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媛悅
摘 要:招生規模的擴大等諸多原因導致當前研究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這當中既有社會環境、學校教育等現實因素的影響,也與研究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密不可分。文章通過對當前研究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從個人、導師、學校三個層面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幫助研究生認清自我、合理定位、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增強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研究生就業;自我認識;導師;就業指導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2003年研究生的擴招,高校研究生畢業生人數也進入了一個急劇增加的階段。伴隨逐年上漲的畢業研究生人數的,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低迷的就業形勢。這當中既有國際形勢、社會需求、高校就業引導機制等諸多方面的原因,也與研究生個人心態、自我認識和求職定位密不可分。
1.研究生自我認識不充分、職業定位模糊
全面準確地認識自我、客觀分析職業環境、合理進行職業定位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求職成功、走入社會不可或缺的一步。同本科生相比,社會對研究生的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等各方面要求更高,經過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再教育,研究生理應對自身有更為深刻的認知和定位,對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有更為合理清晰的規劃。但事實上很多研究生在研究生階段只專注于學術研究,而缺乏對自身興趣和特長的思考,且在求職過程中被發現綜合能力達不到用人單位的需要,但是對個人又沒有清晰的認識,擇業時高不成低不就,無法找到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符合自身興趣和特長的合適崗位,最終在求職過程中屢受挫折,無功而返。
2.研究生導師引導參與度不高
研究生導師對導師角色的定位還僅停留在對研究生科學研究的指導上,而忽略了對研究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就業指導等多方面的關注,認為這些與科研不相關,都是輔導員分內的工作。事實上,與輔導員相比,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中,導師與研究生的接觸時間更長,更了解每個研究生的性格特點及處事方法,通過對該生科學研究、交流溝通、組織協調、團隊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分析,更易于有效地對研究生進行深層次、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這些都是輔導員所無法比擬的。
3.高校就業引導機制不夠健全
目前大多數高校只針對本科生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而研究生就業指導這塊兒基本上是空白,即使開設了,也只是對理論知識的宣講,形式單一、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導致相當一部分研究生不能通過系統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及時了解分析當前就業的有利宏觀形勢和不利宏觀形勢、國家面向研究生群體的利好政策,從而對個人進行合理定位,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同時在實際求職過程中,也往往因缺乏有效的就業技巧指導,而在求職過程中四處碰壁、走彎路,甚至誤入就業陷阱和騙局,使自己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1.全面準確認識自我,積極提升綜合能力
(1)科學評價自我能力,合理進行職業定位。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自我定位是求職成功的第一步。只有通過對自己的性格、興趣、愛好、專長進行綜合分析,結合社會需求就業形勢科學權衡,把握擇業去向的合理性和準確性,方能有針對性地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路線。同時在規劃職業生涯時應轉變就業觀念,打破“一崗定終身”的傳統就業觀念,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科學就業觀,視野更寬廣、目光更長遠,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號召,將個人夢想與祖國發展宏偉目標有機結合,去那些急需研究生人才的地區一顯身手,創一番事業。
(2)加強多種能力的培養,與用人單位需求接軌。目前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生在校期間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卻忽略了其他綜合能力的培養,呈現出“高知識、低技能”的狀態。而事實上近年來,用人單位除了對專業性強的崗位有特別要求外,開始逐漸淡化專業需求,更注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如社交合作、組織管理、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不僅是在專業學習中,更多的是來自日常生活的學習和鍛煉。所以研究生在科研學習之余,還應多多關注社會和企業對研究生能力的需求標準,分析找準自身的不足,通過參與社會工作和實踐、活動競賽等,提升綜合素質,確保自身的能力水平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增強就業過程中的核心競爭力。
2.積極發揮研究生導師在研究生就業中的作用
(1)強化導師責任制,增強導師責任意識。研究生導師應該將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納入自己對研究生教育的職責范圍內,在日常學習指導過程中,關注研究生個體差異、發掘特長、加強思想的教育和引導,幫助研究生將自身興趣和特長與職業聯系起來,明確個人優勢與選擇方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同時還應鼓勵研究生將個人的發展進步與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需要相結合,支持和鼓勵研究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服務人民與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動用導師廣泛人脈,積極推薦優秀畢業生。大多數研究生導師都與自己從事研究領域相關的企業有著密切合作和項目往來,被企事業單位所熟知。導師可以通過自己廣泛的人脈,將研究生推薦到專業對口的企業進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研究生不僅可以接受企業的專業培訓,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還可以通過專業實踐提前了解專業對口行業對研究生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提早做準備、提升自己各方面綜合能力,在求職時增強就業競爭力。
3.建立科學完善的研究生就業指導機制,為研究生就業保駕護航
(1)開展系統、科學的就業指導課程。在研究生階段針對研究生群體開設就業指導與職業規劃課程,授課內容應當與專業特點、社會需求、當前的就業形勢與政策結合起來,同時還應該包含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職業觀、就業準備、就業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同時可以邀請行業優秀企業家、知名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開展專題講座,幫助研究生了解專業對口行業的人才需求、行業就業形勢,學習求職經驗,擴大研究生的就業視野。
(2)完善就業心理輔導服務模式。研究生在就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容易引發自卑、依賴、焦慮、期望過高等心理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由自身因素造成的。高校應針對研究生群體,積極完善心理輔導服務機構,將心理輔導與就業指導有機結合起來,在咨詢過程中幫助研究生制定專門的針對個人的職業生涯咨詢輔導方案,進行點對點的個案輔導,從而使其樹立正確的擇業價值觀,增強求職信心。
除此以外,學校、學院的就業指導部門還可以組織校友求職經驗交流座談會,邀請各行各業的優秀校友回校開展講座,和師弟師妹一起分享求職經驗和踏入職場后的心得感悟,尤其是多邀請投身基層建設的公務員、選調生、村官分享他們的工作經歷,通過宣傳這類就業典型人物,傳遞正能量,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擇業價值觀,不要把目光只集中在國企、外企和東部的發達地區,而應響應國家號召到基層歷練,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
[1]何 明,黎 偉,蔡 玥.研究生就業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J].中國冶金教育,2016(4).
[2]劉林艷,龍夢晴,曾 珠,等.導師責任制視角下農業高校碩士研究生就業現狀與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