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婷
摘 要:對幼兒而言,他們的天性就是愛玩,喜歡游戲,那么要想讓幼兒的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就需要將游戲和幼兒教學有效地結合。但現階段,一方面,許多幼兒園學校還缺乏系統化和常規化的游戲教學內容;另一方面,對許多幼兒教師來說,他們缺乏足夠的游戲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文章旨在為實踐幼兒早期“游戲化”教育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幼兒教師應該根據閱讀材料——繪本中的故事,對幼兒園的環境進行改造,盡可能通過環境創造出閱讀故事中的氛圍,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游戲中,在所創造的環境中,主動地進行學習,讓幼兒既可以玩到也可以學到。
例如,在給幼兒講述安徒生童話故事的過程中,為了營造一定的氣氛,教師可以將幼兒裝扮為“賣火柴的小女孩”或“丑小鴨”等,并且讓幼兒們根據具體的故事,讓幼兒分組進行不同形式的表演,可以是話劇表演也可以是唱歌表演,并且在表演結束后給幼兒足夠的獎勵。為了加強家長的參與度和活動的完整性,應盡可能讓家長來觀看,進而提升幼兒的表演欲望。同時,幼兒園可以充分引進一些教學設備,讓幼兒園內的閱讀氣氛更加強烈。
為了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其體會到知識的魅力和學習的樂趣,教師要在關注幼兒興趣點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游戲教學實踐,力求在整個幼兒教學環節中都能夠以游戲為導向,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幼兒園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教材為依據,結合所在班級幼兒的興趣點和實際情況,策劃開展不同的游戲活動,提升學生的興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之后的發展奠定基礎,而這也迎合我國當前教育體制改革提出“立德樹人”目標的一項教學改革。例如,在大班教學《有個性的羊》時,教師可以讓幼兒看圖和聽老師講述去了解整個故事,明白綿羊的特點。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動畫片,如《喜羊羊和灰太狼》來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結合動畫視頻,讓幼兒更加了解羊的特點和外形,并且拓展一些羊毛制品的知識,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繪本來結合幼兒平時的游戲和活動,對繪本內容充分地擴展,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又比如在《小紅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對幼兒進行故事背景和故事主要內容的講授,還可以通過將幼兒分組的方式開展以繪本內容為原型的話劇表演來促進幼兒對這個故事的認識和理解。在話劇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背景音樂以及通過花草布置教室來營造故事氛圍。而幼兒在扮演故事中出現的各個人物如小紅帽、外婆、大灰狼、獵人等角色時,不但可以加深對這個故事的理解,又可以在這種趣味式的學習中不斷提升學習的興趣。在表演之后,引導幼兒對其中的人物進行評價,讓幼兒明白不可以輕易相信陌生人的道理,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幼兒教育除了離不開教師的教導,還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因此教師在開展游戲化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要注重家長的參與度。幼兒教師需要制訂一定的計劃,讓家長不時參加一些親子活動或者參加幼兒的表演活動,讓家長可以更加了解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同時也可以讓家長也重視幼兒在游戲中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的培養訓練,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我的爸爸叫焦尼》《猜猜我有多愛你》這類繪本教學中,其中講述的故事極其契合親子之間的氣氛,家長通過一些動作和閱讀語氣,可以讓孩子深入體會到故事中的情景、情感,進而可以讓孩子更加依賴父母,加強與父母之間的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幼兒的心理更加積極和健康,在共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幼兒學會用心去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并且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形成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總而言之,游戲作為幼兒教育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要想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就必須綜合教師、家長以及幼兒三方主體的力量。
[1]梁 娜.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5):194-195.
[2]武 丹.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