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調查分析農村小學生近視狀況,并探討近視預防措施。方法:對農村某小學1~6年級小學生的視力進行普查,了解小學生的近視狀況,分析近視形成原因,并提出針對性預防措施。結果:隨著年紀升高近視率成現增高趨勢,六年級小學生的近視發生率明顯高于一年級。結論:開展有效預防措施對農村小學生近視發生率進行有效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近視狀況;預防
近視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為了樹立全民愛眼意識,降低視力殘疾發生率,我國開展全國防盲與初級眼部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進一步掌握農村小學生視力水平,探究農村小學生近視的發生與發展規律,為近視眼防治提供科學依據。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對農村某小學1~6年級小學生的視力情況進行普查,并探討近視的預防措施,現報告如下。
(一) 一般資料
選取某小學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6年級小學生共320名(640眼),年齡區間6~14歲,男生167名,女性153名。
(二) 方法
320名小學生均開展裸眼視力檢查,以“E”型對數視力表作為視標。裸眼視力在5.0及5.0以上者均為正常;5.0以下均為視力低下。對裸眼視力檢查未視力低下患者采用小瞳孔人工檢查法進行驗光,判斷是否為近視患者。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本組數據進行比較,計數資料以(n,%)進行描述并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x-±s)描述并行t檢驗,若組間數據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三) 結果
根據表1視力檢查結果提示,小學生隨著年級升高,近視率隨著增大,其中1年級學生的近視眼發生率6.45%明顯低于6年級發生率42.5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x2=40.5853,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四) 討論
1. 近視發病原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近視眼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是現今重要的社會問題以及醫學課題。臨床尚未對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有統一定論,但多認為與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存在密切關系。根據相關研究證實,遺傳因素對于學生近視的影響程度較低,只是近視眼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生物學前提僅使為小學生近視眼的發生提供一定的可能性。環境因素是直接決定近視眼發生的現實因素,小學生近視眼的發生主要由長期近視學習有關,并通過遺傳素質的聯合作用而形成。由于青少年自身調節能力較強,對于近距離學習的適應能力較強,看近處時不易疲勞,使得青少年不自覺形成不良用眼習慣,且長時間用眼時,也會導致睫狀肌處于過度緊張狀態,在遠看時不易放松導致形象不清,逐漸形成近視。此種狀態是由于持續用眼過度,眼屈折力增強形成的近視,臨床稱之為假性近視,此時若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治療措施,使睫狀肌放松,近視即可得到有效恢復。若假性近視者持續使眼睛處于過度疲勞狀態,也會影響眼部組織正常代謝功能,使眼球前后經逐漸增強,逐漸成為真性近視,即軸性近視。小學生隨著年級升高,所學習的內容也大幅度增加,學習負擔加重,學習時間延長,加之部分學生不注意用眼衛生,農村副食與營養跟不上,進而導致近視率隨著年級增大而增大的趨勢。
2. 近視眼預防措施
眼睛對于人一生的學習、生活、工作均具有重要意義,小學生視力弱化不僅對未來事業的選擇存在影響,對于我國四個現代化建設也存在一定的阻礙。7~14歲為視力劇變期,也是保護視力的最佳時期,基于此,對小學生開展近視眼預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近視眼具體預防措施:①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保障小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睡眠,并指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經常作眼保健操,加強體育鍛煉。由于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這就要求教師與家長注意提醒小學生。②雖然我國倡導為小學生減負,但是多數補習班、課外班的開辦,使得小學生實際負擔并未減少甚至大幅度增加,基于此,家長及教師共同尋找一個即可幫助小學生減負,也可培養小學生成才的機制。③根據相關學者研究結果提示,部分近視兒童的患病機制為偏食、動物性蛋白質攝入不足所致。由于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重要時間段,對于營養的攝取量明顯增大,因此,家長要注意加強對小學生營養補給,多食富含維生素、鈣元素、蛋白質食物,特別是大豆等食物。④提高教師、學生、家長的近視防范意識,為小學生定期檢查視力,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⑤農村辦學條件逐漸改善,應注意室內照明,若遇到停電情況下,也要注意小學生在燭光下的用眼衛生,從而有效預防近視眼的發生。
綜上所述,根據本次研究可知,小學生隨著年級增長近視率也可大幅度提升,因此,對于小學生近視的有效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喻珊,劉榆,李吉文.2011-2015年重慶市涪陵區小學生視力不良情況調查結果[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7,33(4):334-338.
[2]李紅芬,梁朝光,徐建蓮,等.瀾滄縣農村小學生屈光不正及配鏡情況的流行病學調查[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
[3]陳思鏵.用眼習慣因素對邯鄲市區小學生近視狀況影響的調查研究[D].河北大學,2016.
[4]劉建國,艾雅青,李振華,等.張家口市宣化區8405名小學生視力狀況及視力低下影響因素調查[J].職業與健康,2016,32(6):825-828.
作者簡介:孫富菊,甘肅省隴南市,隴南市武都區馬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