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著眼于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結合我國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情況,總結出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具體措施,為我國今后的初中體育教學創新提供可行性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心理素質;具體措施
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健康人格的重要階段,更是提升學生精神體魄的最佳時間,在初中階段施行標準化、規范化的體育教學,能夠極大地加強初中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幫助初中生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為初中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
1、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
初中體育教學是我國綜合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更好地對學生的精神品質與身體素質進行培養,通過良好的引導與交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為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對我國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情況進行探究,可以明確地了解到我國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這些問題抑制了我國初中體育教學的發展與創新,致使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無法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在心理素質與行為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沒有明確目標,進而嚴重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學工作者與院校管理部門在積極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與提升,使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心理素質對于學生的學習與實踐探究尤為重要,是學生綜合素質水平與心理承受能力的具體表現,對學生今后的體育鍛煉與知識學習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開展體能素質鍛煉,促使學生在體育鍛煉活動中能夠勇敢地面對挫折,逐步培養出堅韌頑強的精神品質。近年來,我國初中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教學要求與教學任務也隨之不斷提升,學生在校園環境中所面對的壓力與挑戰越來越大,這些情況導致初中生的心理問題產生幾率不斷增大,嚴重影響初中教學活動的開展。通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夠使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獲得良好的心理指導,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過程中,實現身體機能與心理承受能力的全面提升,進一步促進初中生在校園環境中健康成長。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明確了解到心理素質教育的積極意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很好地彌補我國傳統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心理素質培養與鍛煉的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與整體素質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2、我國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較低
在我國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不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進而極大地降低了體育教學活動的質量,反過來又致使學生在體育活動氛圍低靡的情況產生諸多負面情緒,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2.2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缺乏自信心與進取心
初中體育教學的主旨是培養學生健康的精神體魄,在充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同時,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身于學習生活當中。但是,在我國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缺乏進取心的情況,導致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唯唯諾諾,不敢嘗試高難度的練習,在面對問題與困難時輕言放棄,嚴重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的質量和效果。
3、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具體措施
3.1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
針對我國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院校管理人員及教學工作者應積極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通過開展體育競賽的方式,使學生在體育競賽活動當中充分培養自身的競爭能力,為學生今后的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在良好的競爭環境中實現快速發展與進步。
在我國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中,院校管理人員及教學工作者應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活動,使學生在參與競賽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自身的競爭能力。針對學生存在的差異性,院校管理人員及教學工作者應正確引導其在友好競爭的環境氛圍中進行學習,為學生營造優質的友好互助的學習環境,以此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水平,幫助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提升綜合素質。
3.2積極開展師生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進取心
針對我國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院校管理人員及教學工作者應積極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積極開展師生交流活動,使學生在與教師進行互動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正確的引導與幫助。教師在開展師生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借助交流活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進取心,使學生在良好的班級環境中鍛煉出良好的體魄與心理素質。
初中體育教學的主旨是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與奮發進取的精神,在充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同時,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身于學習和生活當中。進取心是學生克服困難、提升自我、實現突破的重要保證,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提升。院校管理人員及教學工作者在開展師生交流活動時,應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轉變學生的體育學習觀念,使學生能夠保持一顆進取心,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3.3開展挫折教育,提升學生的受挫能力
院校管理人員及教學工作者應積極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積極開展挫折教育,使學生在體育鍛煉與活動教學中學會如何面對困難與挫折,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面對困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今后的體育鍛煉與活動教學中能夠獨自解決可能遇見的各種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受挫能力,為學生今后的體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我校在體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活動中通過開展受挫教育的方式,使學生在體育鍛煉和心理素質培養環節能夠勇敢、堅強地獨自面對挫折,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校教師在開展受挫教育的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在良好的班級環境中逐步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引導學生更加勇敢地去克服體育鍛煉中遇見的問題。同時,我校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現有水平,在教學活動中制訂出了相應的教學要求。根據教學要求,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需要努力達到相應的標準,同時,學生還需要克服教師為其設置的各種困難,在完成所有要求后才算通過體育鍛煉測試。經過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性鍛煉后,我校學生的整體體育鍛煉效果良好,學生在受挫教育中逐漸養成了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3.4積極開展教學創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院校管理人員及教學工作者應積極開展教學方案與教學模式的創新,使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逐步掌握解決困難問題的策略。教師應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對不同的學生安排相應的學習任務,在固有教學模式上進行實踐創新,主要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讓學生在心理素質鍛煉與提升的過程中逐漸掌握體育鍛煉的正確方法。
4、總結
心理素質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尤為重要,本文著眼于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性,結合我國現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情況,總結出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鍛煉學生心理素質的具體措施,為我國今后的初中體育教學創新提供可行性參考。
參考文獻:
[1]代峰.淺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J].學園,2013.12(9).
[2]王志國.初中體育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J].體育世界,2012.23(7).
作者簡介:田耘(1987- ),男,漢族,貴州普安人,本科,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初中體育。