的管理部門應做好對賬工作。學院固定資產總賬與明細賬要賬賬相符,學校層面的總賬與明細賬要核對相符,當然,事物的抽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樣不斷的檢查中可及時檢查出固定資產的真實狀況,有利于高效管理固定資產。
3. 提高信息化建設。在互聯網+時代,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為現在工作服務。借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將管理體系,人員體系,評價體系的管理理念結合起來,學校的各級管理層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得到學校資產管理的各項信息和分析結果,為資產的管理、分析、經營提供數據基礎,實現快速、準確的數據采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層決策的正確性和效率性。為了對各項資產有更加清楚的認識了解,可以利用條碼對資產進行識別,注明資產名稱、使用人、采購時間,存放地點等信息。這樣,其最突出的特點是能夠方便、快速、準確的定位,大大提高清查工作的效率,保證信息流和固定資產實物流對應。首先對于新采購的資產,由使用人進行確認,資產管理員將資產錄入到系統中,編入資產代碼和驗收單,由使用人進行簽字確認資產的使用情況,過賬處理后在進行報銷。
三、結語
總之,雖然目前我國高校存在種種問題,但如果及時進行改進處理,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將高校資產管理必須與高校改革同步進行,逐漸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資產管理模式,使高校資產管理納入規范化、制度化、信息化,來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科研、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學生,不斷提高高校的服務水平,更好的為學校服務。
參考文獻:
[1]安曉紅,郭蘭英.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09(25).
[2]陳少彬.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
(作者單位:河北政法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