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個性。”《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究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179-01
探究學習方式作為從學生“學”的角度來實現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手段,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已逐漸成為一種潮流,也終將成為一種主流。它是相對于傳統接受性學習而提出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學習是主動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其基本指導思想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豐富自我體驗,通過自主探究過程領悟語文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下,形成語文能力,并把這一切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生活。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建良好的探究氛圍
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自主學習”的基礎。如果沒有民主和諧就不可能有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沒有自由安全就沒有探究可言。教學氛圍實質是師生關系問題,融洽的師生關系永遠是第一教學原則。“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應帶著愛的情感走進課堂,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就會挽救一個學生,使他主動參與學習。因此,教師平時要多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交流、溝通,使他們在民主平等的氣氛中養成愛學習、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二、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于質疑的精神
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自主地學習,自主地獲得知識,更注重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在對學習研究的對象感知之后,以敏銳的眼光善于發現疑難,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一環。而要完成這一步,就需要學生主動的探索,勇于質疑。學習首先要會疑。只有會提出疑問,才有解決疑問的迫切要求和強烈愿望,才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占有材料、分析思考、推理判斷。這樣就會出現富有生機的、生動活潑、自由民主、熱烈探討交流的教學氛圍。學生的主動探索、勇于質疑,是探究性課堂教學最令教學者激動的時刻。學生閱讀面的廣度,學生對問題思考的深度,對事物觀察的細致度,都會在質疑中一一得以體現,閃現出智慧的火花。學生就在大膽的質疑、探尋中一個個的疑問得以解決的同時,勇于質疑、主動探索的精神得到了鼓勵,得到了培養。
三、引發興趣,激起學生的探究意識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產生強烈求知欲的“激素”。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一般好奇心強,學習狀態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注意力也常為興趣所左右。因此,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得以成功的條件。教師要根據教材,創設教學情境,讓課堂成為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使學生與作者同呼吸,與作者塑造的人物產生心靈共振,情感上產生共鳴,激起學生對學習的渴望,促使其思維發展。
四、教會學生探究的方法
(一)讓學生學會確立探究的方向
探究活動要在語文實踐中進行,要讓學生學會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探究。學生可以從主題、人物、情節、語言、藝術空白點等處進行探究,也可以聯系自己或同伴的生活、學習實際經歷來發現,還可以與自己知識水平相比較去發現問題。有了發現的精神,學生的好奇心打開了,探究意識隨之而來,探究熱情就會日益高漲。
(二)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的方法
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要素。要讓學生樹立問題意識,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是探究的活水源頭。學會發現問題是開展探究學習的關鍵。教師要圍繞語文教材,立足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1)質疑法。讓學生在質疑中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去發現。(2)聯想法。圍繞文本,在豐富聯想的基礎上容易找到知識中的空白,思維中的矛盾,從而發現問題。(3)實踐法。實驗表明:看過的﹑聽過的東西容易忘記,而只有自己親自嘗試去做的東西,才更容易引起學生思考。因此,教師要多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去發現問題。
(三)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能發現問題還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解決問題。探究性學習課堂不在于學生研究多少語文、文化和社會的問題,而是以問題探究為契機,讓學生感受探究問題的樂趣,學習探究的方法,創設學生發表見解的機會,張揚學生的學習個性。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我們必須重視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圍繞主題搜集資料方法,學會基本的思維方法等等。
五、科學評價,鼓勵創新
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應該是一種形成性評價,以正面評價為主。應重視對學習內容豐富性和探究方法多樣性的評價,注重學生自我評價,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與發展。在平時教學中,要講究有效評價策略,或“及時評價”,或”“延時評價”,或“正面評價”,或“側面評價”,重在鼓勵學生敢于探究,樂于探究,勇于創新,達到“以創新求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學生為本,創設良好的環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在教給學生探究方法的同時提供機會讓其實踐,從而提高學生探究的能力,確實地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貫徹實施探究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范蔚.中小學語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科學研究,2004(5):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