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民辦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為研究對象,以酒店企業需求、民辦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之間的對接問題為研究切入點,結合民辦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現狀,大膽引入新的人才培養理念,構建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設計一套以社會價值觀為核心,適合民辦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發展需要,符合學生自身發展要求,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民辦院校;酒店管理專業;“SVSEWS”模型;人才培養模式
旅游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旅游教育的發展。酒店行業的高人才需求量與高流失率,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不到酒店行業就業,或到相關企業工作后再“流失”現象日益嚴重,“供需錯位”間接加劇了學生的“就業難”和行業的“用工荒”。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酒店業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但是目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就業心態、價值觀念等方面與酒店企業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民辦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才能真正地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解決人才“供需錯位”問題。
一、 民辦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一) 滿足酒店行業發展需求
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酒店業發展最快的國家。星級酒店市場空間的不斷增長,為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區域發展空間和前景,酒店行業的從業人員重實踐經驗,決定了民辦院校要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模式,缺乏工學結合的民辦教育是不能夠適應企業與社會的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經濟、社會發展對民辦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是民辦院校自身生存、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教學體系改革的切入點,更是深化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折點。
(二) 提升酒店管理專業內涵建設需求
在旅游教育中,盡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種類很多,但極少有將學校、企業、學生引向一個基于社會價值觀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理念深入的貫徹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來構建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從實踐來看,基于以價值觀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更是具有重要意義。以價值觀為核心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進行教育理念的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共同社會價值觀為基礎,使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與企業文化結合,教學內容與崗位職責結合,授課方式與工作流程對接,專業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實習與就業對接,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加強酒店管理專業內涵建設。
(三) 滿足民辦院校發展需要
目前,我國民辦教育還是“以學養學”,即靠學費支撐學校發展。陜西省近幾年每年投入3個億扶持本省民辦本科院校的發展。目前,民辦院校不可能像公辦院校那樣有雄厚的國有資產做后盾,有穩定的國家財政保障,資金來源匱乏、融資渠道狹窄一直是制約民辦教育發展的瓶頸。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提供高素質人才,從而使學校的人才質量得到社會認可。
目前要大量吸引企業的資金投入民辦教育還很難實現,因此,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路子,能讓民辦院校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辦學,滿足在競爭中拓展發展空間的需要。企業有先進的實習實訓設備,有高技能專業人才等資源優勢,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過程中可為學校提供專業論證、課程設置、“雙師型”教師培訓、實習實訓基地等資源條件,這是民辦教育整合辦學資源不可或缺的條件。在民辦院校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堅持創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有效提高民辦院校知名度、改善教學條件的捷徑之一。
二、 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目前很多學校在實施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中,時常發傳出校企雙方的不諧之音。根據調查顯示,企業常說的學生職業能力問題常常只是一個托辭,而真正的原因是多種價值觀的碰撞,學生、學校、企業、社會的價值觀糾結在一起,沒有形成共同的社會價值觀。在實施過程中主要存在的矛盾是:
(一) 酒店企業用工動機和民辦院校培養動機沖突
企業和高校合作育人,接受學生到酒店企業頂崗實習,主要基于接受實習生可以解決短期人員不足的問題。民辦院校把學生送到企業頂崗實習主要是基于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意識、團隊精神等的培養。企業的用工動機和學校的培養動機產生了嚴重的沖突。因此,在學生實習管理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導致部分學生不得不更換實習地點或者終止頂崗實習。
(二) 酒店企業的需求與民辦院校培養的人才不對稱
酒店企業和高校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職責,他們的價值取向和追求目標也有著很大的差異。長期以來,酒店企業把追求利潤最大化作為主要的經營目標;高校以人才培養和知識傳承為主要職責。學校的培養和行業和市場的要求不匹配,課程設置缺乏針對性。民辦院校的師資水平和辦學條件滯后,高校生產的“產品”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
(三) 校企雙方缺乏合作的動力
企業為了更好地降低成本,往往不重視實習生的技能培訓、素質方面的培養,大部分企業只是把實習生當作廉價勞動力。企業沒有真正參與到學校的人才培養。學校因為企業能暫時解決學生的實習問題而熱衷于與企業合作,但這種合作僅僅是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并沒有幫助企業解決具體的問題。校企合作并沒有深層次的合作,僅流于表面形式。
(四) 實習企業缺乏對學生的培養,學生思想問題突出
學生一旦進入了實習酒店,酒店只是進行簡單的崗前培訓,立馬安排學生進入正式的崗位進行頂崗實習。實習生大部分都是短期工,實習結束后還要繼續回學校深造,企業為了不把自己變成免費的培訓基地,往往只給這部分學生安排一些粗放的工種,這樣學生根本達不到實習的目的。導致實習生缺乏愛崗敬業精神、沒有團隊意識、遇到困難退縮等現象。
(五) 缺乏“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酒店專業的實踐性非常強,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求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也有酒店管理經驗。民辦院校師資隊伍相對不穩定,存在大量的兼職教師,學校對兼職教師的管理難度較大,長此以往,會影響到民辦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三、 基于社會價值觀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學生、學校、酒店企業、社會多種價值觀的碰撞,導致目前的校企合作面臨著校“熱”企“冷”的局面。為解決目前校企合作面臨矛盾,酒店管理專業以社會價值觀為基點,構建一種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即“SVSEWS”人才培養模式?!癝V”是社會價值觀(Social value)英文的縮寫;“SEWS”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workstudy combination)的英文縮寫。
“SVSEWS”人才培養模式圍繞著共同的社會價值觀,營造一種和諧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氛圍和環境,能有效地使校企雙方實現教育資源整合,通過民辦院校、酒店企業、學生、社會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培育人才,實現大學生就業、學校發展、企業發展、社會進步的“多贏”局面。主要從培養思想、酒店管理專業崗位群情況分析、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招生體系、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師資體系、保障體系等幾方面體現“SVSEWS”人才培養模式的培養特色。這種模式是符合民辦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創新型模式。
“SVSEWS”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在于能使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多元化的價值觀有一個共同指向,形成共同精神,引導社會價值重建,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價值觀的對接與融通?!癝VSEWS”人才培養模式能使民辦院校有效地妥善處理多元價值觀的交流和沖突,幫助學生正確認同當前社會倡導的核心價值理念,接受社會主流價值觀。學校和企業進行“校企合作”,學校為企業輸送人才,企業肩負起社會責任,為學校解決教學實踐問題,幫助學校培育人才。學生和企業形成“工學結合”,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為企業解決員工緊缺的危機,企業對實習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學校和學生之間形成“培育反哺”關系。學校作為教育單位,有責任、有義務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人才。學生作為社會人,對母校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四、 總結
基于社會價值觀的“SVSEWS”人才培養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演變而來的。這種模式意味著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學生走出教室,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參與合作企業實際工作,學中做、做中學,這種開放化的學習方式比較適合民辦院校學生的特點。
參考文獻:
[1]申思.“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可行性探索——以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旅游論壇,2011(6):113-117.
[2]蔣曉霞.高等教育價值觀視野下高校人才培養的范式與反思——基于錢理群“北大等大學正培養利己主義者”觀點[J].現代企業教育,2012(7):79-80
作者簡介:劉學藝,陜西省西安市,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