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燕
摘 要 教育事業要博采眾長,要走出去,多多吸取別人的長處。
關鍵詞 教育;教學;經驗;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6-0233-01
從事教育事業20多年了,可從來沒有到遠處去培訓過,每天奔波于學校、家這兩條路上,教給學生的也只是書本上的一些表面知識,就算是省級、州級培訓也是寥寥無幾,更談不上有什么收獲。而今天可不同與以往,今天我走出去后帶進來的是很多的收獲。11月份在校領導的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青海省2015年種子教師培訓,這也許是我趕上了一趟末班車吧,當然我要感謝校領導對我的栽培和信任。通知下來不久就帶著一種從未一個人出過遠門的恐慌踏上了遠去的列車,當我告別了荒漠的西北后,來到了這個山青水秀、風光綺麗的美麗城市——福建省福州市。對于來自西北偏遠地區的我,眼前的一切都感到非常的陌生,雖然如此,但很快就適應了這里的一切,雖然每天忙碌于來回的奔波中,但依然覺得很充實,很幸福,因為每天我都能領略到一所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各校名師們獨特的教學風格。經過每位教授、專家的講座、名師們的講課以及參觀歷史古跡、國家重點文物,游玩旅游景點等不知不覺就很快地度過了一個月。回顧這一個月,不管是哪方面都讓我大開眼界,深受啟發,受益匪淺,在此我將一個月的學習收獲用只言片語表露如下,愿和大家分享。
一、精彩的講座讓我更深地體會到了教師應具備各種不同的素養(最有感染力的講座)
來到福州市的第一星期就聆聽了來自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專家們的講座,專家們深入淺出地,幽默風趣地流露出了自己的才華,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同的教學基本理念和經驗方法,并將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的親身體驗、點滴的積累、無數次的嘗試、豐富的經驗做出了內涵深刻的總結與反思,讓我們體會到這些就是教師應具備的各種素養,更吸引我們的是講座里穿插著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和他們出國演講的精彩的視屏,不管是教學基本理念還是教學案例都像一頓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感動著,羨慕著,體會著,反思著,會場里不停地響起熱烈的掌聲,讓我們久久難忘。這說明教學技藝無止境,教學創意無極限。下面是留給我影響最深的,最有魅力的兩個專家的講座中得到的啟示和收獲。
(一)教師應具備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
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教授余文森說:“樹人是目的,培育健康完整的人是學科教學的首要任務和根本使命。各門學科的性質、任務有所不同,但在育人上、在培養人上的使命和任務是一樣的,所以,人才是教學的共同對象。我們不是教語文、教數學,而是用語文、數學教人”說的多有哲理啊!就是要求我們應具備立德樹人的素養,當今社會培養品德健康的人才很重要。我們以教育家們的結論為推動力做好立德樹人的工作,即在實際的課堂教育教學教會書本上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根據課本內容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各種能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
(二)教師應具備健康的心理素養
最讓我們受歡迎的是集美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方元山教授的講座,雖然他年僅60多歲了,但從他的講解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內心很陽光很燦爛的教育專家。從一句“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正當權利”引入了他的講解。他主要從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引起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的策略這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解。從不同角度,不同人物,不同環境等中分析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各種因素,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告訴老師們應以積極的態度對工作。他滔滔不絕、揮灑自如的講解,不僅迎來的是陣陣的掌聲和歡呼聲,而且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人要懂得生活、懂得工作、懂得休息。是啊,教學壓力就夠大的了,他說你們學會在壓力中生存,健康與你常伴。這是人生的哲理,關系著我們身體的健康,引發出我們思想上的共鳴與思考,深深地鞭策著我們,激勵著我們,讓我們以他的講解來感染自己,釋放自己,決定在工作中要做到:放松心靈,學會減輕壓力;學會思考,樹立快樂的工作理念;只有積極調整了情緒,過重的教學壓力也就隨之而去,因此教師應具備健康的心里素養是很有必要的。
二、優秀的課堂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最有高效力的課堂)
聽課是培訓的主要任務,這次來到福州市我收獲最大的是聽到了不同學校各位名師的優質課,讓我感慨萬分,收獲頗多。每所學校都能更好地體現出素質教育課,他們倡導著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構建一個基于網絡、基于研究、基于交流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思索、探究、交流,將知識升華,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在短短的一個月里我們聽取了福州倉山小學、福州金山小學等不同學校的20多節課,每天都享受著那些名師們獨特的教學風格,那簡直是一場場精彩的舞臺演出,讓我們欣賞不已,老師們各不相同的教學技藝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到每位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著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展演,我們置身于課堂中,傾聽者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彩的課,她們不但對教材有深刻的解讀,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中培養了學生多種能力,讓我們深受啟發。
福州市教育學院四附小校長林莘,是共同體學習的組織者,研究者,是福州市教育系統的一位大明星,她的課堂中很明顯地體現出了共同體學習的主要策略:“傾聽——串聯——回歸”。
總之,這次的培訓活動,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遇,我深深感覺到:“走出去,總會有收獲”。在今后的工作中把這次的培訓學習作為前進的動力,盡力吸取他們的精萃,改進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從而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提高,使自己有前行的目標和方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